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學是否有效的檢驗標準是:學生在課堂里學得怎樣,掌握得如何,是否有收獲。作為教師要努力讓數學課堂煥發生命力,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既要提高授課效率又得提高學生聽課效率,師生共同配合,才能產生理想的效果,教學才能真正有效。
關鍵詞:有效性;課堂教學;學法指導
一堂課究竟應該以老師的講解為主,還是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呢?如果一節課老師滔滔不絕講了很多,把重難點一股腦兒地硬塞給學生,而學生并沒有接受,這樣的教學稱不上是有效教學;如果一節課都只是讓學生自學,老師完全不講或講得很少,完不成教學目標的課更不能稱得上是有效教學。教學是否有效其唯一的檢驗標準是:學生在課堂上學得怎樣,掌握得如何,學習有沒有效率。若學生對學習喪失興趣,上課提不起精神或學得很累很辛苦卻收獲甚微,即使老師再怎么負責任教得再認真,都只是在做無用功,是無效教學。作為一名數學老師,應把怎么樣有效,快速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作為一個重要而緊迫的任務去完成。以下從幾個方面談談我的認識。
一、 要努力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和教育教學能力,了解和掌握最新教學理念和動態,不斷改進數學教學方法
作為教師我們要不斷地補充、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了解和掌握最新教學理念和動態,不斷改進數學教學方法,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單調的教學方式只會抹殺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而民主、幽默、快樂的氛圍,會讓學生樂此不疲,流連忘返。所以作為教師,想要勝任這份工作,平時要多讀書、多積累,擴大自己的視野、知識面,厚積才能薄發。
二、 要多創造機會,讓學生能夠有效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在活動中學習、掌握和運用數學知識
老師們經常會有這種困惑:有的內容反復多次講,可學生掌握得不好。老師講得再好,學生如果沒有經過思考或動手操作,并不會“內化”為自己的知識。所以,教師應最大限度地讓學生參與到數學活動中來,讓學生參與到知識的學習與探索中,寓“學”于“玩”中。在課堂環節設置中,結合教學內容可設計豐富多樣的教學環節為學生積極參與創設條件。充分利用結對子,小組討論、小組合作與競賽、爭當小裁判、小老師等形式讓學生參與其中。例如:學習“數據的收集與整理”這章節內容時,可以讓學生對身邊感興趣的事物確定一個研究課題,收集相關數據,制作成統計圖表并撰寫調查報告。學生的熱情空前高漲,報上來的研究課題有“長大后,你希望自己成為什么樣的人”“你了解垃圾分類嗎?”“平潭交通狀況”等等,真可謂是五花八門。學生在活動中學到了應該掌握的知識,并過了一把研究的癮。經驗證明:學生喜聞樂見的課堂活動多了,學生的注意力會被深深地吸引到課堂之中,違反課堂紀律的情況會大大減少。
三、 要讓學生切身體會到數學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利用生活實例幫助學生更有效地理解教學內容
數學科邏輯性強且比較枯燥,很容易讓學生感到乏味或討厭學,但同時數學又是與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授課時,可多借助于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幫助學生更有效地理解教學內容。如在講解有理數的加減運算時,學生很難理解為什么小的數減大的數結果為負數。我就舉了生活中的例子:假如你賺了3元錢,但要支出5元錢,錢夠不夠花?很顯然,得向別人借2元錢,此時你所擁有的財富是負2元,這就是所謂的“負翁”。經此一例,這節課學生理解的特別好。又如學完三角形的穩定性后討論施工時搭建的腳手架及房屋屋梁為什么要做成三角形形狀;學完三角函數后讓學生去測量頂部很難到達的山峰、高大建筑物的高度;學完概率后,教師就可以揭開一些賭博活動騙人的伎倆,防止學生上當受騙等等。經常有學生問:“老師,學這么多數學知識在生活中有用嗎?沒用的話,那還學干嗎?”如果我們能夠把數學知識與學生們熟知的實例掛起鉤來,讓學生真真切切地體會到“數學既來源于生活,又為生活服務”,一定會讓學生覺得十分的新奇好玩,讓他們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增強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 加強備課,明確教學目標,突出重點,適當運用多媒體技術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
要想在有限的45分鐘內完成教學目標,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就得充分備課,明確每一節課的目標,把握每一節課的重難點,實時了解中考的導向和新課改的方向。為了讓學生掌握好,授課時必須突出重難點;講授重點內容時,教師要通過板書、手勢、聲音等變化,讓這些重要內容在學生大腦中留下深刻印象。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投影儀、多媒體課件的開發應用及計算機、網絡的普及,可供教師選用的教學手段日益豐富?!岸嗝襟w課件絢麗的色彩、清晰的畫面、動聽的音樂將干巴巴的說教變成多感官刺激,變抽象為具體,化靜態為動態”,把單一的知識呈現方式多樣化,把枯燥的內容生動化。比如在講授“軸對稱”這節課時,上課之前,我就利用多媒體向同學們展示了一些對稱的圖片,從自然景觀到藝術作品,從建筑外形到日常用品。這些來自學生身邊事物的圖片讓學生對“對稱”這一數學概念有了很直觀的認識。再比如在講解平移、旋轉、軸對稱這些有關于運動變換的課時,借助于制作的多媒體課件,可以形象、直觀地演示動態過程,可大大地提高他們聽課和學習效果。多媒體的運用,會使得教學豐富多彩、生機盎然,符合青少年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需要。
然而,多媒體課件呈現的時間較短,留給學生思考、筆記的時間不多,過多使用,表面上很熱鬧,氣氛很活躍,可遺忘率很高。有些東西如幾何證明過程,“教師邊說邊寫形成板書比直接出示文字課件的效果要好得多,學生有較多思考、記憶和模仿時間”。
五、 要努力營造出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注重和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要多了解學生的情況,做到因人施教
教師在上課時,要努力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枯燥沉悶的課堂氣氛容易扼殺學生主體性,不利于學生思維充分發展。可以運用幽默的語言、激情、活力、感情來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人人精神振奮、情緒活躍,點燃學生的智慧,激發學生的潛能。對于基礎差、成績差的學生,老師一定要多關心、多在他們身上花時間;對于沒有學習興趣的學生,教師要慢慢培養他們 的興趣,并努力加以強化:對于一些理解能力比較差的學生,教師要容忍他們犯一些錯誤,不要盲目地指責和抱怨,多幫他們找找原因,給他們以相應的指導。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的奧秘就是熱愛學生”。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叛逆期,情緒很容易走極端,學生如果不喜歡老師或對老師有成見,他就不會接受你的教育,甚至還會處處與你作對。因此,平時教師應該注重和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通,不要讓學生總感覺老師高高在上,對我不聞不問,要多了解學生的情況,熟悉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特征,這樣才能做到因人施教,有的放矢。教師應該尊重、信任學生,使學生對你產生親近感,那么學生就會很容易接受并認可你的教育教學方式,就會從心底里接受數學這一學科。
六、 要加強對學生學法指導,幫助學生養成勤歸納、勤總結的好習慣,讓知識形成體系,以便有效地鞏固知識
初中生自學能力較差,所在教師要時不時給學生歸納、總結所學內容,揭示其中蘊含的規律性,以形成知識體系。例如:在學習“一次函數的圖象”時,四種類型的圖象長的很相似,很容易混淆,不好區分??梢龑W生根據k、b的正負,歸納為口訣:大大123,大小134,小大124,小小234。就可輕而易舉地記住他們。又比如:“四邊形”這章里各種四邊形的概念、性質、判定很多,可引導學生把每種四邊形的概念、性質、判定分門別類,制成圖表,以揭示它們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形成知識網絡。
總之,為了創設有效的數學課堂,教師要不斷改進課堂教學方法,把學生的注意力深深地吸引到課堂之中,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既要提高授課效率又得提高聽課效率,師生共同配合,才能產生理想的效果,教學才能真正有效。
參考文獻:
[1]李淑云.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提高數學課堂教學實效[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16).
[2]王杰.新課程理念下初中數學教學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J].中小學教學研究,2008(02).
作者簡介:
高仁才,福建省福州市,平潭綜合實驗區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