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潔



1研究目的
成功學理念教學法就是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成功學與心理、意識及心態相結合的方法使學生盡快掌握一項知識的教學方法。本文將成功學理念教學法運用到網球發球技術教學中,一方面豐富網球技術教學方法,同時借助該教學方法的理念幫助初學者樹立學習信心,進一步達到培養學習興趣的目的,也為今后網球發球教學提供一些有效的參考依據。
2研究方法
2.1研究對象
本文以成功理念教學法在網球發球教學中的應用為研究對象,調查對象為上海市上海中學國際部學生年齡在14~17歲,無網球基礎。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超星圖書館及相關的國內外網站,查閱國內外相關的文獻資料,借鑒已有的研究成果及經驗教訓,提高本文的研究效率,奠定理論基礎。
2.2.2實驗法
本實驗主要選取年齡相當、網球技術水平為零、身體素質各方面比較不錯的學生,分為兩組進行。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實驗組采用成功學理念教學法,兩組教學均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對照組教師示范講解使學生掌握技術動作,進行徒手練習技術動作;實驗組為觀看錄像教學法,對其進行表象的模仿教學,之后進行場上指導練習,錄像與示范相結合進行;第二階段:對照組在教師引導下進行拋球練習,控制拋球的高度,反復體會球在自由落體過程中的擊球時機,隨之配合手臂的鞭打練習;實驗組為誘導練習,在錄像模仿和基本技術動作學練的前提下,進行語言誘導練習,教師及時糾正動作,幫助發球者提高發球的控制能力;第三階段:對照組在場上進行多球練習,反復體會發球的基本技術動作以及拋球的高度和落點,從而更加熟練掌握發球的基本技術;實驗組在學生熟練掌握發球基本技術后進行多球練習,反復體會動作并提高發球的穩定性,教師針對他們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的加以解決。
實驗前測:兩組人員均為四男一女,在實驗前對兩組人員進行發球成功率的測試,并觀察他們的發球動作。
實驗后測:每3次課后進行測試統計,將實驗數據進行對比分析。
從發球成功率和動作技術兩方面對學習效果進行教學評價,兩組均為9次課的教學實驗、每周兩次、每次90分鐘,每3次教學課進行一次測試記錄,發球成功率主要是從發球總次數中的失誤率和發球成功率進行記錄分析。動作技術方面評價包括以下幾點:①握拍,以東方式反手握拍或者大陸式握拍為標準進行技術評價,發出切削球;②拋球,包括拋球的方法、位置和高度;③技術動作連貫,包括拋球、配合手臂鞭打、搔背擊球、隨揮動作;④動作的穩定性。可分為以下五個等級:9分以上為優秀、8分以上為良好、7分以上為中、6分以上為及格。
2.2.3數理統計法
記錄對照組與實驗組的有關數據進行比較,收集的數據均以EXCEL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處理,用T檢驗進行顯著性檢驗,P<0.05具有顯著性意義,檢驗實驗前后的差異情況。
3實驗結果
3.1實驗前結果分析
從表1可以看出:實驗前的對照組與實驗組發球平均成功率是0.28,得出u=0.445,p>0.05,所以數據基本持平,差異不明顯。
3.2實驗后結果分析
3.2.1第一階段實驗結果分析
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教師講解示范使學生掌握技術動作,徒手練習。實驗組采用了成功學理念教學法,觀看錄像在大腦里建立技術動作表象,進行模仿教學,教師場上指導。從表2可以看出:經過三次教學后,對對照組和實驗組的發球成功率進行分析,二者之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此時,由于大腦皮質中的興奮與抑制都呈現擴散狀態,故實驗組和對照組處于技術學習的泛化階段。
3.2.2第二階段實驗結果分析
表3表明:對照組和實驗組經過6次課之后,實驗組上手發球成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二者之間有顯著性差異(P<0.05)。這一結果表明,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兩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基本掌握發球動作技術要領,對發球技術動作有了初步的理解,一些不規范和多余的動作也逐漸得到完善。通過對實驗組實施成功學理念教學法的訓練,大腦皮層運動中樞興奮性和抑制性逐漸集中,發球技術動力定型初步建立。此時實驗組和對照組處在技術學習的分化階段。
3.2.3第三階段實驗結果分析
表4表明:經過9次課后,實驗組上手發球成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二者之間有顯著性差異﹙P<0.05﹚。這一結果表明,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兩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掌握了發球動作技術要領。通過對實驗組實施成功學理念教學法的訓練,學生能熟練地完成整套動作,練習動作時也感到輕松自如。
備注:第三階段對照組與實驗組的發球成功率平均值是0.66,得出U=-1.267,所以P<0.05二者之間有顯著性差異。
3.2.4發球技術動作的實驗結果
從表5中可以看出,學生基本掌握握拍動作,拋球的良好和優秀百分比不是很高,說明學生還不能很好的控制球。在技術動作連貫方面,可以看出學生的連貫性基本協調,而優秀的百分比相對較低,所以學生需要繼續提高擊球與手臂配合協調及發球節奏感。在動作穩定方面,學生穩定性一般,這說明了對照組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傳統教學法練習后,雖然有提高,但與實驗組的成功學理念教學法相比還是提高不明顯的。
從表6中可以看出,通過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和實驗組采用成功學理念教學法對握拍、拋球、技術動作連貫和動作穩定四個方面進行發球技術技評分析得出,握拍技評顯示兩組學生無明顯差異。而拋球、技術動作連貫和動作的穩定性的發球技術技評上實驗組的優秀明顯高于對照組的優秀,說明實驗組采用成功學理念教學法比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的發球技術動作技評成績更好。所以說,成功學理念教學法運用在發球技術動作教學上能有效促進學生對技術動作的掌握。
4結論與建議
4.1結論
技術動作學習初期兩種教學方法無差異。兩組學生在學習發球過程中,雖然有提高,但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能充分體現學生的自身價值,激發學習的興趣和提高積極主動性,從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學效果。
成功學理念教學法對提高發球成功率有所促進。通過實驗前和實驗后進行對比可以明顯看出成功學理念教學法將會使學生較迅速地提高發球成功率。
成功學理念教學法對技術動作的掌握作用明顯。通過實驗得出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經過一段時間發球技術動作技評有了提高,但與實驗組采用成功學理念教學法相比較,技術動作技評成績提高不明顯。
4.2建議
技術動作教學要采用多種教學手段與方法,要改變以往既傳統又單一的教學模式,才能提高教學效果。
體育教師要善于結合項目特點和學生實際設計各種教學手段與方法,在提高教學效果的同時也能使學生在有限的課時數內掌握盡可能多的技術內容。
成功學理念教學方法操作簡單、易行,且教學效果明顯,體育教師可將其運用于技術教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