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晉
(江蘇省如皋市中醫院,江蘇 如皋 226500)
慢性咳嗽是指患者咳嗽的時間持續8周以上,且對其進行X線胸片檢查顯示其未患有肺部疾病的一種咳嗽[1]。臨床研究表明,慢性咳嗽患者的病情若持續發展,就容易引起其他嚴重的并發癥(如哮喘等),從而可增加其治療的難度[2]。目前,西醫主要采用糖皮質激素、抗組胺藥物、β2受體激動劑及抗生素等藥物治療慢性咳嗽,但效果欠佳。近年來,中醫在治療慢性咳嗽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本文主要研究用止嗽散合三拗湯加減治療慢性咳嗽的效果及安全性。
將124例慢性咳嗽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這些患者均為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江蘇省如皋市中醫院收治的患者。這124例患者咳嗽持續的時間均在8周以上,且對其進行X線胸片檢查顯示其均未患有肺部疾病。其中,排除不愿配合治療及治療中斷的患者。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將這些患者分為西醫治療組和中醫治療組。在西醫治療組患者中,有男33例(占53.23%),女29例(占46.77%);其年齡為23~75歲,平均年齡為(47.03±5.72)歲;其病程為3~12個月,平均病程為(7.62±1.21)個月;其中,存在咳痰癥狀的患者有16例(占25.81%),存在喘息癥狀的患者有7例(占11.29%)。在中醫治療組患者中,有男32例(占51.61%),女30例(占48.39%);其年齡為25~77歲,平均年齡為(48.14±5.37)歲;其病程為4~13個月,平均病程為(7.91±1.43)個月;其中,存在咳痰癥狀的患者有19例(占30.65%),存在喘息癥狀的患者有9例(占14.52%)。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
用噴托維林對西醫治療組患者進行治療。噴托維林(生產企業:西南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號H50020174)的用法是:口服,1片/次,3次/d,連續用藥2周。用止嗽散合三拗湯加減對中醫治療組患者進行治療。止嗽散的藥物組成是:桔梗15 g、甘草5 g、白前15 g、橘紅5 g、百部15 g、紫菀15 g。三拗湯的藥物組成是:麻黃10 g、杏仁10 g、甘草10 g。將止嗽散與三拗湯的藥方進行組合,并適當地加減藥物,形成本研究所用的基礎組方。此基礎組方為:麻黃6 g、甘草6 g、杏仁10 g、桔梗10 g、紫菀10 g、百部10 g、白前10 g、前胡10 g、款冬花10 g、枇杷葉10 g、陳皮6 g、荊芥6 g、蘇子10 g。對于存在痰濕證的患者,于方中加入10 g的半夏;對于存在肺陰虛證的患者,于方中加入20 g的沙參、10 g的玉竹和15 g的麥冬;對于存在痰熱證的患者,于方中加入10 g的天竺黃;對于存在大便干結癥狀的患者,于方中加入10 g 的大黃。用450 ml 的清水對上述藥材進行煎煮,煎至剩余200 ml的藥液。讓患者每天早晚各服100 ml,連續用藥2周。囑兩組患者在用藥期間忌食具有刺激性的食物,戒煙戒酒,并保證充足的睡眠,同時告知其多進行有氧運動[3]。
顯效:經治療,患者咳嗽、咳痰、喘息等癥狀基本消失。有效:經治療,患者咳嗽、咳痰、喘息等癥狀明顯減輕。無效:經治療,患者咳嗽、咳痰、喘息等癥狀未減輕??傆行?(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在用藥期間發生不良反應(如頭暈、皮疹、腹瀉、惡心等)的情況。
用SPSS22.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西醫治療組患者中,治療結果為顯效、有效和無效的患者分別有20例、28例和14例,其治療的總有效率為77.42%。在中醫治療組患者中,治療結果為顯效、有效和無效的患者分別有35例、25例和2例,其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6.77%。中醫治療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西醫治療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患者的療效
西醫治療組患者在用藥期間出現頭暈、皮疹、腹瀉、惡心癥狀的患者分別有3例、2例、2例和4例,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17.75%。中醫治療組患者在用藥期間僅有1例患者出現惡心的癥狀,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1.61%。中醫治療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低于西醫治療組患者,P<0.05。詳見表2。

表2 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
《內經·論咳》中說:“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4]。中醫認為,慢性咳嗽的發病機制主要是外感或內傷導致肺失宣降,使肺氣上逆,進而引發咳嗽。中醫認為,治療慢性咳嗽應辨證病機、審因論治[5-6]。本研究中,筆者采用止嗽散合三拗湯加減對62例慢性咳嗽患者進行治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止嗽散合三拗湯的基礎組方是:麻黃、甘草、杏仁、桔梗、紫菀、百部、白前、前胡、款冬花、枇杷葉、陳皮、荊芥、蘇子。其中,麻黃可發汗散寒、宣肺平喘,甘草可清熱解毒、祛痰止咳[7],杏仁、百步可止咳潤肺,桔??芍箍褥钐?、利咽排膿,紫菀、白前可潤肺止咳、化痰平喘,前胡可降氣化痰、散風清熱,款冬花可潤肺下氣、止咳化痰,枇杷葉可消食止渴、潤肺止咳,陳皮可理氣降逆、燥濕化痰,荊芥可祛風解表、鎮痰涼血,蘇子可下氣消痰、潤肺寬腸。上述諸藥合用,可共奏止咳平喘、疏風宣肺之功[8]。
本研究的結果證實,用止嗽散合三拗湯加減治療慢性咳嗽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且用藥較為安全。此方法可在臨床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