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林劍
摘 要:目前,在中國的露天礦的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十分嚴峻。事故頻發,給經濟造成巨大損失,對于礦工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脅。因而,安全管理對于礦業生產而言非常重要。國家對安全生產越來越重視,露天礦的經營環境和安全管理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根據露天開采作業環境的內容和任務,本論文分析了存在的安全問題,探討了露天礦作業環境的改善和加強露天礦安全管理的方法以及措施。
關鍵詞:操作環境;露天礦;安全管理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18.063
1 引言
越來越多的事故表明,作業環境是影響露天礦開采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作業環境對露天采礦作業中人體的影響是復雜且多因素的,這種多因素綜合壓力對礦工的影響非常之大,甚至比單因素壓力要大得多。礦工在進行礦業操作工作時的周邊環境就叫做生產經營環境。生產經營環境中有非常多的影響人體健康的因素,比如說溫度、濕度、噪聲、震動等。氣候、光照和噪聲是這之中的主要因素。露天礦生產環境中存在很多物理,化學因素而造成的有害物質,會導致工作效率降低,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受到危害。
2 露天作業環境的任務以及內容
2.1 露天礦作業環境管理
露天礦的環境管理對于改善礦區工作環境、防治職業病而言非常重要。下面將介紹露天礦環境管理的主要內容:(1)對于礦工身體健康特點、礦工群體健康動態管理以及礦區工作危險特點的了解與分析。(2)安全管理應由礦區經理負責,因而需要建立完善的礦區經理負責制。(3)對于有毒有害物質要認證與分析,找到處理方式,改善工作環境。(4)監督職員的健康管理,包括職業病的管理。(5)勞動管理。分析露天采礦的特點,管理工具的維護。(6)重視宣傳健康和安全教育。
2.2 露天作業環境的任務
露天開采的根本任務是減少和消除有害物質。預防職業病,改善工作環境是礦山管理的核心。露天礦的日常管理包括危險場所的界定、有害因素的調查、環境危害的評估以及保護和改善作業環境措施的制定和實施。露天采礦的技術要求包括防止和控制有毒物質、輻射、粉塵和噪音的產生,以及安裝可操作的環境安全標志。
3 改善露天作業環境和安全管理的措施分析
3.1 影響露天煤礦安全生產的因素
露天礦的危險和有害因素有損害物、傷害人、使人患上疾病等。這些危險和有害因素是由礦山的自然安全條件,生產和操作方法,工藝設備以及人員的不合理操作行為造成的。這其中主要原因是人為因素造成的,如生產技術不專業,制度不完善,安全組織不合理,生產物質條件差等。
3.2 改善露天礦作業環境的措施分析
為了保護職工的安全和健康,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促進生產力和生產的發展,改善和保護露天工作的安全,應采取以下有效措施:(1)調查各種有害因素的作業環境。及時發現、分析和消除職業病。(2)使用微毒性或無毒原料代替高毒性原料,防止對工作人員產生職業毒性影響。(3)采用距離隔離、殼層隔離和時間隔離等隔離方法。利用這些措施將危險場所與工人分開。(4)為防止高溫和熱輻射對工作人員皮膚的不良影響,如上述措施難以解決,應采取措施。(5)采取通風措施,將工作場所空氣中有毒有害物質含量降至國家規定的最高允許濃度以下。通風措施也可以改善工作條件,防止職業中毒。(6)照明不合理不僅會導致視力低下,還會引起職業性眼病,降低產品質量,影響勞動生產率。因此,有必要保證照明在作業環境中的使用,創造良好的工作照明環境生產操作和設備功能。(7)加強個人防護措施,利用個人防護用品的屏障,封閉,散布,吸收等功能,保護工作人員的身體不會受到外界的傷害。(8)安全標志和安全標志信號裝置應設置在不同的地方,這是因為露天開采的特殊性。
3.3 安全管理露天礦運行環境
對于露天作業工作中有害因素的確定,有害地點的確定,有害程度的評價等都包括在露天礦運行環境的安全管理的范疇內,另外還包括環境的改良等等,還有制定和實施保護措施,以及檢查運行日常管理和布局環境安全、安全標志,改善粉塵、噪音和有毒熱和濕度環境,防止輻射危害,調節光線、顏色、味道等,這些是露天采礦作業環境的核心安全管理內容。
良好的安全環境管理的形成要依靠于作業環境安全管理。同時,它還可以預防事故并減少職業危害。工作環境安全檢查是檢查建筑物,危險品堆放,安全通道,各種零部件,燃料和原料儲存,安全報警裝置等空間布局,生產區域,物業堆放情礦,急救防火措施、有毒氣體、粉塵、個人防護設備和生產經營環境均已通過衛生標準。通過檢查工作環境,可以發現潛在的不安全因素,了解工作安全狀況,管理工作環境的不利影響,制定有效的安全措施,消除危險,降低事故率。露天礦的安全管理不同于其他行業。露天礦安全管理部門必須貫徹“安全管理必須負責生產”的原則。公司安全管理制度是企業各級領導的核心,各級高級管理人員必須按照“安全管理”原則承擔生產責任,實施安全生產責任制。但露天煤礦的安全管理應包括監督檢查功能,促進工作環境安全,實行安全生產控制。在制定有效的安全管理戰略之前,有必要認真調查露天煤礦的生產環境,找到露天煤礦的實際安全管理模式。由于安全管理是可變的,所以有必要將國家安全法律法規與實際礦山開采以及有效的制動器安全控制措施有機地結合起來。
4 結論
人們對于礦產資源的需求正在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而迅速增加。但與之相對應地,是我國采礦安全問題的突出和安全事故的不斷發生。這既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也嚴重危害了工人的生命安全。對此,必須要把安全管理作為采礦業順利發展的重要任務。這樣才能促進露天礦生產的提高,發展我國采礦業。
參考文獻:
[1]唐良勇.非煤露天礦開采的安全保障體系構建[J].現代礦業,2015
(04):141-144.
[2]李謝平.近空區露天礦安全開采技術研究[D].中南大學,2013:178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