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波
【摘要】在我國傳統的教育當中,我們經常提到的一個詞就是應試教育。而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國的學生往往都是被動的去學習,從而導致了眾多厭學情況的發生。對于初中地理課程來說,是一門注重聯系實際的學科,如果仍舊按照傳統的應試教育思想,學生只對書本知識死記硬背,那將違背我國新課改的基本思想。所以,要想達到新課改的教育目標,就必須轉變應試教育思想,將主體性教學思想引入到初中地理課堂上來。本文就初中地理課堂上的主體性教學開展工作進行了討論。
【關鍵詞】初中地理 地理 主體性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8-0162-02
前言:
初中生正處在青春期,其心理狀態發生著巨大的改變,他們有著極大的被人認可的心理。而傳統教學當中,都是以老師的課堂講解為主要內容,學生學習的方法主要是灌輸式的教育,對于急需被人認可的初中生來說,不免會產生極大的逆反心理。所以在初中地理課堂上引入主體性教學的思想,是非常有必要的。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更能讓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增強了學生自信心。而要做好主體性教學在初中地理課堂上的開展工作,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轉變教學思想
在上文當中,我們已經提到傳統的應試教育思想,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已經不適用。必須要引進新的教育思想,也就是本文所探討的主體性教學。而主體性教學能否在初中地理當中廣泛應用,重點就在于每一個老師的教學思想能否轉變過來。傳統的地理教學當中,老師在學生的心目當中,都是知識的權威者,讓學生不敢接近。在主體性教學當中,我們要改變這種思想。老師走近學生,多與學生進行溝通,學會與學生做朋友。而作為學生,也應當拉近與老師的關系,將老師看作比自己對地理知識了解得多的朋友,向其請教。師生能夠做到親密無間,共同切磋,就為主體性教學工作的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具體的來說,就是老師在與學生的溝通交流當中,要盡量的放下老師的架子,減少對學生的批評。而多采用鼓勵和引導的方法,對于學生所提出的各種問題,都要進行耐心的解答,不能主觀的認為問題太荒謬,而有蔑視的心理。例如在學習中國的人口一課時,學生有可能提出將地球人民遷往火星的問題,老師首先要表示認同學生的辦法,其次提出相關的困難,告訴學生只要這些困難解決了,移民火星不失為一個好的解決地球壓力的方法。這樣以來,不僅保護了學生的開放性思維,也鼓勵了學生積極的進行學習,發展我國科技。
二、轉換師生地位
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中,課堂上主要的時間都是老師在控制。課本知識都是通過老師的講述來傳遞給學生的,而學生受到的教育都是灌輸式、填鴨式的教育,學生往往不能夠真正的消化這些知識,更不能靈活的運用到生活當中。而主體性教學與其不同,它是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將大部分的課堂時間交給學生,而老師僅作為引導,讓學生朝著課堂目標不斷邁進。通過主體性教學思想的介入,學生發揮了更多的主觀能動性,也激發了他們更大的學習興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也獲得了極大的自信心。轉變了教學思想后,能夠讓學生在課堂討論當中,不斷的探索新的知識和學習方法,養成高效積極的學習方法,為未來的不斷進步打下堅實基礎。當然,主體性教學方法應用到初中地理教學當中,將大量的課堂時間交給學生自己去探索地理問題,與同學一起研究討論,有可能一部分學生利用這些課堂時間閑聊或者玩手機。所以在課堂上,老師不僅要做好引導工作,更要注意維護課堂紀律,避免學生進行無用的課堂討論。
三、建立新評價機制
不同的教學思想,就應當有不同的評價機制。一個合理高效的評價機制,能夠起到鼓勵學生更加積極的學習和探索。通過有效的評價機制,能夠引導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老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特點進行教學,提高教學效率。在主體式教學引入到地理課堂中之后,老師應當改變評價機制,例如將老師對學生的評價改由學生自己對自己進行評價,有利于學生看清自己的優勢和劣勢;也可以將單方面的評價改為多方面的評價,能夠幫助學生看清綜合整體實力,做好學習計劃;改變以往排名次的方法,而選擇評價學生進步與落后,即保證學生的自信心,也讓學生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而評價機制建立的根本中心在于,要將學生的優點和缺點同時展現出來,方便學生認清自身,有目標性的去學習。
例如學習完“大氣與氣候”一章后,老師可以讓每一個學生準備一個簡短的心得體會,在課堂上與大家進行分享。有的體會簡短有力,覆蓋全面;有的突出重點,理解深刻;有的語言表達富有感情。通過心得體會的交流,學生能夠學習到其他人的經驗,糾正自己的缺點。最后老師對學生心得體會進行綜合評價,作為評價學生是否進步的標準。
結語:
總的來說,主體性教學在初中地理課堂上應用廣泛,能夠大大提高課堂效率。在新課改的要求下,這一思想的應用能夠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未來為我國提供更多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翁秀靜.初中地理課堂有效突出學生主體性的策略[J].華夏教師,2016(09):53-54.
[2]楊鈴暉.淺析初中地理教學中學生主體性地位的體現[J].才智,2016(19):33.
[3]裘建.初中地理教學中如何突出中學生的主體性地位[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