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博
【摘 要】處于正常育齡期的男女會因為一些其它因素而導致不孕不育,進而會產生嚴重心理負擔,從而形成抑郁焦慮情緒。近年來,專家學者對于不孕不育患者負面心理情緒進行研究,發現引起不孕不育的因素較多,除內在因素外,吸煙、肥胖等也是直接影響因素。而且調節不孕不育患者心理狀態,使其重拾信心,有助于女性受孕,完成妊娠。
【關鍵詞】不孕不育;抑郁;焦慮;研究進展
【中圖分類號】R71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5--01
近年來,不孕不育率有所上升,我國不孕不育發生率約在12-15%。隨著對不孕不育研究深入,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將不孕不育納入21世紀影響人類生活和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隨著我國二胎政策的開放,對于不孕不育者而言,是一個沉重打擊,在多方面影響下,會出現嚴重心理問題,而且多數不孕不育患者會出現焦慮抑郁情緒。
1 不孕不育患者抑郁焦慮影響因素
1.1 人口學特征 (1)年齡。年齡是引發不孕不育患者出現抑郁焦慮的主要原因,在苑杰等人的研究中發現,隨著女性年齡增長,抑郁傾向增加明顯,與年齡增大妊娠率下降有一定聯系。而且女性黃金妊娠年齡有限,在負面情緒累積的情況下,會加重抑郁和焦慮情緒[1]。不育男性因擔心妊娠機會減少,也會出現相應心理疲勞。(2)文化程度和經濟狀況。當患者受教育程度越低,焦慮和抑郁程度會相應相應提升。而且在單因素調查中發現,家庭收入與抑郁焦慮評分呈現負相關。當患者家庭收入水平較低時,對于疾病治療費用過度操心,而且文化水平不足時,缺乏對不孕不育的正確認知,從而受到強烈歧視感,產生較為嚴重心理壓力。
1.2 疾病相關因素(1)既往抑郁焦慮病史。在最新研究中發現,在未能成功受孕的男性和女性當中,約有15%男性和40%女性出現不同程度抑郁癥狀。隨著研究深入,發現在不孕不育治療期間,既往存在抑郁癥患者是不孕不育患者出現抑郁的最佳預測因子,表明既往重度抑郁病史風險因素進行定期評估對于患者的治療有重大意義[2]。(2)病因方。在病因方的研究當中,不孕不育家庭中男性成員焦慮抑郁水平不同,而且很多時候男性焦慮發生率要明顯高于單純女性和雙方患者。隨著研究進展深入,表明男性患者受社會輿論壓力,精神壓力較大,所以在進行不孕不育癥治療過程中,要重視患者心理狀況,給予心理干預,減輕心理負擔。(3)不孕不育類型。在其他研究中發現,抑郁和不孕癥之間存在顯著聯系,而且原發性不孕不育患者抑郁評分相對更高[3]。(4)不孕不育治療情況。不孕不育治療過程整體較為復雜,而且治療時間較長,整體治愈率較低。通過試管授精的女性大多數心理狀態良好,而且均出現良好受孕。因此在治療過程中要注重以往治療情況,重視不孕不育治療失敗潛在心理影響。
1.3 生育觀念和生育壓力方面的心理因素 從中國大環境出發,不孕不育受到傳統觀念影響較大,而且容易受到社會輿論和家人壓力,較普通人相比,抑郁和焦慮情緒較為明顯。此外,患者受丈夫家庭方的生育壓力為患者焦慮抑郁水平的有效預測因素。在積極心理干預下,可以在心理干預的幫助下減輕患者抑郁、焦慮情況,促進整體生理健康,調節家庭和睦,增加生活質量,促進女性受孕。
1.4 社會因素 不孕不育會影響夫妻生活,對患者造成心理負擔,在全國調查中發現,因不孕不育導致婚姻失調現象較多,而且經調試后婚姻良好占51%[4]。選用良好心理治療方式對不孕女性的負面情緒有直接效應和間接效應。社會支持作為中間變量調節應對方式和負性情緒的關系,運用積極應對減少消極應對既可直接患者性情感體驗,可在社會支持的提升中降低不良反應應激。
1.5 生物因素 不孕不育患者抑郁焦慮水平和患者體內生物水平有關。國內在體外受精治療中發現[4],治療前血清類固醇濃度和焦慮得分呈正相關。治療成功后,患者血清和卵泡中皮質醇和去甲腎上腺素濃度較低,可以很好的表明生物標記物與心理壓力存在很大聯系,直接影響女性妊娠率。在女性生理周期中,患者體內催乳素和皮質醇會出現相應上升,如果女性患者未能出現成功受孕,其雌二醇和孕酮水平會快速上升。主要原因是心理壓力影響交感神經系統,從而影響生物水平,而這些生物標記物水平是受孕的必要因素。
1.6 其他
1.6.1 吸煙 吸煙男性精力活力相對較低,而且與抑郁和焦慮相關。臨床醫生要重視吸煙對患者身體疾病的影響,也要根據吸煙時間對患者心理狀態進行評估,對心里存在障礙的患者均進行及時心理干預。
1.6.2 肥胖 在體重指數和心理健康關系研究發現,雖然高體重女性無明顯抑郁和焦慮,但是肥胖患者會出現暴食以及關系自身體重等因素,自信心也相對降低。在不孕不育治療當中,需要患者積極配合,進行體育鍛煉,控制體重指數。
2 中藥治療不孕不育
中藥是治療男女不孕不育的一種較好治療方法,其本身毒副作用較低,對于治療效果有一定保障。根據中醫辨證論治,在男女不孕不育癥治療主要采取以下原則:調補肝腎,滋養沖任;補腎活血,溫通胞絡;補腎助陽,滋陰添精;清心安神,滋水清肝;疏肝解郁,養血清肝;補中益氣,健胃消食;溫腎壯陽,理氣通肺。此外,還要調整男女生活方式,保證營養的同時做好心理狀態調節,緩解精神和心理上壓力,放松男女心情。并通過運動的方式加強體質,減少性生活次數,互相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3 小結
綜上所述,心理狀態與不孕不育的聯系十分緊密,而且存在多方面因素影響。在不孕不育治療當中,要密切注意患者心理狀態,進行合理心理干預。中醫對不孕不育治療以男女雙方為整體,根據個體的不同辯證調理,夫妻相互配合,同期共同治療,才能減少妊娠盲目性,提高妊娠成功率,達到生育目的。
參考文獻
苑杰,賈娜娜,龐靜娟等.不孕不育患者抑郁焦慮情緒影響因素研究進展[J].中國醫藥導報,2016,13(15):48-51.
王玲.不孕不育患者述情障礙與其生活質量相關性研究[J].醫學與哲學,2014,35(21):85-86.
苑杰,賈娜娜,王靜等.不孕不育患者抑郁情緒與甲狀腺激素、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性別異質性研究[J].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志,2017,26(11):1036-1041.
陳力,李愛斌,牛婷等.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問題及相關心理干預方法研究進展[J].中國性科學,2016,25(6):149-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