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君
【摘 要】目的:探討針灸推拿療法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我院90例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根據隨機數字法,將其分為對照組(推拿治療)和觀察組(針灸推拿治療),每組各45例,觀察和比較兩組治療的臨床療效,各項癥狀評分變化情況。結果: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增高(P<0.05);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治療后頭痛、惡心嘔吐、眩暈、肩頸痛等評分均明顯降低(P<0.05)。結論:針灸推拿療法能夠明顯改善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大幅提升治療的臨床療效。
【關鍵詞】針灸;推拿;椎動脈型;頸椎病
【中圖分類號】R24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8-03--01
椎動脈型頸椎病作為臨床常見的頸椎病,患者由于骨質增生、頸椎不穩、頸部軟組織痙攣,以及椎間盤突出等引起椎動脈壓迫、椎動脈周圍交感神經受刺激,繼而造成椎-基底動脈痙攣、供血不足,患者多表現為耳鳴、眩暈、頭頸疼痛、植物神經紊亂等癥狀[1]。目前,在椎動脈型頸椎病的治療中,西醫主要給予擴血管、抗硬化等對癥藥物治療,但具有起效慢、復發率高等缺點[2]。而中醫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逐漸應用于臨床中,并得到了大范圍認可[3]。本研究我院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給予針灸推拿治療,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現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90例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根據隨機數字法,將其分為對照組(推拿治療)和觀察組(針灸推拿治療),每組各45例。45例對照組中,男性30例、女性15例,年齡40~75歲,平均(55.6±2.5)歲,發病時間1~15年,平均(5.7±2.6)年;45例觀察組中,男性31例、女性14例,年齡40~75歲,平均(55.9±2.6)歲,發病時間1~15年,平均(5.9±2.5)年。兩組性別、年齡、發病時間比較,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對照組采用推拿治療,患者采取坐位,囑其放松頸部肌肉,于椎動脈起始部位,按揉5min,并在第一至第六頸椎橫突孔處,于椎旁線外,通過按揉方式或一指禪方式推拿10min,最后從第一頸椎橫突后,直至枕骨大孔前驅段,按揉風池穴、枕下三角區10min,每日一次,治療1個月;觀察組采用針灸推拿療法。對照組推拿治療基礎上,將風池、風府、百勞、足三里、內關、天柱、百會、夾脊穴作為主穴。40mm長毫針,消毒后常規進針,每次留針30min,并用8cm艾條對大椎穴進行艾灸,每日一次,治療一個月。
1.3 觀察指標:根據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改善情況,將臨床療效分為顯效(頭暈、疲勞癥狀消失,無不適感)、有效(頭暈、疲勞癥狀有所改善)、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總有效率=顯效+有效;通過四級評分法,將頭痛、惡心嘔吐、眩暈、肩頸痛進行癥狀積分評分,0分代表正常,3分為最高分。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正態分布且方差齊,兩兩比較采用t檢驗,如不符合正態分布則應用秩和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行卡方檢驗,P<0.05,認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的臨床療效比較: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增高(P<0.05),見表1.
2.2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積分變化情況:治療前兩組患者癥狀積分比較,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治療后頭痛、惡心嘔吐、眩暈、肩頸痛等評分均明顯降低(P<0.05),見表2.
3 討論
椎動脈型頸椎病的發生多與頸部軟組織痙攣、頸椎間盤推行性病變、頸椎骨質增生、頸椎不穩等因素有關,繼而造成椎動脈周圍交感神經受刺激或椎動脈受壓,引發椎基底動脈血管痙攣,甚至腦干供血不足。中醫認為,椎動脈型頸椎病屬于“眩暈”、“頭痛”、“痹癥”范疇,而筋脈失養、肝腎虧虛是主要病機,臨床以舒經活絡、化學話語、解痙止痛治療為主[4]。
針灸治療采用主穴、配穴進針,發揮疏通氣血、通絡止痛之功效,通過刺激局部穴位,反射性降低交感神經興奮性,從而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循環,緩解頸部肌肉痙攣、血管痙攣,糾正頸椎關節的紊亂排列,有利于恢復生物力學平衡及解剖關系[5]。推拿療法通過力學刺激作用,提、拿、按、揉等手法,松解局部組織的黏連及痙攣,有利于脫位關節的整復,發揮舒筋活絡、解痙止痛之功效,從而調整頸椎椎間關節結構,緩解血管痙攣壓迫情況,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有效松解頸部肌肉,實現理筋整復效果[6]。本研究中,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增高,治療后頭痛、惡心嘔吐、眩暈、肩頸痛等評分均明顯降低(P<0.05),結果表明針灸聯合推拿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療效優于單純推拿治療。
總而言之,針灸聯合推拿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取得較為理想的臨床效果,顯著改善患者局部血液循環,有效緩解血供不足情況,從而顯著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值得臨床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朱燁,陳峰,趙海音. 針灸推拿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臨床研究進展[J]. 當代醫學,2018,24(10):183-184.
王宇. 針灸推拿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療效評定與分析[J]. 中醫臨床研究,2017,9(32):87-89.
顧靈溪. 針灸推拿在椎動脈型頸椎病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中國醫藥指南,2017,15(21):191-192.
楊珠. 推拿聯合中醫針灸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J]. 按摩與康復醫學,2018,9(4):37-38.
王史健,馮玲. 針灸聯合推拿對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臨床癥狀及頸椎功能的影響[J]. 中國基層醫藥,2017,24(20):3080-3084.
黃蓬輝,顏景,陳燕雪. 中醫針灸聯合推拿手法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效果分析[J]. 世界中醫藥,2017,12(12):3114-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