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如意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人們的精神文化水平不斷提升。單純的物質文化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精神層次的追求,加之現代人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社會生活慢慢向服務型靠攏,而人們也不再滿足于一般的技術創新,漸漸追求物質生活以外的精神生活。就服裝行業而言,服裝設計逐漸包含更豐富的層面。例如,其需要滿足的人們情感追求,既要具有藝術美,又要具有實用美,這樣才能被人們穿著和使用。
一、設計心理學的相關概念
心理學是研究人類大腦外部信息及其隱含和顯性行為發生、發展的整合性的學科,是研究人的行為和心理活動規律的科學。設計心理學是所有設計行業的理論基礎,也是設計專業學生需要掌握的科目。人們在設計過程中表現出的意識和心理反應可以通過設計心理學呈現出來。只有學習掌握設計心理學后,設計者才能更好地了解消費者,從而把服裝設計做得更好,更貼近人們的需求。設計者可以通過服裝設計來了解設計心理學的應用,以滿足用戶在服裝設計階段的需求,完成信息傳遞的過程。
設計師所設計的服裝不僅要滿足人們的生活物質需求,如保暖、保護等,還要滿足人們的心理需求,讓消費者在穿著后能自我欣賞。在設計服裝的過程中,設計師需要把設計與心理學結合起來,并對消費者進行調研和訪談等,分析消費者對哪一類的服裝或產品比較滿意。換句話說,大眾喜歡的服裝設計點在哪,喜歡的風格又是怎樣的,要把這類數據進行對比分析,最后設計出讓大眾滿意的服裝和產品。
二、設計心理學與服裝之間的關系
設計心理學是心理學在時裝設計中的應用,屬于應用心理學范疇。人們需要采用心理學的觀點、方法和研究成果。當前,服裝設計師不僅要掌握服裝設計專業知識,還需要對消費者有所了解,把握消費者偏好,順應社會發展趨勢。設計心理學是一門實踐性課程,設計者可以將心理學的相關研究成果運用在服裝設計中,在分析服裝中各種構成要素后,設計出符合市場需求的服裝。事實上,設計心理學不只是一門科學,它結合了很多其他科目,如消費學和創造力科學等。
當今社會,服裝設計師想要保證服裝內在質量和外觀都具有很好的持久生命力,就必須認真研究服裝設計心理學,分析人們對服裝的功能心理、使用心理、審美心理、消費心理和環境心理,進而發揮自己的創造性思維,設計出時尚新潮的服裝。服裝只有滿足消費者的需球,才具有價值,所以設計師應該做到換位思考,把自己放在消費者的位置上,充分體會消費者穿上服裝后的心理狀態。這是服裝設計成功的基本因素,設計師必須學習好設計心理學,從而更好地服務大眾。
三、設計心理學與人的行為之間的關系
設計心理學與人類行為密切相關。從行為角度來看,人們的心理情緒反應會觸發相應的行為,如表1所示。表2表明,服裝設計中顏色表達的情緒與人的情緒是一致的,當人們被服裝中的色彩所刺激,會產生相應的行為。
現代社會,越來越多的設計師只看到設計感性的一面,而沒有甚至不愿意看到設計理性的一面,認為設計與純藝術沒有區別。其實不然,設計是為了更好地符合大眾的審美標準,迎合大眾的需求,從而促進服裝行業的銷售。隨著服裝設計的發展,設計師已經無法隨心所欲地進行設計,而必須考慮很多人為因素,如大眾喜好,并且要符合消費者的心理預期等。
調查發現,我國現在越來越重視服裝設計,但是服裝設計發展得沒有那么好,這是為什么呢?其主要原因是人們缺乏創新意識、觀念陳舊,沒有正確處理人與服裝的關系,間接導致中國服裝設計發展滯后。不同的負面因素會導致各種不良結果,如表3所示。
四、結語
設計學與其他科目不太一樣,它是一門邊緣學科,因為它與其他學科大多都有交叉,所以理清它與其他學科的關系需要很長的過程。根據設計心理學的設計過程,設計師要按照其規律進行服裝設計,滿足消費者的多方面需求,如色彩、款式等,從而得到大眾的認可。為了避免設計中出現錯誤,人們應該大力進行設計心理學研究。設計心理學不僅需要普遍適用于所有設計學科的專業基礎知識,還要根據專業差異構建適合每個行業的內容。隨著現代設計對人性化需求的不斷重視,設計師應更多關注社會文化、價值觀等因素對用戶需求的影響。在現代服裝設計中,設計心理學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服裝設計師必須正確運用設計心理學知識,建立正確的服裝用戶模型,探索用戶的心理需求和操作習慣,這樣才能設計出真正適合用戶需求的服裝。
(四川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