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祿歡 游玉琳
【摘 要】目的:探究分析中醫護理技術在類風濕關節炎疼痛管理中的情況等。方法:選取我院在2015年到2016年期間所收治的共計100名類風濕關節炎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將患者按照隨機分配的方式分為對照組以及觀察組,各組50名。對照組在治療的過程中采用常規治療方式和護理方式進行,觀察組采用對照組基礎之上取消非甾體抗炎藥進行治療,同時結合中醫護理方式進行,對比兩組患者的疼痛效果等。結果:觀察組采用中醫聯合治療護理的方式相比于對照組來說治療效果良好,同時能夠起到良好的鎮痛效果,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在臨床上類風濕關節炎的疼痛治療過程中,采用中醫護理技術往往能夠達到非甾體抗炎藥的鎮痛效果,值得在未來臨床上進行推廣和普及。
【關鍵詞】類風濕關節炎;鎮痛;中醫護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status of TCM nursing techniques in the manage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pain. METHODS: A total of 100 rheumatoid arthritis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2015 to 2016 were selected as clinical research subjects.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n observation group, 50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nursing in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for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methods, and compared the pain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with nursing care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it also had good analgesic effec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pain, the 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techniques can often achieve the analgesic effect of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popularization in the future.
Keywords Rheumatoid arthritis; Analgesia;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8-03--01
類風濕關節炎在當前臨床上是一種侵蝕性關節炎,主要表現為關節疼痛等現象,同時關節炎疼痛對于患者來說是非常痛苦的,對于患者的生活以及相關的運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因此在當前關節炎的處理過程中應當重視有效的治療措施,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對于疼痛的控制一般采用非甾體抗炎藥來進行,但是這種藥物的副作用較大,在一定程度上對患者產生負面的影響。因此我院決定對部分的患者采用中醫聯合方式來進行類風濕關節炎的鎮痛分析,具體的資料數據如下所示: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5年到2016年期間所收治的共計100名類風濕關節炎作為臨床研究對象,將患者按照隨機分配的方式分為對照組以及觀察組。患者在實際的診斷過程中除了患有類風濕關節炎之外沒有嚴重的疼痛類疾病,同時符合一定的標準。并且患者均同意本次課題研究并且簽署相關的同意書等。其中對照組患者共計50名,男性人數共計24名,女性人數26名,平均年齡為56.2歲;觀察組男性人數共計23名,女性人數共計27名,其中平均年齡為5.4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等方面不具備統計學意義,因此在臨床上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在臨床的治療過程中采用常規藥物治療護理方式進行,給予患者甲氨蝶呤片口服方式,按照一周一次,同時結合硫酸羥氯喹結合治療等,2天一次,每次60mg。在治療的過程中需要結合中醫進行辨證施護等,同時對患者的用藥情況、飲食狀況、生活起居以及疾病情況進行臨床的分析與觀察等。
觀察組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取消相應的美洛昔康的使用,同時在實際的治療護理過程中采用中醫綜合護理技術來進行,首先采用耳穴壓豆方式,主穴位根據患者關節疼痛的情況來進行定位,同時根據病變位置進行取穴等,每次三到五個穴位。結合酒精清洗來對患者的耳部穴位進行消毒,準確取穴,每個穴位按壓3分鐘到5分鐘,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來定相應的精確時間等,同時雙耳交替來進行穴位的按壓等。
其次在實際治療過程中進行艾灸治療方式,主穴位為阿是穴、三里穴、昆侖穴等穴位,將艾條點燃之后對準穴位距離痛點約3cm左右來進行針灸,療程共計7天,每天進行一次,在艾灸的過程中需要隨時的調整相應的距離,根據患者的身體情況來進行穴位的調整等,根據患者感受到局部的熱感來進行處理等。
中藥熏洗工作,根據院方的具體情況來制定相應的中藥配方,制草烏、荊芥、防風、麻黃等材料加清水進行浸泡等,然后煎湯進行熏洗,每次熏洗時間不得超過1個小時,同時連續熏洗15天。在 熏洗的過程中需要控制好藥湯的問題,避免藥湯溫度過高影響到患者的身體情況,同時也需要避免藥湯溫度過低無法發揮出良好的作用等。在實際的治療過程中一旦出現患者心率過低、惡心、頭暈以及多汗等癥狀應當第一時間停止熏洗等。
1.3 觀察指標
對患者在臨床治療過程中的癥狀、體征改善情況,以及在治療過程中的整體疼痛感進行相關的分析和了解,確定好具體的疼痛大小等。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疼痛感結果大小
3 討論
在臨床上非甾體抗炎藥見效慢,同時在實際的治療過程中往往副作用較多,主要的表現為胃腸道損傷等、腎臟損傷、心血管意外等,在臨床分析過程中發現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往往會造成患者出現嚴重的胃潰瘍等,甚至部分的患者出現了嚴重的十二指腸潰瘍癥狀現象,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如果不加以注意往往會造成患者身體情況的下降等。在中醫護理技術中強調中醫的整體調整等,更加符合當前階段的生理以及心理上的需求等,在實際的護理過程中采用正確的中醫護理方式技術往往能夠有效的避免非甾體抗炎藥所帶來的一系列副反應,降低西藥的不良反應,有效的促進病情的康復等。
非甾體抗炎藥在當前的臨床上通過抑制環氧合酶,達到抗發炎的效果等,這種藥物在臨床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往往主要的治療效果表現在疾病的疼痛緩解過程中,對于阻止疾病的進展等沒有良好的作用效果等,對于本次研究來說,通過西藥治療的方式對于患者來說效果并不良好。
在臨床上通過有效的中醫護理技術來進行治療,往往對于來風濕關節炎疼痛能夠產生良好的作用效果,患者臨床上會出現一定的風寒濕邪入侵現象,血氣運行不暢造成患者的淤血等。因此在臨床上應當采用穴位按壓法來進行穴位的改善工作等,通過刺激這些穴位以及反應點來起到預防以及治療疾病的作用。耳穴壓豆主要是通過將藥豆與患者的穴位進行貼合,通過安柔方式來達到治療的作用效果,在實際的治療過程中往往具有調節氣血、通經活絡、驅風祛濕等供銷,有利于消除患者的病因緩解疼痛等。
在臨床上通過中藥熏洗對于患者來說也是有利無害的,通過中藥熏洗治療方式能夠消除患者的類風濕關節炎所產生的疼痛感,并且局部上通過提升藥品的濃度能夠達到更好的療效。通過本次課題的研究分析發現,采用中醫護理技術在類風濕關節炎管理和疼痛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效果,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和普及。
參考文獻
肖長虹. 頑固性類風濕關節炎滑膜增生的光動力治療[A]. 江西省中西醫結合學會風濕類疾病專業委員會、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2017江西省中西醫結合學會風濕類疾病專業委員會年會暨肌肉骨骼超聲及水針治療學習班會議資料冊[C].江西省中西醫結合學會風濕類疾病專業委員會、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2017:9.
王亞麗. 類風濕關節炎影像與病理[A].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醫學影像專業委員會.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醫學影像專業委員會第十五次全國學術大會暨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醫學影像專業委員會2017年學術年會暨《醫學影像新技術的臨床應用》國家級繼續教育學習班資料匯編[C].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醫學影像專業委員會:,2017:10.
陳波. 風濕關節炎腕-掌骨髓水腫MRI評分與疾病活動度相關性研究[A].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醫學影像專業委員會.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醫學影像專業委員會第十五次全國學術大會暨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醫學影像專業委員會2017年學術年會暨《醫學影像新技術的臨床應用》國家級繼續教育學習班資料匯編[C].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醫學影像專業委員會:,2017:1.
李廣科. xx地區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就醫及治療現狀的分析[A]. 國際數字醫學會、Digital Chinese Medicine.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專集:國際數字醫學會數字中醫藥分會成立大會暨首屆數字中醫藥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國際數字醫學會、Digital Chinese Medicine:,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