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雪琴
(江蘇省南通市第一人民醫院,江蘇 南通 226001)
肺癌(lung cancer)是一種發病率和致死率均較高的惡性腫瘤[1]。化療是臨床上治療肺癌的常用療法。對肺癌患者進行化療可有效地抑制其腫瘤細胞的生長和轉移,提高其遠期生存率。但有研究指出,接受化療的肺癌患者常會發生睡眠障礙,從而可嚴重影響其生存質量。為了探討對接受化療的肺癌患者進行舒適護理對其睡眠質量和生存質量的影響,筆者對在江蘇省南通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內科接受化療的70例肺癌患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選取江蘇省南通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內科2016年6月至 2017年6月期間收治的70例需進行化療的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納入標準是:1)經病理檢查被確診患有肺癌。2)具有進行化療的指征。3)自愿參與本研究。其排除標準是:1)合并有其它的嚴重疾病。2)存在嚴重的精神障礙或意識不清。3)因出現毒性反應而停止治療。采用隨機數表法將這7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35例患者。觀察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6例;其年齡為45~77歲,平均年齡(62.83±9.41)歲;其中有肺腺癌患者15例,肺小細胞癌患者12例,肺鱗癌患者8例。對照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8例;其年齡為47~76歲,平均年齡(64.40±8.61)歲;其中有肺腺癌患者17例,肺小細胞癌患者9例,肺鱗癌患者9例。兩組研究對象的性別、年齡、疾病類型等基線資料相比,P>0.05。本研究經江蘇省南通市第一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后實施。
為兩組患者均采用“長春瑞賓+順鉑”或“紫杉醇+順鉑”方案進行治療。在此期間,對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包括在化療前向患者講解進行化療的效果及必要性、解答其提出的疑問、對其進行預防不良反應的護理、對其進行飲食指導、告知其保證睡眠質量的重要性和督促其合理安排睡眠時間等。對觀察組患者實施舒適護理。護理方法主要包括:1)在患者入院后,詳細地向其講解肺癌的發病機制、對其實施化療的方案、化療期間常見的并發癥(疼痛、睡眠障礙等)及應對的方法,提高其對自身疾病的認識程度,使其能夠主動地配合治療。告知患者睡眠障礙會增加其疲勞感,降低其機體的免疫力,以提高其對睡眠的重視程度。根據患者的性格特點采用安慰、鼓勵、傾聽等方式調節其不良情緒。指導患者進行呼吸松弛訓練。方法是:協助其取舒適的體位,讓其在用鼻腔緩慢地深吸氣的同時握緊雙手,屏氣3 s后再緩慢地呼氣,并放松雙手,反復進行上述動作10 min。對患者進行音樂治療。方法是:為患者播放春江花月夜等優美的輕音樂,30 min/次,1次/d。對患者進行引導性想象治療。方法是:引導患者想象肺部病灶逐漸消失,讓其回憶快樂的往事[2]。2)護理人員注意保持患者病房內的安靜、整潔,避免強光直射入其病房內。在夜間對患者進行巡視時盡量不要發出聲音,以免影響其入睡。3)護理人員幫助患者制定合理的作息時間表,鼓勵其在白天進行力所能及的活動。指導患者合理地安排飲食,告知其在睡前不得進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囑咐其在睡前用溫水泡腳15~20 min,并飲用1杯溫牛奶。與此同時,指導陪護人員對患者的頭部、足底及四肢進行按摩。對于睡眠障礙癥狀較為嚴重的患者,遵醫囑使用艾司唑侖片對其進行治療。
觀察接受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的睡眠質量和生存質量。應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scale,PSQI)評價患者的睡眠質量。該表包含7個評價項目,每個項目的分值為0~3分。患者的各項PSQI評分越高,表示其睡眠質量越差[3]。采用生存質量測定量表簡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bref,WHOQOLBREF)評價患者的生存質量。該表包含4項評價項目,每個項目的分值為1~5分。患者的各項WHOQOL-BREF評分越高,表示其生存質量越好[4]。
應用SPSS 17.0軟件處理本文中的數據。患者的各項WHOQOL-BREF評分、PSQI評分等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接受護理前,兩組患者的各項PSQI評分相比,P>0.05。接受護理后,兩組患者的各項PSQI評分均較護理前顯著降低,P<0.05;觀察組患者的各項PSQI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接受護理前后兩組患者各項PSQI評分的比較(分,±s )

表1 接受護理前后兩組患者各項PSQI評分的比較(分,±s )
注:a與觀察組接受護理前比較,P>0.05;b與本組接受護理前比較,P<0.01;c與本組接受護理前比較,P<0.05;d與觀察組接受護理后比較,P<0.05。
分組 觀察組(n=35) 對照組(n=35)接受護理前 接受護理后 接受護理前 接受護理后睡眠質量 1.74±0.74 0.83±0.79b 1.69±0.67a 1.34±0.80cd入睡時間 1.57±0.78 0.74±0.70b 1.51±0.81a 1.11±0.83cd睡眠時間 2.57±0.61 1.57±0.69b 2.51±0.70a 1.94±0.94cd睡眠效率 1.77±0.81 0.94±0.68b 1.74±0.78a 1.31±0.72cd睡眠障礙 1.83±0.71 1.05±0.54b 1.77±0.81a 1.37±0.69cd安眠藥物 1.40±0.73 0.57±0.78b 1.42±0.77a 1.03±0.92cd日間功能 2.80±0.47 1.91±0.78b 2.83±0.45a 2.49±0.78cd總評分 12.49±1.90 9.68±1.65b 12.17±2.18a 10.94±1.86cd
接受護理前,兩組患者的各項WHOQOL-BREF評分相比,P>0.05。接受護理后,兩組患者的各項WHOQOLBREF評分均較護理前顯著提高,P<0.05;觀察組患者的各項WHOQOL-BREF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2。
表2 接受護理前后兩組患者各項WHOQOL-BREF評分的比較(分,±s )

表2 接受護理前后兩組患者各項WHOQOL-BREF評分的比較(分,±s )
注:a與觀察組接受護理前比較,P>0.05;b與本組接受護理前比較,P<0.01;c與本組接受護理前比較,P<0.05;d與觀察組接受護理后比較,P<0.05。
分組 觀察組(n=35) 對照組(n=35)接受護理前 接受護理后 接受護理前 接受護理后生理因子 18.42±2.36 23.74±3.00b 18.00±2.04a 21.85±3.19cd心理因子 17.62±2.56 22.26±2.57b 17.15±2.28a 20.28±2.78cd環境因子 20.05±2.33 23.97±2.77b 19.65±2.41a 22.37±3.18cd社會因子 7.18±1.68 9.28±1.48b 7.05±1.73a 8.51±1.57cd總評分 70.31±4.89 79.51±3.12b 69.85±4.43a 77.83±3.59cd
臨床調查資料顯示,接受化療的肺癌患者睡眠障礙的發生率約為89%[5]。相關的臨床研究發現,多種臨床上常用的化療藥都可導致患者發生睡眠障礙。如長春瑞濱可通過改變體溫周期降低患者的睡眠質量;紫杉醇可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從而可導致患者發生入睡困難[6]。有研究指出,長期的睡眠障礙會影響患者心血管中樞的調節功能,導致其機體的免疫力下降,從而可影響其治療的效果。睡眠質量差還會造成患者對疼痛的耐受度降低,從而可影響其生存質量。舒適護理是一種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方法。王樂等[7]研究指出,對接受化療的肺癌患者進行舒適護理能夠有效地緩解其負面情緒,改善其睡眠質量和生存質量。本研究的結果顯示,接受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各項PSQI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患者,其各項WHOQOL-BREF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患者。這與羅宇玲等[8]的研究結果相似。
綜上所述,對接受化療的肺癌患者進行舒適護理可顯著減輕其心理壓力,改善其睡眠質量和生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