劉艷娜 金哲洙
摘 要:教師作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軍和推動者,教師心理健康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在學校健康教育中,教師的心理健康,還直接影響到教師自身的身體健康、生活、工作及家庭幸福。而鄉鎮教師作為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如何保證鄉鎮教師的心理健康并提高鄉鎮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對于社會、學校以及教師本人來說,都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鄉鎮學校;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
隨著素質教育的逐步普及和深化,心理素質作為素質教育的核心,已經越來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視。各方面都將目光聚集到學生的心理健康上,但教師的心理健康卻沒有得到與之相符合的關注及重視。教師作為學生的教育者,同時也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者,所以教師的心理健康也顯得更為重要。唯有心理健康的教師,才更能培養出心理健康的學生。
一、 教師心理健康的標準
心理健康是指個體的心理調適能力和良好的發展水平,即人在面臨內部問題和外部環境的變化時,能持久地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是諸多心理因素在良好態勢下運作的綜合體現。而教師的心理健康是指教師的思維方式、處世態度要與社會的要求相協調,為社會所容納,并具有創造的思想,即教師必須有廣泛的生活興趣、融洽的人際關系、健康的情緒體驗、積極的進取精神、穩定的工作熱情。但關于教師的心理健康的標準仍然有很多說法,意見不一。
二、 影響鄉鎮教師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 社會對教師職業的過高期望
社會對教師角色的認知,其實有一部分是脫離現實生活的,是比較理想化的。很多人認為,教師就應該是無私的,無畏的,具有奉獻精神的,為學生做任何事情都是應該的。大家口中所謂的好教師、優秀教師,首先與教師是一個普通人的概念是有沖突的。而鄉鎮教師作為教師群體中的特殊群體,也受到同樣的約束和道德捆綁,甚至會更多。這對教師本身的工作和生活都會形成無形的壓力。
(二) 教師角色的多重性及角色之間的沖突
教師作為一個特殊群體,其主要工作是育人。所謂育人,不只要增加學生的知識,還要讓學生成長為一個完整的“人”。也就是國家現在提倡的素質教育。而教育不是即時顯效的工作,需要用更多的時間來驗證。要保證教師的教育有效,教師就避免不了要扮演多重角色,教師、父母、長輩、朋友等等,而這其中,教師與朋友這兩個角色之間,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存在沖突的,其分寸和尺度是很難把握的。
而鄉鎮教師在角色扮演上,則需要扮演更多的角色。以我所在的學校為例,學生百分之九十以上為留守學生,而這其中,絕大多數學生的家庭都不健全。這導致學生在家庭里得不到健全的愛和教育,也給學校和教師的教育工作帶來很多問題。這就決定教師要擔負起更多的角色和責任,也給教師帶來了更大的壓力。
三、 如何維護教師心理健康
(一) 教師個人層面
1. 自我調節
教師應轉變自身觀念,努力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提升自我修養,培養教師的良好性格。學會和學生做朋友,而不是居高臨下,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平時可以多看些心理學類的書籍,對自己的心理狀況要有良好的評估和預測,及時發現自身的心理隱患。
2. 與自己和平相處
教師首先要記得自己是一個普通人,然后才是一名教師。不要用過多的道德約束來束縛自己。教師還要從瑣碎繁重的教學工作中找到樂趣,不是為了工作而工作,而是享受工作。只有熱愛自己的工作,才能為教師保持健康的心理打下良好的基礎。
3. 適時放松,減少負面情緒
無論哪個職業,都會面對名利得失,教師應該培養自己樂觀豁達的性格,遇事不急不躁,不爭不搶,遇事泰然處之。而教師在工作中,難免會和學生發生不愉快,這時候就要教師學會自我調節,切忌鉆牛角尖,想不開,要用長遠的目光來看待眼前的事。不要把事情積壓在心里,減少并學會控制負面情緒。
(二) 家庭層面
家庭是每個人非常重要的社會支持系統。一個溫暖和諧的家庭,能讓鄉鎮教師在工作中沒有得到的滿足感在家庭中得到彌補,在工作中的失落感,在家庭中得到溫暖和慰藉。家庭的放松和溫馨,家人的理解和關愛,會在很大程度上減輕教師的壓力。
(三) 學校層面
1. 定期培訓,加強對教師心理健康的關注
學校應定期以座談、文字、視頻等方式,對教師講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喚起教師對自身心理健康問題的關注,在遇到問題時應如何排解自己的心理問題,加強教師心理健康建設。
2. 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學校應營造友好和諧的工作環境,不要一味地將升學率等硬性指標作為衡量教師優秀與否的唯一標準。另外,教師不僅要與同事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社會也賦予了教師多重身份,教師需要靈活切換自己的身份,增強自己的角色轉換能力。
(四) 社會層面
社會各界應通過各種渠道增強鄉鎮教師的職業威望,不斷提高鄉鎮教師的社會地位,加大投入力度,提高鄉鎮教師的工資待遇,切實改善鄉鎮學校的辦公條件,滿足鄉鎮教師的合理要求,才能使鄉鎮教師扎根基層,為社會培養更多有用的人才。
雅斯貝爾斯曾說:“教育意味著一棵樹動搖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蔽覀儾浑y看出,教師是一份承載著重大責任與使命的特殊職業。教師的一言一行在學生心目中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愿我們每一個身在教育崗位上的教師,都能用自己的言行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去感染和熏陶學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參考文獻:
[1]吳思孝.教師心理健康現狀分析及調整策略[J].教育探索,2003(5):82-84.
[2]劉慶紅.淺析如何維護教師的心理健康[J].數字化用戶,2017,23(25).
[3]鄭琪.淺談如何提高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J].河南教育旬刊,2009(4):44.
[4]倪銀權.塑造健康人生 開創美好藍天——淺談小學教師如何維護心理健康[J].魅力中國,2010(19):249.
[5]曹洪梅.淺談教師如何進行心理健康的自我維護和調節[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小學教研版,2009(2):50-52.
作者簡介:
劉艷娜,吉林省圖們市,吉林省圖們市涼水鎮民族聯合學校;
金哲洙,副教授,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延邊大學師范學院心理健康教育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