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敏燕
【摘 要】目的:研究分級檢驗法在腎臟生化檢驗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來我院行腎臟生化檢驗的26例患者歸入觀察組,選取同期健康體檢者26例歸入對照組,分析兩組患者胱抑素C(CysC)、血肌酐(SCr)、尿膽素(BUN)水平,比較觀察組患者不同檢驗方法的陽性率。結果:觀察組受檢者各項生化指標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分級檢驗觀察組患者的SCr、BUN陽性率(61.54%、65.38)明顯高于拉網檢驗(7.69%、7.69%)(P<0.05)。結論:在腎臟生化檢驗中應用分級檢驗法能夠有效保證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分級檢驗法;腎臟生化檢驗;準確性
【中圖分類號】R44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5-00-01
分級檢驗模式是指通過預設儀器檢測順序,在靈敏度較高項目的排除基礎上,再測定靈敏度相對較低的項目,避免重復檢驗的一種新型臨床檢驗方法[1]。由于腎臟生化指標檢驗在臨床多種疾病的鑒別中具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因此為了探索更加高效、準確的鑒別方式,本文就分級檢驗法在腎臟生化檢驗中的應用效果進行了下述探索。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行腎臟生化檢驗的患者26例歸入觀察組,選取同期健康體檢者26例歸入對照組。觀察組男14例,女12例;年齡21~72歲,平均(43.65±6.86)歲。對照組男15例,女11例;年齡22~70歲,平均(43.48±6.75)歲。兩組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患者于清晨空腹行血標本采集檢測,靜脈采血3~5ml,離心操作后分離血清,采用邁瑞i2000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患者生化指標水平,其中第一級檢測項目為胱抑素C(CysC),第二級檢測項目為血肌酐(SCr)、尿膽素(BUN)。根據健康人群腎臟生化指標水平設置檢測閾值,當受檢者CysC>1.40mg/L時進行下級Scr、BUN檢測[2]。
1.3 統計學方法 用SPSS23.0處理52例腎臟生化受檢者的相關數據,以檢驗觀察組患者計數資料(%、n),以t檢驗者CysC、SCr、BUN等計量資料(),P<0.05,顯示存在差異。
2 結果
2.1 第一、第二級檢驗結果對比
觀察組受檢者各項生化指標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2.2 觀察組患者不同檢查方法陽性分布情況
分級檢驗觀察組患者的SCr、BUN陽性率明顯高于拉網檢驗(P<0.05)
3 討論
現階段,臨床主要根據BUN、CusC和SCr指標水平進行腎臟功能腎小球濾過率判斷,并以此為參照標準判斷機體腎臟疾病發病風險,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傳統的拉網式檢驗方法在腎臟生化檢驗中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和準確性,但部分指標并無法準確反映腎功能衰退狀態,導致檢驗資源嚴重浪費,增加了受檢者的醫療負擔[3]。臨床實踐證明。分級檢驗能夠有效反映受檢者機體腎臟功能狀況,檢驗靈敏性較高[4]。本組研究顯示,觀察組受檢者CysC、BUN、SCr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行腎臟生化檢驗患者和健康人群的腎臟生化指標水平存在明顯差異,以此為依據可有效鑒別腎臟相關疾病病例。
有學者研究發現,應用分級生化檢驗方檢測腎臟生化檢驗患者的Scr陽性率65.0%明顯高于拉網式檢驗的5.0%,在腎臟生化檢驗中具有較高的準確率[5]。本文研究證實,分級檢驗觀察組患者的SCr陽性率61.54%和BUN陽性率65.38均明顯高于拉網檢驗檢查方式的陽性率(P<0.05),顯示采用分級檢驗可準確檢出腎臟生化檢驗病例,可為醫師臨床診療相關疾病的患者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
綜上所述,根據受檢者腎臟生化指標水平可有效鑒別腎臟相關疾病病例,具有較高的檢測符合率,可有效改善臨床漏診、誤診情況,促使患者及早就醫接受治療,對改善預后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因此值得臨床應用與推廣。
參考文獻
曾炳恬,梁榮真,周綺華.MSCT增強掃描對鈍性腎損傷診斷和分級的應用價值[J].海南醫學,2016,27(14):2319-2322.
王芳,張迎輝.胱抑素C、纖維蛋白原及24 h尿蛋白定量與紫癜性腎炎患兒腎臟病理分級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16,18(3):233-237.
楊微.生化檢查與免疫檢查在腎臟疾病臨床診治中的應用[J].當代醫學,2016,22(19):48-48.
徐艷杰.分級檢驗法在腎臟生化檢驗患者胱抑素水平陽性檢出中的臨床價值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12):105-105.
張艷明.分級檢驗法在腎臟生化檢驗中的臨床價值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23):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