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春,史建國,胡顏江,王飛鴿,陳 曦,莊 敏
(溧陽市人民醫院心胸外科,江蘇 常州 213300)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和環境污染的加重,肺部疾病的發病率呈逐年遞增的趨勢。
肺癌、局限型支氣管擴張、肺炎性假瘤、肺結核瘤均為臨床上常見的肺部疾病[1]。老年人是此類疾病的高發群體。以往臨床上常應用開胸肺葉切除術治療肺部疾病,但效果不夠理想。有研究指出,與采用開胸肺葉切除術相比,用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對老年肺部疾病患者進行治療能夠降低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促進其康復。本文對在溧陽市人民醫院進行肺葉切除術的42例老年肺部疾病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旨在探究用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對老年肺部疾病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
選取2013年5月至2017年12月在溧陽市人民醫院進行肺葉切除術的42例老年肺部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這42例患者中有男性30例,女性12例;其平均年齡為(70.01±9.47) 歲;其中有吸煙史的患者有39例,無吸煙史的患者有3例;其肺部病灶的直徑為2.15~4.01 cm,平均直徑(2.94±0.45)cm。將這42例患者分為觀察組(20例)和對照組(22例)。兩組研究對象的基本資料相比,P>0.05。
1)存在咳嗽、咳痰、咯血等癥狀。2)經CT檢查、肺穿刺活檢和纖支鏡檢查被確診患有肺非小細胞癌、嚴重的局限型支氣管擴張、肺炎癥假瘤或肺結核瘤。3)年齡在62歲至80歲之間。4)能夠正常地配合完成研究。5)無心臟病史。6)近兩年內未接受過手術治療。7)知情并自愿參與本研究。
1)存在嚴重的焦慮、抑郁癥狀。2)合并有嚴重的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心律失?;蛐姆喂δ懿蝗?)合并有嚴重的感染性疾病。4)合并有嚴重的神經系統疾病。5)存在交流障礙。6)存在廣泛性胸膜粘連或患有中央型肺癌。
為觀察組患者采用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進行治療。方法是:對患者進行雙腔氣管插管全麻,協助其取健側臥位。于腋中線第七或第八肋間處做1個長1.5 cm左右的切口(作為胸腔鏡探查孔)。于腋前線第四或第五肋間做1個操作孔。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在其腋后線第5或第6肋間做1~2個長1.5 cm左右的器械輔助操作孔,以便于手術操作。對于進行左右肺下葉切除術的患者,依次對其肺動脈、下肺靜脈、支氣管進行分離。對于進行右肺上葉切除術的患者,依次對其肺靜脈上葉屬支、肺動脈尖前支、肺后升支動脈、支氣管進行分離。對于進行右肺中葉切除術的患者,依次對其上肺靜脈中葉屬支、肺中葉動脈、支氣管進行分離。對于進行左肺上葉切除術的患者,依次對其上肺靜脈、支氣管、肺尖前后多根動脈分支及舌段肺動脈分支進行分離。切除病變的肺葉,留取病理標本,并將其送至病理科進行快速病理檢查。
對于病理檢查結果為惡性的患者,應對其進行系統性淋巴結清掃術。對術區進行止血處理,留置胸腔閉式引流管。為對照組患者采用開胸肺葉切除術進行治療。方法是:對患者進行雙腔氣管插管全麻,協助其取健側臥位。在其胸壁后外側做切口,對其胸腔內的情況進行探查。切除病變的肺葉,其余手術操作與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相同。
在對患者進行手術的過程中,由專人對其手術的時間和術中的出血量進行記錄。術后對患者切口的長度進行測量和記錄。計算其住院期間使用抗生素的時間和住院的費用。
使用SPSS 19.0軟件對本文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住院的時間、使用抗生素的時間和住院費用的平均值分別為(12.26±4.94)d、(4.87±0.67)d、(7.17±0.94)萬元,對照組患者住院的時間、使用抗生素的時間和住院費用的平均值分別為(16.01±0.94)d、(8.01±0.46)d、(4.12±0.48)萬元。觀察組患者住院的時間、使用抗生素的時間均短于對照組患者,其住院的費用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住院的時間、使用抗生素的時間和住院的費用(±s )

表1 對比兩組患者住院的時間、使用抗生素的時間和住院的費用(±s )
組別 例數 住院的時間(d)使用抗生素的時間(d)住院的費用(萬元)觀察組 20 12.26±4.94 4.87±0.67 7.17±0.94對照組 22 16.01±0.94 8.01±0.46 4.12±0.48 t值 3.3403 17.5358 13.0465 P值 0.0033 0.0000 0.0000
觀察組患者切口的長度、手術的時間和術中出血量的平均值分別為(5.17±0.15)cm、(92.33±19.21)min、(167.47±25.62)ml,對照組患者切口的長度、手術的時間和術中出血量的平均值分別為(14.91±0.57)cm、(135.02±20.46)min、(226.22±26.28)ml。觀察組患者切口的長度、手術的時間均短于對照組患者,其術中的出血量少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患者切口的長度、手術的時間和術中的出血量(±s )

表2 對比兩組患者切口的長度、手術的時間和術中的出血量(±s )
組別 例數 切口的長度(cm)手術的時間(min)術中的出血量(ml)觀察組 20 5.17±0.15 92.33±19.21 167.47±25.62對照組 22 14.91±0.57 135.02±20.46 226.22±26.28 t值 77.2598 6.9732 7.3316 P值 0.0000 0.0000 0.0000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和環境污染的加重,肺部疾病的發病率呈逐年遞增的趨勢。
肺非小細胞癌、局限型支氣管擴張、肺炎性假瘤、肺結核瘤均為臨床上常見的肺部疾病。老年人是此類疾病的高發群體。以往臨床上常應用開胸肺葉切除術治療肺部疾病,但效果不夠理想。近年來,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在治療肺部疾病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有研究指出,用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治療肺部疾病具有以下優點[3-4]:1)手術視野清晰,利于施術者準確地實施手術操作。在胸腔鏡的引導下,施術者能夠準確地分辨出病變部位,從而可減少對鄰近血管及器官造成的損傷[5]。2)切口小,患者術中的出血量少、術后疼痛輕、恢復快[6]。3)患者術畢至下床活動的時間較短。4)患者術后肺部感染的發生率較低。為了進一步探究用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對老年肺部疾病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筆者對在溧陽市人民醫院進行肺葉切除術的42例老年肺部疾病患者進行了分組比較研究。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住院的時間〔(12.26±4.94)d〕、使用抗生素的時間〔(4.87±0.67)d〕、切口的長度〔(5.17±0.15)cm〕、手術的時間〔(92.33±19.21)min〕均短于對照組患者,其術中的出血量〔(167.47±25.62)ml〕少于對照組患者。但需要注意的是,用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治療肺部疾病對施術者手術操作技術及經驗的要求較高,且手術費用較高。
綜上所述,用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對老年肺部疾病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顯著,具有切口小、手術的時間短、患者術后恢復快、使用抗生素的時間短等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