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觀察宮頸環形電切術對宮頸癌前病變治療效果及對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價值。方法:抽取2017年8月到2018年8月期間我院接收并治療的宮頸癌前病變患者110例為研究對象。常規組采用冷刀錐切術治療,治療組采用宮頸環形電切術治療。對比2組患者不同治療臨床效果及生存質量情況的差異性。結果:治療組術中出血量為(10.84±2.09)mL、手術時間為(11.84±1.17)min、住院時間為(2.25±0.16)d,均明顯低于常規組(P<0.05);治療后,治療組生存質量評定量表WHOQOL評分為(111.27±6.78)分,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結論:相比冷刀錐切術,宮頸環形電切術對宮頸癌前病變治療效果及對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價值更加顯著,可推廣應用。
【關鍵詞】 宮頸環形電切術;宮頸癌前病變;治療效果;生存質量;影響價值
【中圖分類號】R711.74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6-082-01
宮頸癌前病變(Pre-cervical cancer)是指宮頸癌發生前該部位發生的病變[1-2],屬于臨床常見的婦科疾病之一,發病率較高。尋求有效之法,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我院選擇110例宮頸癌前病變患者為研究對象,觀察宮頸環形電切術對宮頸癌前病變治療效果及對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價值。具體實驗報告內容如下文所示。
1 資料和研究方法
1.1 資料
抽取2017年8月到2018年8月期間我院接收并治療的宮頸癌前病變患者110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符合宮頸癌前病變的臨床判定標準;(2)行實驗室檢查、TCT薄層液基細胞學檢測、電子陰道鏡檢查、組織病理學檢測等相關臨床檢查確診者;(3)符合冷刀錐切術、宮頸環形電切術治療適應癥者;(4)自愿參與本次研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排除標準:(1)不符合納入標準者;(2)合并患有嚴重器質性病變疾病者;(3)有家族性遺傳病史及個人史者;(4)存在明顯溝通障礙者。常規組中,患者年齡28歲到64歲,平均年齡(60.12±0.44)歲;治療組中,患者年齡27到65歲,平均年齡(59.32±0.23)歲。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采用生物統計學方法,對本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進行分析,結果顯示P值大于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常規組采用冷刀錐切術治療,協助患者取膀胱截石位,行骶骨麻醉,通過冷刀錐切術切除患者宮頸管組織,切除范圍為病灶外0.5 cm,切除深度2cm~3 cm。術后留取標本進行病理檢查。并給與常規抗感染、營養支持治療。
治療組采用宮頸環形電切術治療。協助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規消毒鋪巾,充分暴露宮頸,采用碘染色試驗確定病灶的位置、范圍和大小,采用高頻電刀在病灶外0.3cm~0.5cm位置處,切除病變組織,切除深度1cm~2.5 cm,術后常規電凝止血,留取標本進行病理檢查。并給與常規抗感染、營養支持治療。
1.3 評價指標
(1)對比2組患者不同治療的臨床指標,評價指標有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住院時間。
(2)對比2組患者不同治療后生存質量情況。采用生存質量評定量表(WHOQOL)進行評價。評價標準:共26個評分項目,每個項目評分為1~5分,總分26~130分。得分越高,代表生存質量越高。
1.4 數據處理方法 應用生物統計學SPSS18.00軟件對本次研究記錄到的統計數據進行處理,臨床指標以及生存質量評分等計數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若P<0.05,則代表數據存在顯著差異。
2 結果
2.1 對比2組患者不同治療的臨床指標
結果如表1所示。治療組術中出血量為(10.84±2.09)mL、手術時間為(11.84±1.17)min、住院時間為(2.25±0.16)d,均明顯低于常規組(P<0.05)。
2.2 對比2組患者不同治療前后生存質量情況
結果如表2所示。治療前,2組患者生存質量評定量表WHOQOL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
作者簡介:葉紅琴,1973.5.1;女;漢;湖北洪湖市人,本學 學士學位,職稱:主治醫師,研究方向:主要從事婦產科臨床工作。
后,治療組生存質量評定量表WHOQOL評分為(111.27±6.78)分,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
3 討論
宮頸癌前病變的發病率呈現增加的趨勢,越來越引起臨床的重視。該病一般以性生活后出血、宮頸糜爛、接觸出血、性生活后出血以及白帶混血為主要的臨床表現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育功能。若不及時治療,隨著病情的發展,極有可能演變為宮頸癌,影響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如何盡快早期進行有效的治療,防止病情惡化,降低并發癥的發生概率,改善預后,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目前針對宮頸癌前病變患者,可通過手術直接切除治療。傳統的手術方法為冷刀錐切術,切口大,易感染,術中出血量大,對患者的創傷大,易導致宮頸黏連等并發癥,安全性欠佳,患者恢復慢。近年來,宮頸環形電切術在宮頸癌前病變的治療中得到了一定的應用,相比傳統的冷刀錐切術,優點眾多。一方面,切口小,術中出血量少,不會對病理標本組織的采集產生影響;另一方面,采用的高頻電刀功率小,不會對患者陰道壁造成損傷,避免了宮頸粘連等術后并發癥的產生,不會影響育齡期女性正常受孕和生育,安全性高。本研究顯示,采用宮頸環形電切術治療的患者,手術指標及均優于冷刀錐切術,患者的生存質量明顯提高至(111.27±6.78)分,效果顯著,可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魏海波.宮頸環形電切術對61例宮頸癌前病變患者療效的影響分析[J].中國療養醫學,2016,25(6):618-620.
[2] 于喜紅,王尹.宮頸環形電切術治療宮頸癌前病變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24):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