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展程
摘 要:伴隨新課程改革的持續深化,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發生了不同程度上的轉變,傳統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過于滯后,難以滿足新時期初中物理教學的需要。而初中物理知識較為抽象、復雜,學習難度較大,如何有效提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質量,推動物理課堂教學創新就顯得尤為關鍵。文章就新課標下的初中物理課堂教學進行分析,并提出有效措施來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新課標
一、引言
物理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知識較為抽象、復雜,同時還需要組織一系列實踐活動來幫助學生學習知識。受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束縛和影響,物理課堂教學更多的是停留在“填鴨式”知識灌輸層面,忽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物理教學質量隨之降低。
為了有效提高初中物理教學質量,應該積極迎合新課標改革要求,推動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改革,以便打造高質量的物理課堂。加強新課標下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分析是物理教學改革的必然選擇,以求為教育事業持續發展有所裨益。
二、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理念陳舊、滯后
受傳統應試教育理念束縛和影響,部分物理教師未能與時俱進更新教育理念,仍然采用“填鴨式”教學模式將知識灌輸給學生,難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過分重視知識的傳授,忽視學生其他能力的培養,不利于學生的素質能力全面發展[1]。尤其是在當前新課標背景下,教育事業不斷改革和發展,如果初中物理教師不能積極轉變自身教育理念,引進前沿的教育方法,將會嚴重影響初中物理教學質量。
2.教學目標模糊不清
對初中物理教學而言,先要明確教學目標,并在此基礎上優化教學設計,為后續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提供可靠依據。但是,縱觀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現狀來看,絕大多數的初中物理教師以提升學生考試成績為主,此種方法無法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升。
3.教學方法單一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學方法直接影響教學質量。如果無法選擇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可能會抑制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制約后續教學活動高效、有序地進行,從而與物理教學目標相背離。但是,初中物理教師由于教學理念陳舊,強制性地將知識灌輸給學生,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置之不理,學生只能被動式地聽講,無法積極參與其中[2]。長此以往,學生將逐漸喪失學習物理的興趣,課堂教學氛圍沉悶,不利于后續物理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
4.評價方式不合理
課堂教學評價是衡量教學質量、幫助學生改善學習中問題的關鍵,同時也可以將學生的學習情況反饋給教師,在此基礎上,教師動態調整教學方案。但是,傳統應試教育主要以考試成績作為評價標準,此種方式過于單一,忽視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評價不夠全面。考試盡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但是物理知識的學習不能僅僅局限于物理概念的死記硬背上,而是需要在充分掌握物理概念的基礎上,靈活運用到實際中解決問題,從而讓綜合素質能力得到全面發展。
三、提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1.轉變教學理念,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在新課標下,初中物理教學改革持續深化,應該進一步轉變教學理念,突出學生主體地位,促使學生可以積極配合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營造高效的教學氛圍。基于此,教師應該緊跟時代發展需要,不斷創新教學理念,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制訂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案[3]。更為關鍵的是,初中物理教師應該堅持以人為本,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可以借助現代化技術手段輔助教學活動的開展,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促進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全面發展。
2.做好課前準備工作,挖掘物理教材內容
為了有效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質量,首先應該做好課前準備工作,深入挖掘教材內容,也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整合網絡教育資源,拓寬教學空間,幫助學生開闊視野,激發物理知識學習興趣。教師應該根據新課標相關要求,熟練掌握教材內容,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深度挖掘,在此基礎上選擇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成效。更為關鍵的是,由于不同學生個體差異顯著,無論是認知水平還是學習能力,均存在一定差異,所以教師應該立足實際因材施教,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促使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3.創新教學方法,強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以往強制性記憶知識的學習方法局限性較大,多數情況下無法獲取預期效果,甚至會導致學生產生抵觸情緒,無法積極參與其中。而在新課標教育理念指導下,學生才是課堂主體,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才能將所學的物理知識進一步內化,完善知識結構。同時,教師可以賦予學生更多自由學習時間,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方法組織學習活動,在小組合作和探究過程中相互促進、相互幫助,并且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有效解決問題,得到準確的結論。這樣,學生可以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進一步強化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4.多樣化教學,培養學生物理學習熱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興趣基礎上學習物理知識,有助于賦予學生長久的學習動力,同時也是學生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的關鍵所在。這需要教師明確自身職責,尋求趣味性的內容組織教學活動,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深入摸索物理學習規律,切實提高初中物理教學質量。因此,可以通過以下幾點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精心設計課堂導入。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為新知識的學習奠定基礎,鍛煉邏輯思維的同時,積極參與物理知識的探究和學習中,保持長久的學習興趣。其次,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思考,疑問是知識學習的潛在動力。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創設問題情境,提出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和分析,在摸索物理規律的同時,拓寬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享受學習的喜悅感,有助于提升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自信心。再次,分組實驗教學,提升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做好前期準備工作,設計合理的實驗任務,在實踐探究中,把握物理知識學習規律,激發學習興趣,積極參與其中來解決學習中的問題,切實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最后,總結物理知識規律,選擇合理有效的學習方法,可以將好的物理學習方法傳授給學生,幫助學生根據自身學習需要有針對性地選擇學習方法。對于同一個問題,可以通過不同的學習方法予以解決,有助于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積極參與其中,加深物理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提高初中物理教學質量。
新課標下的初中物理教學應該立足實際創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突出學生主體地位,促使學生可以積極參與其中。在自主、合作學習探究中,高效學習物理知識,提升學習能力,為后續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家龍,王振娟,張家靈.創設物理教學情境 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3).
[2]李林彬.創新讓物理教學更“活”——初中物理課堂創新教學探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8).
[3]孟令增.關于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質量的幾點建議[J].學周刊,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