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是作者、作品、讀者三個環節之間的一個互動過程。作品就是聯系作者與讀者之間的媒介橋梁。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創造性解讀文本,用文字、聲音、情感和想象為他們營造詩情畫意的語文世界,讓他們體悟閱讀趣味,收獲閱讀果實。
關鍵詞:增強;語文閱讀;課堂教學;創新策略
語文閱讀教學的基礎與重點是學生的自讀和自悟,重視學生閱讀體驗中的獨特感受,鼓勵學生閱讀善益,引導主動閱讀。同時要注重學生閱讀中的互動、交流和分享。引導學生用文字、聲音、情感和想象去營造語文世界的詩情畫意,學會閱讀過程中創意文本解讀,體悟閱讀趣味中收獲閱讀果實。如何增強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操作。
一、 引導學生學會自主閱讀
自主閱讀首要引導學生自主確立閱讀目標。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確立自己的學習目標,根據文體特點和結合自己的興趣在現實需要中,嘗試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專屬需要,讓所有學生都能在閱讀中獲得參與感。學生自主閱讀目標的確定應趨近于課堂學習的總目標。同時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自主質疑問題,讓學生自主閱讀擁有層次。閱讀中要引導學生學會發現問題,能發表自己的見解,在疑問中推進閱讀有效性。閱讀讓課堂學習充盈著活力,學生的提問主宰了課堂,學生的思維替代了教師的講解。學生在閱讀中自主帶著問題去閱讀和思考,發現和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學生獲得發展主動。學生自主探究并解決問題是自主閱讀的關鍵。學生自主發現問題和解決過程對其發展具有非凡意義。學生可能得出錯誤結論,但在思維過程中促使學生學會思考,學生學會了閱讀,也培育了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 鼓勵學生合作交流分享
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便于學生談理解說疑問,在自主閱讀和相互交流中分享成功的點滴。鼓勵和誘導學生敢說和樂說,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給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從而激活學生和思維,讓課堂活力無限而創意不斷。多一份賞識少一點苛責,學生大膽質疑,自信表述見解,課堂自然會綻放五彩繽紛的精彩。師生交流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閱讀感受和體驗,教師要做忠實的傾聽者,在傾聽中引導學生,鼓勵奇花異草的存在和生長,你會擁有與眾不同的分享感悟。反思是自我成長的最好催化劑,要引導學生自我反思總結,在自我反思中學會閱讀方法多樣化,建構起獨立閱讀能力。
三、 創新閱讀形式激活閱讀期待
教師要創新閱讀形式,精心指導學生閱讀,激活學生的“閱讀期待”。如善用提問提高與學生的互動性,多用肢體語言吸引學生的目光,留下懸念讓學生主動思考與閱讀等。
善用閱讀討論,學會欣賞閱讀。討論能迸發出創造性的智慧火花。在閱讀教學中可組織學生討論,給學生創造主動參與的機會,在各抒己見中取長補短,在相互啟發中拓展閱讀的廣度和深度,培育形成和諧課堂氣氛。
好書推薦——教師要推薦適合學生的課外讀物,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教師可以選擇精彩的部分和學生共同分享。語言優美的文段可以范讀,引發師生閱讀共鳴。閱讀匯報——教師課結合學生的閱讀適時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分享交流會,讓學生體驗閱讀的收獲,如課前五分鐘閱讀好詞好句交流,舉行班級“美文大家讀”活動,進行班級“我喜愛的故事”才藝展示,開展“比比讀書量,好書天天伴我讀”的競賽活動等,通過活動讓學生在閱讀的快樂中體驗成功,擴大閱讀影響力。
四、 品讀感悟提升閱讀高效
在語文教學實踐中,重視學生閱讀品讀感悟,提升閱讀高效性。指導學生初讀文章抓住關鍵詞句和語段,引導學生抓住文章的精彩片段,在精細閱讀與圈點批注中彰顯課堂精彩,培育其揣摩詞句的表現力。順理成章提高學生閱讀高效性,點撥學生鑒賞文章特色,揣摩文章內容上的亮點與形式上美點。學會利用學校、家庭、社會等身邊的教育資源,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使其從課本走向生活延伸溝通課堂內外。
五、 參與教學讓閱讀教學更有效
參與教學眼球師生共同走進文本。教師用有組織和引導閱讀的“底氣”來源走進文本。反復朗讀教材才是閱讀教學的真諦,在循環中才能讀出教材的妙趣,在反復中讀出自己的獨特感悟。在反復朗讀中架起學生與和文本對話的媒介“橋梁”。反復閱讀為學生提供課文的背景資料,教師向學生介紹文體閱讀的基礎知識。閱讀中不能忽視“生成性”教學,傳統閱讀教師會提前預設問題和結論,而參與閱讀要靠學生在閱讀的參與過程中自己生成問題和結論。參與式閱讀教師重在學會傾聽,學生的“真情告白”源于教師傾聽中欣賞,從而捕捉生成性價值的話題,組織學生進行深層思考,引發學生思維的碰撞。如教學《三峽》時,語文教師可留出幾分鐘時間,讓學生結合自己課文注釋嘗試先行翻譯課文,在學生閱讀和簡單翻譯的情況下適時點撥指導,強化學生對重難點詞語的理解,有效提高閱讀教學的質量。
六、 優化作業設計融合學科閱讀
教師要優化閱讀作業,進行有意義的語文閱讀教學,讓語文閱讀成為學生高效完成作業的平臺和載體,創新作業設計。閱讀作業應緊密聯系生活,兼具實踐和趣味,高效實現學科的融合。如教師講述《烏鴉喝水》時,可以讓學生將文章“畫出來”,引導發展學生“繪畫閱讀”的能力,直觀而形象加深閱讀內容的理解,引發學生對閱讀內容的見解,提高閱讀有效性。
七、 強化指導鼓勵閱讀課堂外延
強化課外閱讀能開闊學生視野,更能為課堂的延伸提供必要的儲備和意外收獲。教師應給學生充裕的課外閱讀時間,指導和監督學生課外閱讀,保護閱讀的積極性。充分利用學校圖書館和閱覽室,創建班級圖書角。在閱讀教學中注意圍繞課文重點難點,精心設計課堂訓練,讓學生真正有感而發,讀讀寫寫用語文。
參考文獻:
[1]郝翠梅.淺論語文閱讀教學中的簡約之美[J].新課程(下),2013.12.
[2]嚴霞.讓閱讀之花開放在學生的心田——淺談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J].學苑教育,2011.03.
[3]卞光敏.有效對話:讓閱讀課堂貼近學生的心靈與情感世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有效對話”的價值分析[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20.
[4]張磊,劉芳.探求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現代教育科學,2011.12.
作者簡介:
武玉芬,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靖遠縣大蘆鎮裝口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