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曄
(江蘇省如東縣中醫院功能科,江蘇 如東 226400)
宮外孕(又被稱為異位妊娠)是指孕卵在宮腔外(包括輸卵管、卵巢、宮頸、間質部、腹腔等部位)著床發育的情況[1]。此病患者在發病的早期通常無明顯的癥狀,部分患者可出現陰道不規則流血的癥狀。但隨著病情的進展,此病患者可出現劇烈腹痛、大出血等癥狀,嚴重者甚至會發生暈厥和失血性休克,從而可危及其生命安全[2]。盡早對宮外孕患者的病情進行準確的診斷并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對改善其預后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對江蘇省如東縣中醫院接診的42例宮外孕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旨在探討陰道超聲聯合腹部超聲檢查在診斷宮外孕中的應用價值。
從2015年8月至2017年10月江蘇省如東縣中醫院接診的宮外孕患者中選取42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這42例患者均有明確的停經史,其進行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檢測的結果均呈陽性,其在入院時均存在陰道不規則流血、下腹部疼痛等癥狀。其中排除合并有嚴重的并發癥、大出血及昏迷的患者。這42例患者的年齡為20~49歲,平均年齡(31.4±5.2)歲;其停經的時間為32~57 d,平均時間(44.1±5.3)d;其中采用飛利浦HD15型超聲儀進行檢查的患者有24例,采用飛利浦HD11XE型超聲儀進行檢查的患者有18例。
對這42例患者均進行腹部超聲檢查和陰道超聲檢查。進行腹部超聲檢查的方法是:在檢查前1天的晚上,告知患者進食少渣的食物。在檢查當天早晨,告知患者禁食。在檢查前,告知患者多飲水,保持膀胱充盈。協助患者取仰臥位,將超聲儀的探頭(頻率為3.5~5 MHz)置于其下腹部,對其子宮及鄰近區域進行橫切面、縱切面及斜切面的掃查。重點檢查其輸卵管、宮角等處有無異常的包塊及孕囊。進行陰道超聲檢查的方法是:協助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對其陰道進行常規的消毒。在超聲儀的探頭(頻率為6~8 MHz)上涂抹耦合劑、套上避孕套,然后緩慢地將探頭置于患者陰道后穹窿處。采用傾斜、推拉、旋轉探頭等方式對患者的子宮及鄰近區域進行多方位的掃查。重點觀察其子宮的大小、子宮內膜的厚度、宮腔及附件區域有無孕囊或異常包塊。
比較用腹部超聲檢查、陰道超聲檢查、腹部超聲聯合陰道超聲檢查診斷宮外孕的準確率和誤診率。
應用SPSS 17.0軟件對本文中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手術探查證實,用腹部超聲檢查診斷宮外孕的準確率、誤診率分別為76.19%、23.81%;用陰道超聲檢查診斷宮外孕的準確率、誤診率分別為83.33%、16.67%,用腹部超聲聯合陰道超聲檢查診斷宮外孕的準確率、誤診率分別為97.62%、2.38%;與采用腹部超聲檢查、陰道超聲檢查相比,用腹部超聲聯合陰道超聲檢查診斷宮外孕的準確率更高、誤診率更低,P<0.05。詳見表1。

表1 用三種檢查方法診斷宮外孕的準確率和誤診率
宮外孕是婦產科較為常見的一種急腹癥。近年來,此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有文獻指出,宮外孕的發病率為0.45%~1.68%[3]。宮外孕患者的胚胎不僅無法正常地發育,還會引起母體嚴重的病變及損傷。據統計,宮外孕患者的死亡率約為4/10萬[4]。盡早對宮外孕患者的病情進行準確的診斷并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對改善其預后具有重要的意義。有研究指出,宮外孕的誘因主要包括[5]:1)患者存在輸卵管粘膜炎癥引起的輸卵管粘連、輸卵管管腔狹窄或堵塞,進而導致其發生受精卵通行受阻。2)患者在接受輸卵管手術后發生輸卵管瘺管。3)患者存在輸卵管發育不良或功能異常。4)患者存在子宮內膜異位癥引起的輸卵管、卵巢周圍組織粘連。5)患者存在不當避孕造成的雌孕激素水平異常,從而影響其輸卵管的蠕動功能。6)患者存在宮腔創傷,使胚胎不易著床于其宮腔內。超聲檢查具有操作簡單、安全、無痛、檢查費用低廉等優點。其與X線檢查、CT檢查、MRI檢查并稱為四大醫學影像學診斷技術[5]。有學者指出,對宮外孕患者進行超聲檢查可發現其存在以下影像學表現:1)子宮內膜增厚,宮腔內無妊娠囊。2)子宮附件區域可見異常包塊。包塊的邊界不清晰,其內部呈低回聲或不均質回聲。部分包塊的內部可見妊娠囊及原始心管搏動。3)宮腔內可見積液。為了探討陰道超聲聯合腹部超聲檢查在診斷宮外孕中的應用價值,筆者對2015年8月至2017年10月江蘇省如東縣中醫院接診的42例宮外孕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研究。研究結果顯示,經手術探查證實,與單獨采用腹部超聲檢查、陰道超聲檢查相比,用腹部超聲聯合陰道超聲檢查診斷宮外孕的準確率更高、誤診率更低。這與相關文獻報道的結論一致[6-7]。
綜上所述,陰道超聲聯合腹部超聲檢查在診斷宮外孕中的應用價值較高。此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