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輝 于艷梅 陳會茹
【摘 要】目的:探討T2DM患者長期服用二甲雙胍對維生素B12的水平變化以及對勃起功能障礙(ED)的影響。方法:選取64例2型糖尿病合并ED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32例單純胰島素治療,實驗組32例胰島素聯合二甲雙胍治療,1年后觀察兩組維生素B12水平變化及ED評分。結果:治療前后兩組HbA1C水平相當(P>0.05),實驗組的TG、LDL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VitB12的水平實驗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間ED評分比較,P>0.05。結論:二甲雙胍長期治療2型糖尿病可能引起VitB12的水平下降,二甲雙胍并未加重糖尿病的性功能障礙。
【關鍵詞】糖尿病;維生素B12;二甲雙胍;勃起功能障礙
【中圖分類號】R58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3-0-01
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速,糖尿病在全球范圍內呈迅速增長,已成為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一種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二甲雙胍作為2型糖尿病治療的一線用藥,具有價格低廉、療效顯著、副作用少等優點,但有研究顯示長期應用二甲雙胍可引起維生素B12吸收減少,造成體內維生素B12缺乏[2-3],而維生素B12是多種酶的輔酶,具有維護神經髓鞘的代謝與功能,是參與神經系統功能所不可或缺的物質,一旦維生素B12不足就可能引起ED的發生,有關維生素B12與ED研究不多。本文旨在明確二甲雙胍對維生素B12水平以及ED影響的相關性研究。
1 資料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64例男性T2DM合并ED患者,年齡 36歲~ 65歲,平均(52.3±3.2)歲;所有糖尿病患者按照1999年WHO糖尿病診斷標準。研究對象隨機分 2 組 ,對照組(32例),單純諾和銳30治療,實驗組(32例),給予諾和銳30+二甲雙胍1500mg/d治療,兩組均給予調整血糖治療,在不出現低血糖的情況下,把血糖調整至空腹<7.0 mmol/L ,餐后<10.0 mmol/L后出院;排除標準:排除標準:① 長期口服二甲雙胍及近期應用維生素B12的患者;② 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③ 嚴重的肝腎功能不全;④心理因素及性激素水平低下所致的勃起功能障礙
1.2.1 臨床資料 在治療前及治療1年后均空腹采集受試者血標本,檢測肝功、腎功、血脂、空腹血糖、血清睪酮、維生素B12及糖化血紅蛋白;同時測量身高、體重,計算BMI。
1.2.2 ED評估 根據國際勃起功能自評量表進行ED評估,包括以下5項:(1)勃起信心;(2)勃起硬度;(3)維持時間(4)性交完成度;(5)性交滿意度。每項滿分5分,總分25分,總分≤ 21分診斷為ED。
1.2.3 隨訪要求 患者出院后如未發生糖尿病急性并發癥如低血糖、DKA等不進行血糖調整,如果調整只增減胰島素劑量,二甲雙胍雙胍劑量不變。
1.2.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8.0進行統計分析計算。計數資料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用t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前兩組間一般資料的比較(表1)
治療前兩組之間的年齡、糖尿病病程、BMI、FBG、HbA1C、TG、LDL、VitB12、Testo以及ED評分各項指標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分組是均衡的,兩組間具有可比性,同時兩組患者治療前睪酮均在正常范圍,提示本研究患者ED的發生與睪酮代謝異常關系不大。
2.2 兩組患者在治療1年后各項臨床資料的比較(表1)
兩組患者的FBG、HbA1C均較治療前有明顯下降,P<0.05,但兩組間無差異;實驗組TG、LDL均較治療前有明顯下降,與對照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VitB12水平明顯低于治療前及對照組(P<0.05);兩組ED評分均較治療前有改善但無顯著差異(P>0.05);實驗組的全天胰島素總量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隨著糖尿病患病率的逐年增加,糖尿病的治療及并發癥的預防也擺在醫生面前,二甲雙胍作為糖尿病的一線用藥,使用歷史悠久、治療安全、有效,有研究顯示其在改善糖脂代謝具有明顯優勢,同時能減少胰島素用量,本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實驗組在聯合二甲雙胍治療后在脂代謝方面明顯改善,與對照組比較有明顯差異,同時在胰島素用量上實驗組較對照組減少近30%。雖然二甲雙胍在治療2型糖尿病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長期
應用二甲雙胍引起的維生素B12缺乏卻較少引起臨床醫生的重視。使用二甲雙胍導致的維生素B12的缺乏目前機制尚不清楚,可能是二甲雙胍競爭性抑制維生素 B12在回腸末端的吸收[4];本研究服用二甲雙胍組的維生素B12水平較治療前有顯著下降,這與國內黃河花等[4]的研究一致。
糖尿病性性功能障礙是男性糖尿病患者不可避免的并發癥,之一有研究顯示,男性糖尿病患者性功能障礙的發生率高達 50% ~ 70%[5],由于受我國傳統文化背景的影響,醫患雙方對此均關注不夠,容易被忽視,而延誤了早期診治,嚴重影響了病人的生活質量。男性糖尿病患者的機體一旦出現植物神經病變,其血管的舒縮功能就會出現障礙,最終并發ED,有關VitB12與ED方面的研究甚少,國內吳紅章等[6]研究發現維生素B12水平下降可導致ED,但本研究在糖尿病合并ED的患者在使用二甲雙胍治療后并未引起ED水平的進一步加重,反而有所改善,與之研究結果不同,由于本研究入選患者例數有限,同時觀察時間短,可能對研究結果有一定的影響,有關二者的關系有待于我們在臨床中更進一步的研究及探討。
綜上,長期口服二甲雙胍可能引起維生素B12水平的下降,故對于長期口服二甲雙胍的患者給予適當補充維生素B12,同時二甲雙胍引起的維生素B12下降并未加重糖尿病的ED情況,所以二甲雙胍在患者ED方面是安全的。
參考文獻
趙通洲,王桂珍,等.羅格列酮治療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15例[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18):3617-3618.
桑敏,張躍輝等.二甲雙胍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藥,2015,10(8):1242-1244.
張偉.二甲雙胍片治療糖尿病前期病例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2,9(29):34-35.
黃荷花等,二甲雙胍與維生素B12吸收障礙及其干預[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2015,9(10):1949-1952.
梁瑜禎、于志清,男性糖尿病患者垂體—性腺激素的變化與性功能低下關系的研究[J]- 廣西醫科大學學報,1996,06:30-32.
吳紅章,宋慶珍 維生素B12和B9水平與勃起功能障礙的相關性研究[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8,39(12):1524-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