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濤
【摘 要】目的 探討雙腔心臟起搏器對緩慢性心律失?;颊咝墓δ艿挠绊?。方法 選取本院于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4例緩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均行雙腔心臟起搏器植入術治療,隨訪6個月,觀察生活質量、心功能、癥狀積分改善情況。結果 雙腔心臟起搏器植入后,患者氣短乏力、頭暈、心悸、胸痛等癥狀積分相比植入前,均有明顯提高(P<0.05)。3個月時,患者心功能輸出量、左室射血分數、心臟指數等指標均有顯著改善(P<0.05);生活質量評分明顯提高(P<0.05),并持續到第6個月。結論 針對緩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雙腔心臟起搏器治療,能顯著改善其癥狀及心功能,改善生活質量,臨床應用價值高。
【關鍵詞】:心臟起搏器;心律失常;心功能;生活質量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ual chamber pacemaker on cardiac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arrhythmia. Methods 84 patients with slow arrhythmia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in October October 2015 -2017 were treated with double chamber pacemaker implantation and followed up for 6 months. The improvement of quality of life, heart function and symptom score were observed. Results after the implantation of the double chamber pacemaker, the scores of symptoms such as shortness of breath, dizziness, palpitation, chest pain and other symptom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P<0.05). At 3 months, the cardiac output,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and cardiac index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P < 0.05),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 and lasted for sixth months. Conclusion for the patients with slow arrhythmia, the dual chamber pacemaker therapy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ymptoms and cardiac functio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have high clinical value.
Keywords Cardiac pacemaker; Arrhythmia; Cardiac function; Quality of life
【中圖分類號】R54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8-03--01
緩慢性心律失常是一種以心率減慢為典型特征的病癥類型,以房室傳導阻滯、病竇綜合征最為多見,嚴重影響及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近年來,伴隨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心臟起搏器的應用功能日漸完善,而隨著對此設備的不斷改進,其與機體生理功能更加接近[1]。此設備能夠有效模擬各種電生理功能,如心臟電激動與傳導等,利用低能量電脈沖刺激心臟,誘發激動,并以此實現其心率、心律的恢復?,F階段,此設備已經在預防陣發性房顫、肥厚性心肌病、緩慢心律失常等疾病治療中得到廣泛應用[2]。本次研究為了明確雙腔起搏器在臨床中的應用效果,特選取本院于2015年7月-2018年3月收治的84例緩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探究采用雙腔起搏器對其心功能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于2015年7月-2018年3月收治的84例緩慢性心律失?;颊撸c《內科學》中相關診斷標準相符[3],均出現有乏力、頭暈、心絞痛等臨床癥狀。排除有認知、語言功能障礙者及患有精神疾病者;另排除患有結締組織疾病、內分泌疾病者;合并有腎、肝等器官功能性障礙者。所選取患者中,男性患者58例,女26例,年齡區間52~68歲,平均(62.01±3.06)歲;心律失常類型:22例房室交界性心律,31例竇性心律過緩,14例心室自主性心律,17例傳導阻滯;依據美國紐約心臟病學會(NYHA)心功能評級:17例Ⅱ級,40例Ⅲ級,27例Ⅳ級。
1.2 手術方法
全部患者均行房室全能型起搏器(DDD)植入治療,即局麻后,對患者左鎖骨下靜脈進行穿刺操作,穿入心房、心室電極(將美敦力5086-52電極置入右心房,5086-58電極植入右心室),將DDD(美敦力)置于患者皮下組織與左側胸大肌筋膜之間的囊袋內,一根心室電極從固定于右心室低位間隔部位,而將另一根電極接入心房,固定在右心耳部;調試起搏參數,設置呈標準狀態。
1.3 觀察指標
在植入心臟起搏器前與植入后,對患者胸痛、頭暈、氣短、心悸及乏力等癥狀積分進行評定,且在植入心臟起搏器前7d及植入后7d、3個月時、6個月時,用彩色多普勒心臟超聲診斷儀(Philips型),探頭頻率控制在2.5MHz,觀察患者心功能,包含心臟指數(CI)、左室射血分數(LVEF)、心輸出量(CO)等。
1.4 評定標準
參照Karolinska調查問卷表(KQ)[4],依據臨床癥狀嚴重程度、發生頻率及有無癥狀發生等進行評分,共計16題,各項0~4分,包含胸痛、頭暈、氣短、心悸及乏力等,分值越高,臨床癥狀越輕。生活質量評定:依據胃腸生活質量指數進行評定,包含4個維度:物質功能狀態、社會功能、心理功能、軀體功能,另有一個總體生活質量因子,分值與生活質量正正相關。
1.5 統計學方法
SPSS23.0處理相關數據,計量資料由()表示,t檢驗,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X2檢驗,若經比較有顯著差異,由P<0.05表示。
2 結果
2.1 植入前、后臨床癥狀積分比較
植入雙腔心臟起搏器后,患者各項臨床癥狀積分相比植入前,均有明顯提升(P<0.05)。見表1。
2.2 植入前、后不同時間段心功能比較
3、6個月時,患者心功能輸出量、左室射血分數、心臟指數等指標均有顯著改善(P<0.05)。見表2。
2.3 植入術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植入后3個月時,患者物質生活狀、社會功能、心理功能、軀體功能及總體生活質量相比植入前,均得到顯著提高(P<0.05)。而植入6個月時,患者生活質量各評分相比植入前,均有明顯提高(P<0.05)。見表3。
3 討論
緩慢性心律失常實為一種由心臟傳導束支出現異常所造成的并發癥狀,患者可伴有心律紊亂等典型癥狀,而通過應用心臟起搏器,能夠較好的改善患者預后。伴隨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心臟起搏器的應用功能日漸完善,而隨著對此設備的不斷改進,其與機體生理功能更加接近。心臟起搏器有兩種劃分,即單腔起搏器與雙腔起搏器,針對雙腔起搏器而言,其能夠在雙腔與單腔起搏之間轉換,如果患者出現心律過緩情況,可選用雙腔模式,以此為患者提供與之心臟頻率相符合、相匹配的活動,如果出現房性早搏,則不發生模式轉換,因而可以防止模式轉換而引發的振蕩情況發生。
有報道指出,針對緩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雙腔起搏器植入治療,乃是最為有效的治療選擇。對于雙腔起搏器而言,其主要有如下特點,首先,模式轉換可以從DDD(R)轉換成DDI(R),完成轉換后,針對存在心室率過慢患者,DDI(R)模式可以提供適應機體功能需要的頻率,因而可以滿足患者活動時對頻率方面的要求;還需指出的是,此模式的轉換,可以逐漸降低心室頻率,避免心室頻率從上限跟蹤頻率降至程控的低限頻率;除此之外,其針對那些房性早搏患者,不出現模式轉換,因而可以較好的將模式轉換所引起的振蕩現象消除掉。所以,針對雙腔起搏器而言,將其應用于臨床,可靠、有效且安全。鑒于此,本次研究特選取了本院收治的84例緩慢性心律失?;颊?,對其實施雙腔心臟起搏器植入治療,由最終結果得知,雙腔心臟起搏器植入后,患者氣短乏力、頭暈、心悸、胸痛等癥狀積分相比植入前,均有明顯提高。3個月時,患者心功能輸出量、左室射血分數、心臟指數等指標均有顯著改善;生活質量評分明顯提高,并持續到第6個月。由此表明,植入3個月時,患者胸痛、心悸及氣短乏力等癥狀均得到顯著改善,另外,采用雙腔起搏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增強心率,增加LVEF,對血流動力學等具有較好的改善作用,因而可以較好的滿足組織器官血液供應,維持有益的灌注量。而基于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方面,雙腔起搏器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物質生活狀態、社會功能、心理功能、軀體功能,對于提升患者總體生活質量有著重要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針對緩慢性心律失?;颊?,采用雙腔心臟起搏器治療,能顯著改善其癥狀及心功能,改善生活質量,臨床應用價值高。
參考文獻
劉卓, 陶英歌, 汪晶,等. 雙腔心臟起搏器對緩慢性心律失?;颊叩呐R床療效及心臟功能的影響研究[J]. 中國醫療器械信息, 2017, 23(8):66-67.
張瑩. 雙腔心臟起搏器對緩慢性心律失?;颊叩膽眯Ч皩π墓δ艿挠绊慬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6, 8(22):90-91.
武琦. 雙腔心臟起搏器改善緩慢性心律失?;颊咝墓δ艿淖饔醚芯縖J]. 基層醫學論壇, 2017, 21(16):2052-2053.
劉桂勇, 潘迪光, 蔣靖波,等. 參仙升脈口服液聯合人工心臟起搏器對緩慢性心律失?;颊呱钯|量影響等效性隨機平行對照研究[J]. 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 2016, 15(20):2016-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