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曉頷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我國經濟水平已逐漸進入新常態,也就意味著我國的宏觀經濟已經逐漸步入規范穩定的發展階段。在這一關鍵時期,對新常態的正確認識與適應,是我國財務管理的重要工作內容。而對于現代企業而言,在經濟新常態的發展背景下,將會面臨更多的挑戰與機遇。要想實現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就必須樹立起科學的財務管理觀念,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優化財務管理水平,加強社會支持,強化自身的資金籌措水平,及時轉變傳統的管理模式。
關鍵詞:財務管理 問題 對策
當前階段,我國的經濟建設實現了與國際經濟的接軌,國民經濟的發展進入新的水平與新的發展階段。在新常態發展背景之下,現代企業不應一味地追求經濟增長與規模擴張,而是應該適當控制發展速度,使其處于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穩定狀態下,并將關注重點放在內部管理上,實施企業內部精細化管理,完善財務管理能力,提升內部管理水平,進而實現企業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基于此,本文就新常態下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展開研究。
一、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管理理念滯后
在企業運行中,財務管理作為企業管理活動的重要部分,對企業的健康發展起到關鍵影響。在經濟新常態下,許多企業在財務管理理念方面存在著許多問題,理念滯后,缺乏針對性與科學性,管理模式欠科學,無法適應當前新常態下的經濟發展趨勢。對于企業財務管理而言,其工作職責不僅僅局限于追求經濟效益的最大化,更重要的是履行社會責任。面對新常態下企業競爭由價格、資金競爭逐漸轉變為創新競爭的發展模式,許多企業對經濟新常態的內涵把握不夠準確,對資金使用存在較大隨意性,做不到從合理配置的角度來探索降低成本的舉措。
(二)融資困難,資金短缺
當前,對于大部分中小企業而言,普遍存在發展規模下、技術水平低、資金投入不足等現象,因此對其進一步發展產生限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中小企業在融資方面存在較大困難,這也是其自身因素所導致,負債多、信譽低、信息不透明、貸款審批程序繁雜、費用高昂等,進一步加劇了其資金短缺的問題,并逐漸成為限制企業健康發展的瓶頸。
(三)財務控制水平低,人員素質差
在經濟新常態發展背景下,要求企業財務管理在負責日常計量工作的基礎上,將工作重心放在為企業降本增效、實現經濟轉型上來。就當前而言,許多企業在財務控制水平上普遍較低,企業內部資金得不到有效調配,導致資金閑置或資源浪費,資金周轉水平差,進而影響企業獲利能力的提升。
二、新常態下財務管理的有效對策
(一)深入理解新常態的內涵,加強財務管理理念創新
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我國的經濟發展速度、經濟結構已經發生巨大變化,這就要求企業對經濟新常態的內涵深入理解,分析新常態的發展趨勢與特點,轉變管理思想,從思想上首先適應對新常態經濟的轉變。同時,加強對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以企業自身發展狀況、產品屬性與財務現狀為依據,與經濟新常態與現代化財務管理理論相結合,創新財務管理理念,以滿足現代化企業的發展需求,促進企業的創新發展與升級轉型。
(二)拓寬融資渠道,強化資金籌措能力
針對企業存在的融資困難、資金短缺問題,應進一步拓寬企業的融資渠道,規范企業內部資金管理制度,完善財務風險管理機制,進而強化企業的資金籌措能力。一方面,在資金管理制度的規范上,應重視對企業內部財務數據資料的真實性考查,確保財務資料的真實性與有效性,明確財務信息,為企業形象與聲譽打下良好的基礎。另一方面,在財務風險管理機制的完善上,應重視應收賬款的管理,完善負債結構,增強企業的資金回收能力,為企業的正常運行與升級轉型備足資金,規避財務風險。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當前我國正處于并且將長期保持經濟新常態的發展水平,經濟發展速度趨于平穩,市場經濟結構日益優化,在這一發展背景下,企業要想實現升級轉型,就必須對經濟新常態進行深入認識,把握發展機遇,加強內部財務管理與經濟新常態的融合,轉變管理理念,完善財務制度,進而改進財務管理現狀,提升財務管理水平,促進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易永快,毛嘉琳.經濟新常態下企業財務管理的問題與解決對策[J].經營與管理,2018(02):108-111.
[2]吳開勇.新常態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經貿實踐,2018(01):29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