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些年,隨著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商業銀行迎來了嶄新的發展階段。然而,機遇與挑戰并存,利率市場化作為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給商業銀行帶來了巨大的沖擊。本文將簡述利率市場化的概念、內涵與發展趨勢,分析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并提出相應可行性建議,旨在為國民經濟的穩健、可持續發展提供一定參考借鑒。
關鍵詞:利率市場化;商業銀行;利率風險;應對策略
一、概述
1.利率市場化的概念
利率市場化是指在貨幣市場背景下,由市場調節各金融機構經營融資的利率水平,主要涉及利率決定、利率傳導、利率結構和利率管理幾個方面的內容。金融市場的供求關系是影響利率市場化的重要因素。
2.利率市場化的內涵
從本質上來講,利率市場化即是由金融機構作為單位或者個體的利率決策主體,在結合自身資金情況以及金融市場動向的基礎上,自行調節利率,從而構建以央行為參照,以貨幣市場為媒介的市場利率機制以及利率體系。簡而言之,就是在金融市場供需狀況的基礎上,利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調整金融結構的存貸款利率的過程。
3.利率市場化的發展趨勢
通過對我國近些年金融市場的整體發展趨勢分析得出:在很長時間內,我國的利率化市場將側重于直接融資,且直接融資在總體社會融資中的比例將不斷增加。與此同時,利率化市場有利于民間金融產業的推廣與拓展,而金融市場又為小額貸款、鄉鎮銀行等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空間。在利率化市場的作用下,商業銀行仍然將重心放在調節人民幣的利率上升以及下降幅度之上,并對利率市場的長遠發展給予高度重視。
二、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的影響
1.對商業銀行利率存貸比的影響
利率變化是影響商業銀行運營的關鍵性因素。利率化市場給商業銀行的發展帶來眾多變數,其中,在利率存貸比方面的影響最為突出。利率存貸比即為資產負債表(銀行)中貸款金額與負債主體之間的比值。由于市場競爭形勢日益惡劣,商業銀行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不得不提高債券發行數量,從而削弱存款比重,導致存貸比指標持續上升,經營成本不斷增加。雖然,這種方法在某種意義上可以減少商業銀行的利率風險,然而大量發行債券,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資產的流動性,致使貸款比重大幅度上升,進而影響銀行整體存貸比例,在降低銀行收益的同時,還使商業銀行的綜合競爭實力大打折扣,這對其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極為不利。
2.對商業銀行經營風險的影響
利率市場化需要以金融市場的調節職能以及商業銀行在管制上的放松作為基本前提,從而對市場資源進行有效整合。然而,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放松管制難免會加大商業銀行的運營風險。縱觀利率市場化的發展進程,可以看出,隨著我國利率市場化的快速發展,許多商業銀行進入發展瓶頸期,有些甚至面臨倒閉或者被兼并的危機。在眾多經營風險中,銀行在選擇以及逆向選擇、重新定價與市場環境等方面的把控風險尤為顯著,這些導致商業銀行數量驟減,并逐漸向集中化發展。
3.對商業銀行內部管理的影響
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內部管理上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其一,改變了傳統的資產負債管理理念;其二,加大了利率管理的風險。對于傳統利率管理模式而言,存貸款是商業銀行的核心業務,其經營風險主要表現為流動性風險以及信用風險兩個方面,并將存款數額的提升作為主要經營目標。但是,隨著利率市場化的快速發展,銀行除了要面對流動風險以及信用風險之外,還需對利率自身帶來的風險多加注意。因為銀行存款本身屬于被動負債的范疇,所以,銀行貸款應是在借貸雙方自愿的前提下進行的。具體來講,在利率市場化的作用下,主動負債工具在調節、把控資金等方面的地位與日俱增,同時,假如貸款利率不設置下限,那么商業銀行必然會將管理重點放在貸款之上。同時,利率市場化發展導致金融市場的利率波動幅度以及波動頻率大幅度提升,導致商業銀行間的利率差距越來越大。而利率調整以及風險管理更是給商業銀行的定價以及靈活性帶來了極大的挑戰。
三、商業銀行應對利率市場化的相關策略
1.建立健全的利率定價機制
利率市場化本質上就是金融機構在市場價格上的較量。隨著自主定價權利的提高,利率市場化的這一特性將愈發凸顯。因此,如何完善利率定價機制將會成為商業銀行發展的必經途徑。按照經營業務的不同性質,商業銀行可以分為存款定價與貸款定價兩類定價機制。對于前者而言,商業銀行可以采用盈虧比較法分析金融市場的發展趨勢,并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對存款利率進行合理調整。換言之,就是基于存款支出與存款收入的基礎上,通過計算得出存款利率與存款余額,從而得出保本參數,進而為存款定價提供可靠參考依據,制定科學的經營指標;在存款定價過程中,要對金融市場進行實時分析,以便對存款定價進行動態把控。同時,還應對用戶區域以及信貸雙方的口碑進行全面調查,實現存款利率差異性管理。此外,要想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商業銀行必須不斷革新營銷手段,提高對金融市場的適應能力;對于后者而言,應該將客戶作為主線,貸款性質以及行業、地區差異作為基本前提,堅持差別對待原則,結合利率市場化影響,以客戶收益分析方式,進行貸款定價。采用上述方法,可以獲得如下優勢:提高商業銀行效益,合理規避度量、管理潛在風險;有助于客戶維護,提高市場綜合競爭實力。
2.提高風險防范的工作效率
樹立風險防控意識,強化風險管理機制是削弱利率市場化影響的重要手段。不管利率化市場的發展速度怎樣,在經營以及管理方面的風險防范措施都是必不可少的。故而,想要與時俱進,緊跟市場發展需求,商業銀行就必須拓寬業務渠道,吸收更多的資金來源,促進經營水平的提升,進而減少危機事故的發生。就目前而言,我國仍然有很多商業銀行還是沿用傳統的業務流程,將存貸利息作為主要收入來源。具可靠數據顯示,直至2013年,我國銀行在非利息方面的收入僅占整體收入來源的二成。由此可見,假如商業銀行與利息相關的要素發生重大改變,那么在利率市場化的調解下,商業銀行的盈利將寥寥無幾。因此,商業銀行應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優化整合可用資源,構建健全的代理資金結算以及收付款業務體系,不斷拓展資金渠道,并注重自身口碑塑造,為企業或者個體提供真實有效的信用證書以及穩定的資金保障,進而培養品牌意識。除此之外,商業銀行還應根據自身性質,對金融市場的發展趨勢進行全面分析,探尋與之相匹配的發展新方向。舉例來說,大型商業銀行對知名度以及信用度雙管齊下,利用品牌效應,提高自身的社會影響力,促進綜合競爭實力的提升;小型商業銀行應堅持“專業化”方針,堅持走具有自身特色的發展道路,將經營風險降至最低,從而提高商業銀行對利率市場化的適應能力。
3.促進業務經營綜合化
由于受“分業經營”理念的長期影響,現如今,我國商業銀行仍存在傳統業務一邊倒的問題。隨著利率市場化的不斷深入,綜合化發展將會成為商業銀行的必然趨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第一,利差變小。在利率市場化的背景下,高額利差將不復存在,傳統業務收益逐步縮減,因此,如何拓展經營范圍,提高利潤收益成為各個商業銀行的首要任務。第二,市場競爭激烈。金融市場一體化的存貸款形式發生變化,金融脫媒、分流貸款等形式導致金融機構業務范圍重疊現象嚴重,這使金融市場競爭更為激烈。但是,不可否認,嚴峻的市場環境同時也給商業銀行的多元化發展提供了契機。國務院研究人員巴曙松等人對20世紀后期利率化市場對全球商業銀行的影響進行深入分析,指出利率市場化是商業銀行業務綜合化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因此,除了要在資產業務、負債業務、中間業務、表外業務上進行創新外,還應該致力于客戶結構的調整,根據客戶的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策略,進而促進經營業務向綜合性發展。利率市場化還拓寬了客戶對于銀行的選擇空間,但是,與此同時,利率市場化讓商業銀行擁有自主定價權,銀行可以在滿足自身發展的基礎上,對客戶進行優化選擇。由此可見,在利率化市場的影響下,傳統的經營模式已經無法滿足金融市場的需求,經營業務多元化、綜合化發展必然會成為大勢所趨。對于中小型銀行而言,由于受融資渠道制約,往往會加大對對小客戶的優惠力度;對于規模較大的銀行,其網點眾多,且對公業務純熟,因此會更加注重差異化建設。通過分析我國商業銀行的經營現狀,“上移小客戶、下移對公客戶”是調整客戶結構的有效策略。由于在利率市場化背景下,商業銀行在大客戶信貸談判中處于劣勢地位,如果盲目追求大客戶群,則會對商業銀行效益造成極為負面的影響。同時,隨著利率市場化的快速發展,大客戶的投資需求大幅度提升,所以,對公下移并不意味著顧此失彼,而應不斷拓展銀行投資業務,用投行收入的增長來填補信貸業務的缺失,在提高銀行盈利的同時,促進業務綜合化發展。
4.加強商業銀行的內部管理
商業銀行的內部管理水平是影響商業銀行對利率市場化的另一要素。商業銀行需要對內部管理給予高度重視,并將其作為銀行發展的基本戰略之一。同時,還應在存貸定價的基礎之上,實時監督、管理銀行的內部經營活動,為內部管控水平的提升營造良好環境。此外,商業銀行還需加強人才隊伍建設。首先,應引進成熟的管理經驗,不斷提高人才管理的專業性。其次,商業銀行應結合我國國情,充分分析金融市場的發展規律以及潛在風險,從而提高商業銀行的內部管理水平以及市場適應能力,為其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四、結語
綜上所述,利率市場化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在給商業銀行提供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不小的挑戰。商業銀行應從利率定價機制、風險防范、內部管理、業務綜合化等方面入手,堅持“對公客戶下移,對小客戶上移”的理念,積極調整優化客戶結構,拓展資金渠道。同時,還應加大對利率市場化的研究,實時掌握市場動態,對經營方針進行動態把控,不斷提高商業銀行在金融市場中的綜合競爭實力。
參考文獻:
[1]霍翠鳳,吳壽林,周翔.利率市場化效應與股份制商業銀行對策研究[J].云南財貿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06).
[2]巴曙松,嚴敏,王月香.我國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分析[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04).
[3]胡新智,袁江.漸進式改革:中國利率市場化的理性選擇-利率市場化的國際經驗及其對中國的啟示[J].國際經濟評論,2011(06).
[4]梁曉丹.利率市場化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河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4(02).
[5]李慧.利率市場化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勞動保障世界,2018(09).
作者簡介:李曉紅(1976- ),女,漢族,內蒙古興安盟人,經濟學博士,副教授,中級經濟師,現為遼寧金融職業學院金融管理專業帶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