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德坤 張國順
摘 要:隨著經濟的繁榮和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們對于幸福的追求越來越高,幸福感的提升是否能跟上社會的發展節奏也越來越被人們關注。醫學生作為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未來社會的健康守護者,肩負著保護人民健康的重任。醫學生的幸福感直接影響到醫學生以后的人生價值觀。文章研究了醫學生幸福感缺乏的因素和提升醫學生幸福感的途徑。
關鍵詞:醫學生幸福感;幸福觀現狀;缺乏幸福感的因素
一、當代醫學生的幸福觀現狀
醫學生作為社會的一個特殊群體,未來的工作就是為了保障人們的健康,不僅是身體的健康,還有心理的健康,所以醫學生不僅要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還要懂得如何與病人交流,如何引導病人走向健康等。醫學生的幸福感會有助于提升社會整體的幸福感。而很多醫學生卻在什么是幸福,怎樣感受幸福的問題上越走越遠、越走越迷茫。對幸福的定義模糊不清、幸福感不強以及幸福指數不高成為當前醫學類院校中經常出現的不和諧現象。
二、醫學生幸福感較低的原因
1.對幸福感認知的偏差
“大學生是社會中一個純潔的群體,也是辨別是非能力相對較弱的一個群體。”大學是個小社會,作為大學生必須學會如何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要學會不斷地認識自己。隨著大學生漸漸接觸社會,很多不符合和諧社會要求的價值觀在大學校園里蔓延開來,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部分大學生對幸福感的理解產生偏差。當代大學生正處在一個多種幸福觀魚龍混雜的時期,其中甚至會有一些偏離或違背道德的不健康幸福觀,這種幸福觀不僅不能給予人精神上的完滿幸福,還會給他人和社會造成有害的影響。
2.學習壓力大
相對于一般四年制的專業來講,醫學類專業大多是五年制,這意味著作為醫學生需要在大學里學習更多的知識,但枯燥乏味的書本知識很容易讓醫學生感到煩躁、疲憊,這樣會大大降低醫學生的主觀幸福感。
三、提升醫學生幸福感的途徑
1.進行幸福觀教育
正確的幸福觀可以幫助醫學生理性地認識生活及世界,走出盲從的誤區,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幸福觀,而且還可以防止他們產生偏激心理,增強生活的信心。幸福觀教育能給予醫學生知識和智慧,幫助他們正確處理愛情、家庭、事業與幸福的關系,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以積極的人生態度獲得幸福,找到一條合理的、道德的方式實現自身的幸福。這不但使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得以創新,而且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加高漲。
2.提升健康素養
醫學生作為未來社會健康的守護者,更應當擁有較高的健康素養。學校健康教育是提升健康素養促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然而,當前學校健康教育開展情況并不盡如人意, 大部分學生健康意識淡薄, 缺乏必要的健康知識和健康行為習慣。在新的歷史時期,學校應開展健康教育, 以適應培養我國公民健康素養的目標要求, 認真分析當前學校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準確把握中國公民健康素養的具體內涵, 對學校健康教育資源有針對性地調整和利用, 不斷推進學校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
3.網絡教育
網絡環境對高校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戰,也對其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網絡的開放性使網絡文化的表現形式較之傳統文化更為豐富,呈現出多樣化的特征。自媒體、多媒體技術使網絡文化可以通過文字、聲音、圖片和視頻等多種形式進行展現和傳播;網絡所特有的信息集成性、互動性和可選擇性,優化了醫學生幸福觀的教育環境。當前條件下,學校應著重從政治素質和知識結構兩方面不斷加強醫學生幸福觀網絡教育的隊伍建設。
4.結合實踐
醫學生的特殊性決定了他們不僅要具備專業的理論知識,還要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各大醫學類院校應當積極開展實踐活動,將理論教學和實際操作緊密結合,增加臨床技能,在實踐中積極創新,讓醫學生感受到自身價值所在,從而提升幸福感。
參考文獻:
[1]李嘉美.大學生幸福觀教育研究[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124-128.
[2]王鵬宇.淺談高校大學生的幸福觀教育[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10):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