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昱蓉 王海東
摘 要:近年來,中小企業突飛猛進,已經迅速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主力軍,為社會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崗位,對穩定社會發展有很大的作用。然而,中小企業的發展常常因為無法適應宏觀調控,以及內部管理問題,導致在經營管理中面臨很大的財務風險。本文通過分析中小企業的財務風險成因,為防范財務風險提供有效的策略。
關鍵詞:中小企業;財務風險;成因
一、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概述
中小企業發展迅速,對國家GDP和行業發展的影響越來越大。同時,中小企業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崗位。但中小企業受經濟環境影響比較大,抵抗風險能力低,因此,研究中小企業的財務風險和防范措施有利于其更健康快速地發展。
1.財務風險的定義
財務風險有狹義與廣義的區分,從廣義上來說,是指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由于受到宏觀經濟調控,行業變化等外部因素,或者受內部企業運行情況,管理水平和重大決定等影響,使企業面臨資金鏈斷裂或者資金效益大幅度降低的風險,最終可能會導致企業難以生存與發展。研究企業的財務風險,對中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更加有現實意義。
2.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類型
(1)融資與投資風險。融資風險是指企業因資金問題,籌集資金后用于繼續運營生產,而到期后不具備按時償還的能力,這是財務風險的一個重要的部分。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單一,一般來說,企業會選擇銀行貸款進行籌資,這時企業則面臨本金利息的壓力,如果企業運轉不善,那么企業則面臨財務危機。
投資風險指的是由于宏觀經濟環境影響或者企業重大決策失誤而引起的收益不確定性,主要是投資新項目的風險,或使用流動資產投資項目的風險。
(2)運營管理與收益分配風險。運營管理與收益分配風險主要指企業運營不善,內部制度出現漏洞,制度管理不到位的風險,企業重要決策失誤,導致收益率低于預期收益的風險,生產銷售過程中的資金控制不嚴,企業隨意擔保的風險。除了運營管理,后期的收入收益分配同樣需要嚴格調控。企業收益主要用于分配和循環投資,這是指企業收益分配不均,導致后續發展受到影響的風險,要權衡企業發展速度和股票價值,如果企業在迅速發展,需要留出大部分收益用于企業再投資擴大。
二、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影響因素
中小企業由于基礎薄弱,管理者運營理念不夠完善,運營制度不健全等,導致中小企業一直有很高的財務風險。中小企業的財務風險收到的影響因素很多,包括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
1.外部影響因素
企業的發展是宏觀經濟和內部管理的共同推動作用,包括經濟,法律,政治風向,社會文化風向都會影響企業的發展。
(1)經濟環境與宏觀調控。我國在經濟迅速發展時期,很多經濟問題逐步顯露出來。很多行業因面臨瓶頸無法突破而破產,加上外來經濟的沖擊,競爭對手增加,產品原料價格上漲,導致的銷售困難,資金流通障礙,還有科學技術層出不窮,通貨膨脹導致成本增加。從最密切的宏觀經濟調控來說,比如因為經濟政策因素,資金成本上升,則企業也面臨成本上調,利潤降低的風險。都會引起企業利潤的下調。還有行業周期變化,匯率起伏,國際市場需求變動,這些對企業來說,最終都會以財務風險情況反映出來。另外,企業的生存離不開國家的支持,國家發布的各種經濟、信貸政策都切實關乎企業下一步的發展。中小企業如雨后春筍一般越來越多,它的價值也就越來越大,然而我國法律政策并沒有傾向于中小公司,這就導致中小公司資金問題得不到強力的支持,資金鏈中斷,融資困難,很多中小企業也就引起停產,破產,或者縮小規模。
(2)資金來源單一。不同于大型企業,大部分中小企業的資金主要來源仍然是銀行貸款。但從資金流動,運行盈利、還款安全性來說,中小企業不如大型企業安全性高,所以銀行更傾向于有國家政策扶持的大型項目,所以銀行對于中小企業借款的積極性不高。另一種方式是,企業通過上市來進行融資,但上市融資的門檻比較高,大部分中小企業都難以望其項背,這也側面反映了我國的經濟金融體系的不完善。所以很多中小企業常常選擇民間借貸方式,這種方式利率較高,一旦企業出現問題而無法按時還款,則會加重企業財務問題。
2.內部因素
除了上述所說的外部原因,還有很多內部管理因素直接影響了中小企業的發展。
(1)管理水平較低。我國的大部分中小企業都是民營企業,主要是家族人員控制管理的模式,因此中央集權比較嚴重,觀念陳舊,管理趨于落后,沒有創新性。因此很多企業的決策都帶有主觀性,沒有客觀分析市場環境和經濟政策調控。家族企業不可避免的是雇傭家族成員,職責細化不到位,最終導致管理混亂,無法建立一個有效而明確的內部管理系統和獎懲制度,也就無法到達現代化公司的運營模式,比如企業缺少風險的敏感性,無法掌握企業資金流通方向,以及在負債比較重的情況下,繼續借貸籌資等等。這些弊端都影響中小企業的正規化發展,也就容易出現財務風險。
此外,很多中小企業缺乏遠見,盲目追求企業規模的擴大,而忽略了企業運行的基礎建設,外強中干。更有甚者,在企業本身經營不善的情況下,孤注一擲,大額借貸,導致企業負債累累,無法翻身繼續經營,最終走向破產的道路。
(2)財務風險觀念淡薄。大部分中小企業結構化簡單,內部管理如同虛設。大部分中小企業更加偏重于短期盈利,傾向于市場銷售,對于長期發展比較忽視。普遍存在財務理念淡薄,沒有良好的時間價值意識和風險評估等財務管理理念。比如,對庫存缺少有效管理控制導致資金積壓,對應收賬款缺少監控,導致壞賬,爛帳。以及財務部分工作人員對制度的執行不力等等。
三、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了解到,中小企業的財務風險的風險多種多樣,影響的因素也有很多種,所以應該從各個方面進行防范,才能幫助中小企業更好的發展。
1.強化自身管理意識
中小企業對市場變化適應能力比較弱,抵御風險能力比較弱,所以企業要時時居安思危,管理者要有長遠意識,比如風險監控制度的建立是十分必須的,還要保證制度的落實。在一些企業發展中,正是因為過多投入精力在業力發展而忽視風險制度的運行,在沒有進行風險投資分析的情況下,大量投資,最終導致資金無法流動,財務風險不斷升高,一旦市場進入低迷時期,企業將無法承受,所以企業應該強化風險理念。
2.完善財務風險指標
中小企業除了應建立一個完善合理的風險制度以外,還應該建立評價指標和風險指標用來財務預警。比如還債能力,收益率指標,運營能力指標,資金流動指標等等,這些有利于客觀地評價企業運營的情況和現狀,除此之外,還應該時時刻刻與行業指標對比,客觀了解企業的風險承受能力在同行業的水平。財務風險指標包括現金流差額指標、資產收益率指標等。財務風險指標可以幫助管理者實時掌握企業的風險情況。
3.重點強化會計事務范圍
會計是一個企業不可缺少的崗位,也是財務工作的基本。本文強調的則是會計的基本工作,這是財務工作管理的基本保障。第一,財務人員專業素養應該達到工作要求,應該持有會計證等上崗證件。第二,一名合格的會計工作人員應該具備優秀的道德素養,有良好的職業操守和道德規范。不僅僅是會計人員,企業要不斷加強財務工作人員的職業教育。第三,專業的能力與實際對企業的財務進行掌控仍有一個距離,所以企業應該定期或者經常對財務人員進行一些企業管理觀念的教育,比如財務管理的注意事項,風險管理等等現代化企業管理知識的教育。第四,在加強財務人員本身的素質能力同時,還應該建立一個會計管理體系,完善財務部門的內部規章制度。第五,對財務人員進行定期的考核,用相應的獎懲制度,調動財務人員的積極性,這也是從根本上一定程度的保障了的財務風險監控。
4.合理預算和優化企業結構
因為中小企業的資金不充足,所以在一些新型項目急需基金支持的時候,就會有資金的缺口,面對這種資金需求,第一,企業內部應該先進行資本結構的優化,合理的分配好企業資金流通,合理的籌資。比如,市場項目的前期調研必不可少,考察項目的可行性,避免盲目投資、一時興起過度投資等。第二,還有客觀分析企業自身資產和運行情況,運用比較資本成本法、每股利潤、無差別點法、公司價值分析法,來確定企業的資金結構分配,合理籌資。
此外,對于企業的發展來說,任何項目的投資都離不開預算。現代化企業的建設應該做到合理預算,就是應該讓預算管理在企業決策時發揮核心作用,充分調動企業內部員工的積極性和競爭力,深層發現企業的競爭力和潛在發展能力。推行全面的預算可以幫助企業穩步走向下一步,幫助企業防范財務風險,可以作為防控手段之一用來使用。
參考文獻:
[1]丁玉榮.中小企業缺乏風險導向審計的成因及防范對策[J].管理觀察,2018(1):166-167.
[2]李怡冰.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8(1):171-172.
作者簡介:閆昱蓉(1993- ),女,漢族,籍貫:山西省忻州市,佳木斯大學經管學院,會計專業,在讀研究生;通訊作者:王海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