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海星
摘 要 近年來,伴隨著全球化進程的發展和推進,國內外的發展形勢也發生了很大改變。為了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保持競爭優勢,并使自身處于不敗之地,需不斷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格局,采取“一帶一路”倡議促進產業結構發生改變,促進不同國家之間的合作和交流,從而極大地促進區域經濟的一體化發展。本文對此進行了研究和探討,希望有助于各國經濟的創新和發展。
關鍵詞 “一帶一路”倡議 推進 區域經濟一體化 探索
綜合我國當前的發展形勢可以看出,“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對于提升我國的經濟實力,增強我國的國際優勢,從而實現國家之間的互利共贏,具有非常深遠的歷史意義,為我國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一帶一路”倡議可以促進中國同其他國家的物質、文化交流,為中國的發展注入活力和能量,從而促進中國對外開放格局的發展,并為中國和國際之間的共同發展創建新的模式。本文介紹了“一帶一路”倡議在促進區域經濟的一體化發展方面具有的重要作用,同時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的發展方向。
一、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研究
綜合國內外對國際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的研究情況,可以得出以下幾點研究結果。首先是關稅同盟理論,它具有靜態和動態兩方面作用效果,并且是在發達國家的背景下發展而來的。它主要研究的是締約國之間的關稅制度和措施所帶來的貿易轉移效應、貿易創造效應及貿易擴大效應等。其次是自由貿易區理論,它主要研究的是區內貿易壁壘的消除,對各個成員國之間的貿易影響情況,可以實現和促進經貿合作。再者是Scitovsky的大市場理論,它主要講述了對區域勞動力和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從而促進要素市場的一體化發展及區域內的生產發展。最后,是由鮑里斯·塞澤爾基提出的綜合發展戰略理論,認為政府的有效干預對于經濟的一體化發展具有促進作用。此外,該理論的提出有助于我國“一帶一路”經濟一體化的發展。
二、“一帶一路”倡議的背景及目標
金融危機的爆發嚴重影響了我國和世界經濟的發展形勢,世界貿易組織內部也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包括美國在內的發達國家都在積極探索,旨在尋找合適的市場一體化格局和正確的全球經濟板塊。在這種發展背景下,為了推動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習近平主席提出了“絲綢之路經濟帶”以及“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提議。“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有助于中國經濟的快速、有序發展,并且增強了中國同國際之間的貿易投資合作關系,為中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綜合我國當前的國內環境,可以看出日益增加的能源需求以及國內產能和外匯儲備的過剩,不利于我國經濟的健康發展。而加大對過剩產能和對外投資的輸出,有助于不斷完善區域內的國家基礎建設,從而推動該區域內的經濟發展,并最終促進中國經濟實力的提升。從國外環境進行分析,金融危機的爆發給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造成了嚴重的制約和影響,使其仍然處于金融危機的影響之中,而且特朗普上臺為TPP的發展造成了不利影響。歐洲的一些主要國家還面臨經濟危機之后的二次債務危機的影響,以及“黑天鵝事件”對歐洲的沉重打擊等。因此,在中國的邊境條件良好的情況下,實施“一帶一路”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一帶一路”倡議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意義
(一)有利于促進各國之間的聯系和共同發展
“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有利于促進中西部地區的區域經濟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時,將其比喻為亞洲迅速發展和騰飛的翅膀,將互聯互通的思想比喻為翅膀的重要經絡。他提出依據亞洲國家的發展方向,來加強其他國家之間的聯系和交流,并且將發展經濟放在首位,從而促進其他國家之間的經濟提升,并且極大地改善各種基礎設施情況。“一帶一路”倡議思想包含國家經濟發展所需的一切條件,如基礎設施、國家政策、貿易情況等,從而為國家的政治、文化、經濟發展等提供有利條件。此外,它還有助于促進亞洲國家之間的經濟建設和發展,最終實現共同富裕、共同發展。
(二)有利于深化我國的改革開放發展
改革開放為中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國家經濟得到了迅猛發展。然而,中國經濟的發展既對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發展造成了巨大的威脅和挑戰,同時也為其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此外,它又是各個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方向和目標。結合我國當前的經濟發展情況可以看出,其呈現出緩慢發展的形勢。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促進我國經濟的穩定、有序發展,是我國領導人當前需要考慮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認為,我國當前的經濟發展情況,既有利于我國的進步和發展,又為我國的發展提出了新的難題。改革開放使我國的經濟得到了歷史性的發展,促進中國制造遍布世界各地,并且推動了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方向發展。在新的發展形勢下,為了推動我國經濟的長效、穩定發展,需要緊跟時代的發展潮流,朝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方向前進,積極優化和更新經濟結構,并且不斷增強創新意識,提高創新手段,促使中國制造成為中國創造,為我國經濟提供新的發展機遇。
四、“一帶一路”倡議對接區域經濟的一體化
首先,“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滿足了我國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需求。金融危機的爆發為各國的經濟增長造成了不利影響,與此同時,在發達國家盛行的國際資本也逐漸流入中國等發展中國家,促進了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再者,“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促使我國在服務貿易、經濟投資、貨物交流等方面取得了較大成績,極大地提升了我國的國際影響力。最后,“一帶一路”倡議增強了中國同沿線國家之間的合作關系,而中國也為沿線國家的經濟發展提供了經濟基礎和基礎設施,保障了沿線國家發展所需的物質條件。
五、“一帶一路”倡議助推區域經濟一體化
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加劇了中國同亞洲其他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這些貿易國同中國的距離較近,在進行貿易業務往來時有助于中國向它們提供幫助。“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促進了我國經濟的發展,同時也促使我國在與這些國家進行貿易往來時獲得較大的經濟利益。在實施“一帶一路”倡議時,我國可以加強和沿線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同時增進我國同其他國家之間的關系。首先,中國服務行業和制造行業的發展促進了沿線國家在這兩方面的發展進程,而“一帶一路”發展理念注重對多個行業、多方面的合作和發展關系。首先,中國在制造業和各項基礎設施的發展方面為沿線國家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契機,并且通過自身的促進和引導作用使沿線國家在這方面取得了理想的發展成績。另外,中國也在同沿線國家交流與合作的同時鞏固了自身的引導地位,并且發展成為以中國為中心的區域發展體制。再者,在推行“一帶一路”倡議時,通過中國與沿線國家之間的經濟業務和貿易往來,促使中國同沿線國家之間的簽約增多,技術和經驗交流的機會增多,增加了輕工業和重工業的產業合作概率,從而在促進沿線國家經濟發展的同時對我國的產業結構產生有利影響,最終促使我國同沿線國家共同富裕、共同發展。
六、結語
“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為中國經濟的發展指明了具體方向,同時它也有助于促進中國經濟和國際經濟的有效融合,從而推動世界經濟的共同發展。在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形勢下,“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有助于促進區域經濟的共同發展,從而極大地提升區域經濟發展水平,不斷增強國家實力,促進區域經濟朝著世界新格局的方向發展。
(作者單位為連云港市信息中心)
參考文獻
[1] 岳焱,應益榮.“一帶一路”戰略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6(5):18-26.
[2] 鄭嘉禹,張瑤.“一帶一路”戰略下區域經濟一體化研究——以關中—天水經濟區為例[J].西安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26(2):9-16.
[3] 胡志遠,任文彬.區域經濟一體化下“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研究 [J].西部皮革,2017,39(6):87.
[4] 陳健,龔曉鶯.論“一帶一路”倡議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影響 [J].云南社會科學,2017(5): 77-82.
[5] 王春艷,程健,韋曉宏.“一帶一路”戰略下西北地區的區域四位一體化構想研究[J].西安財經學院學報,2017,30(1):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