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云
摘 要:2013年,我國提出了“一帶一路”經濟發展戰略,即“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主張在古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基礎上推動沿線國家加強交流與合作,形成一個新的經濟發展區域,帶動區域經濟共同協調發展。“一帶一路”戰略一經提出便引起很大反響。本文從“一帶一路”戰略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正面影響入手,著重分析對我國區域經濟和人民幣國際化以及綜合國力的正面影響,表明“一帶一路”這一偉大戰略將攜手沿線各國共生共榮。
關鍵詞:一帶一路;經濟發展;區域經濟;人民幣國際化
一、“一帶一路”提出的背景
(一)“一帶一路”的內涵
“一帶一路”的提出是建立在促進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合作的基礎之上的。它由兩個重要部分組成,即“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 世紀海上絲之路”。“絲綢之路經濟帶”是在繼承我國古代陸上絲綢之路精華的基礎上擴展成連接亞歐非三大洲的新的經濟帶。古代陸上絲綢之路成于西漢,當時張騫出使西域,傳播我國的絲綢、瓷器等商品及技術,以長安為出發點,經過河西走廊抵達歐洲的羅馬帝國。如今,這條陸上經濟帶的涵蓋范圍更為廣闊。在我國境內包含西北地區的五省及西南地區的四省; 在境外涉及亞洲 36 個國家及中東歐 16 個國家。“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以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為基礎發展起來的涵蓋中國廣州、寧波等東南沿海地區、亞洲瀕海地區及世界 60 多個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之路。
(二)提出背景
“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是建立在歷史以及現實社會的基礎之上的。當前,我國提出“一帶一路”的偉大戰略構想,有著國內國際的背景因素。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地區矛盾突出、產業結構落后、產能過剩等國內因素使得“一帶一路”戰略孕育出來。美國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敵視、企圖封鎖我國經濟、TPP戰略合作使得我國不得不考慮突破美國意欲實施的經濟封鎖、世界的經濟及能源格局正處于不斷重新構建中、經濟全球化、維護大國形象等國際背景也是催生“一帶一路”戰略產生的重要推動力。
二、“一帶一路”對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
(一)對東部地區的影響
東部地區在我國一直是經濟發展的領頭羊。這與其優越的地理位置以及國家政策支持有著密切聯系。投資、出口和消費是拉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之前我們倡導“引進來”,但由于“引進來”型的經濟增長導致我國經濟發展對外來投資的依賴性很大,在全球經濟波動時,這種模式會使得我國經濟受到極大的影響,不利于我國經濟平穩發展。因此,我們現在大力倡導“走出去”,讓中國向世界發聲。我國東部地區在發展伊始,對投資有著較強的依賴性,實際上這不利于東部地區經濟的長效發展,這一現象在2010年以后得到了明顯的緩解。“一帶一路”實施以后,東部地區產業結構面臨調整,工業企業逐步向內陸遷移,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得以獲得發展空間,在沿海城市得以大規模聚集起來。在對外貿易方面,我國與東盟的貿易往來越來越多,加快了東部地區“走出去”的步伐,國際間的貿易合作也得到進一步加強。
(二)對中部地區的影響
我國中部地區廣大、人口眾多,但經濟發展勢頭不足是中部地區經濟發展的一大特點。“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對于中部地區的發展無疑是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首先,東部地區的大型工業企業向中部地區轉移,為中部地區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就業率的提高可以促進消費的增長,進而促進經濟的增長。其次,“一帶一路”發展政策與市場經濟形勢相適應,更好地掌握了將生產條件向中西部拓展的時間。第三,隨著中西部地區社會基礎建設的完成,各工業園區的發展進入正軌,大量的市場勞動力與投資企業自然會向中西部轉移。由于電子產品生產企業在東部地區的迅速發展,我國“一帶一路”政策會更加注重東西部的交流合作,此事中部地區在東西交流中的良好的地理位置顯現出來,中部地區加強區域間的運輸與合作,提升中西部整體經濟水平。
(三)對西部地區的影響
“一帶一路”中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在我國境內包含西北地區的五省及西南地區的四省。西部地區直接處于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輻射區內,經濟帶連線周邊國家,對西部地區經濟的發展具有強力帶動作用。長時間以來,西部地區在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中都處于落后地位,這與其豐富的資源、廣袤的土地形成鮮明對比。由于西部地區相對于我國經濟發展中心地區而言,位置偏遠、交通不便、加之經濟帶動能力有限,西部地區長久得不到發展。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是決定其發展速率的關鍵所在。“一帶一路”的提出,首先能夠有效開發西部地區資源,充分利用西部地區資源,使得西部地區可以倚靠資源輸出獲得經濟發展。其次,“一帶一路”使得西部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日益完善,與周邊國家建立了相對健全的通信網絡,為西部地區的貿易合作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西部地區的發展潛力被最大化的挖掘出來,資源的利用率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促使西部地區正式進入國際舞臺。最后,“一帶一路”對西部地區旅游業等第三產業的發展有著良好帶動作用,可以進一步加強西部地區的對外開放。西部地區有著深厚的歷史人文背景、風光旖旎的自然旅游資源,依靠基礎設施的完善能夠成為一塊國際旅游勝地。
(四)對東北部地區的影響
“十二五”規劃以來,東北地區的經濟發展缺乏動力,國內的生產總值以及固定資產投資基本沒有變化。東北地區經濟發展需要一個突破點,從而帶動整個區域發展。“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實施,促進了東北地區與俄羅斯的合作與交流,將東北亞絲綢之路作為兩國合作的平臺,為東北地區經濟的發展帶來了發展機遇。
(五)對區域經濟格局的重塑
“十三五”規劃及之后的一段時間內,支撐我國經濟發展的區域經濟格局為“三縱四橫一沿邊”。“三縱”指的是沿海線、京哈京廣軸線以及包頭軸線。“四橫”指的是北部灣軸線、長江三角洲軸線、淮海經濟區軸線以及環渤海軸線。“一沿邊”指的是鴨綠江口到北侖河口的沿海開放地區。我國經濟格局是以京津冀、珠江三角洲、長江兩大三角洲為核心,并向四周延伸而形成的。“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使得構成我國經濟支撐的位置為新亞歐大陸、淮海地區、長江三角洲以及京哈京廣軸線。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充分發揮這些位置的重要支撐作用,在其發展的同時,帶動周圍地區發展。
三、“一帶一路”對人民幣國際化的影響
“一帶一路”是以中國為核心的經濟合作戰略,致力于周邊國家共生共榮。與此同時,中國與周邊國家的對外貿易量不斷加大。人民幣國際化是指在跨境貿易中直接使用人民幣進行結算。根據中央銀行的統計,在推行跨境人民幣結算初期,我國對外貿易結算量只有32億元,經過四年的發展,中國跨境人民幣結算量在2014年已達到655萬億元。目前,人民幣已經占全球第2大跨境結算的25%,與我國發生人民幣跨境結算的國家多達170個。實行“一帶一路”戰略后,除了在對外貿易領域,2014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實現人民幣跨境結算1866億元,外商直接投資結算額為8620億元。隨著人民幣在跨境貿易中的結算越來越多,人民幣在國際上的地位也有所提高,其影響力不斷增強。在2018年上演的中美貿易戰中,表面上看中美貿易戰是在貿易領域的硝煙,但是就筆者看來,美國發動貿易戰不僅僅是想在貿易領域給中國一擊,其最終會影響到金融領域。美元是世界貨幣,與石油直接掛鉤,我國是美國重要的債權國家,但是這種債權對美國并不能造成威脅,因為美國可以不斷印制貨幣來還債,相反,我國作為債權國還要盡力去維持債務國的貨幣穩定性。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推進“一帶一路”戰略,加速人民幣國際化是我國的迫切需要。
四、“一帶一路”對我國綜合國力的影響
近年來,美國、日本等國一直試圖孤立我國,阻礙我國在全球的發展。“一帶一路”的提出使我國在國際舞臺上的活躍度大大增加,也使得我國在國際事務的參與度大大提升,有力的沖破了美日的阻礙。“一帶一路”是我國以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提出的多數國家謀求和平、共同繁榮、互利共贏的道路,這對于我國經濟實力的提升、大國形象的樹立有著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陳顥方.“一帶一路”對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J].經貿實踐,2018(01):1-2.
[2]裴蕾.淺析“一帶一路”倡議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7(16):17.
[3]楊茗.“一帶一路”戰略對人民幣國際化的影響探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7(16):4-5.
[4]景卓.“一帶一路”對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分析[J].中國商論,2017(23):71-72.
[5]王悅穎.“一帶一路”對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分析[J].中國市場,2017(23):39-40.
(作者單位:安徽財經大學法學院,安徽 蚌埠 23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