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芳晴
【摘 要】目的:探究新生兒護理干預中應用靜脈留置針的實用性與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選取2017年7月-2018年1月我院婦產科收治的112例新生兒為研究對象,采用抽樣分析法,將其分析護理組與對照組。對比兩組新生兒護理中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阻塞發生率及并發癥發生率。結果:通過28d的臨床護理,兩組新生兒的護理效果有明顯的差異,護理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阻塞發生率及并發癥發生率比較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新生兒護理干預中應用靜脈留置針的實用性與安全性有所提升,在其護理實施中,有效的降低了新生兒血管損傷,減少了新生兒痛苦,提升了新生兒護理效果,應在臨床護理中推廣。
【關鍵詞】新生兒;護理干預;靜脈留置針;實用性;安全性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2-164-01
剛出生2-28d的新生兒對于靜脈注射是較為依賴的,通過靜脈點滴注射,將新生兒需要的養分補給傳輸到其體內[1]。如果采用頻繁穿刺注射形式,會造成新生兒的皮膚受損,為了保障新生兒的靜脈注射順利,采用留置針輸液形式,能夠保障新生兒的輸液安全,并且能夠減少輸液過程中的穿刺拔針,減少了新生兒的疼痛,降低血管損傷。本院針對2017年7月-2018年1月在我院婦產科收治的112例新生兒為研究對象,對其靜脈留置針中的護理干預實用性與安全性進行了分析,先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2017年7月-2018年1月我院婦產科收治的112例新生兒為研究對象,采用抽樣分析法,將其分為護理組與對照組,其中護理組新生兒56例,男39例,女17例。對照組新生兒56例,男32例,女24例。所有新生兒的年齡在2-28d之間。新生兒采用靜脈注射和靜脈留置針注射方式,靜脈留置針時間為3±0.5d。兩組新生兒一般資料對比無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新生兒常規護理,包括常規消毒,排氣選擇血管,固定新生兒頭部,將穿刺的進針角度合理控制在5~10°,可見回血后,將針頭放平,并將針并進行固定,將止血帶與調節器放開,當滴注液體通暢后,以醫用膠帶固定針頭,并且為了保障輸液順暢,應將新生兒肢體固定。護理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護理干預,采用靜脈留置針,靜脈留置針選用美國BD公司生產的密閉式靜脈留置針。具體的護理方法如下:(1)穿刺置管,穿刺部位為新生兒額頭靜脈、耳后靜脈、手背靜脈和前臂中下段靜脈。對新生兒進行常規穿刺血管檢查,待消毒結束后,按照30°穿刺施針,將針頭刺進2mm后用套管固定,同時放開止血帶保持滴注液體通暢,以透明膠帶將留置針與延長管固定,將新生兒的對應信息填寫到卡片上。(2)封管,以生理鹽水注射液封管法作為整個留置針處理中的封管方法,在靜脈注射結束后,拿掉輸液器,將3ml的封管液推注至靜脈中,控制封管液更換時間為12h/次。(3)留置期護理,按照新生兒靜脈留置中的要求,將留置時間控制在3-5d,用碘伏和乙醇為新生兒穿刺周圍皮膚消毒,1d/次,5d為一個療程。(4)拔針,保持針刺血管與管套針平行,緩慢將留置針拔出,用無菌棉簽按壓穿刺點,2min后觀察無出血現象即可完成拔針操作。
1.3 統計學處理 對本次研究中的測量和統計數據使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計算處理,計數資料采用(%)表示,使用(x2)進行數據檢測校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通過28d的臨床護理,兩組新生兒的護理效果有明顯的差異,護理組護理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 討論
新生兒靜脈注射穿刺護理是醫院婦產科工作實施中的重點,傳統的醫院新生兒護理中采用反復靜脈穿刺輸液,這種輸液形式為新生兒帶來了一定的痛苦[2]。為了減少新生兒靜脈穿刺中的痛苦出現,需要借助靜脈留置針對新生兒靜脈注射調整,保障在靜脈注射留置針處理中,能夠有效的減少新生兒的痛苦,為保護新生兒血管及藥物外滲提供了保障,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靜脈注射炎癥病發率出現[3]。本研究中的兩組新生兒臨床護理中,護理組以護理干預實施的靜脈留置針護理質量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說明在新生兒臨床護理中,靜脈留置針輸液形式對新生兒靜脈注射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應該按照其護理中的實施效果,大范圍的推廣。
綜上所述,護理干預實施后的新生兒護理效果較常規護理實施下的新生兒護理質量有所提升,其整個護理中的阻塞發生率及并發癥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分別為17.85%和14.28%,而對照組新生兒護理中的阻塞發生率和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41.07%和32.14%。由此也可以看出,護理干預實施下的新生兒護理中,靜脈留置針輸液能夠為新生兒靜脈注射安全性及實用性提供保障,作為當前醫學臨床護理工作者,應該按照新生兒靜脈留置針護理中的要求,將護理干預實施中的方法及策略應用整合,確保在其護理方法及策略應用實施整合中,能夠為為新生兒靜脈注射質量提升奠定基礎,同時還能提升新生兒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降低阻塞發生率與并發癥發生率,減少對新生兒的血管損傷,為新生兒的護理質量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 鄺笑針,李紅梅,王洪亮,等.護理干預在降低新生兒靜脈留置針致靜脈炎中的作用[J].中醫臨床研究,2016,12(3):71-72.
[2] 王徐輝,王玉明,林媛媛,等.護理干預在降低新生兒靜脈留置針靜脈炎中的應用[J].當代臨床醫刊,2017,29(5):3353-3353.
[3] 張玉霞,付朝陽,王海亞,等.降低新生兒靜脈留置針導致靜脈炎的護理干預[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6,22(5):706-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