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
【摘要】本文結合具體的課例分析,真實地反映了前置學習在音樂課堂教學改革中的作用和影響,以鮮明的實例簡單地闡述、歸納了音樂課堂中前置學習的主要方式。
【關鍵詞】音樂課 前置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8-0195-02
背景
目前,中學生每周上一節音樂課。在各種學習壓力下,無論學生們出于什么目的,他們總是很期待、很迫切地要走進音樂教室。而音樂課也并不是有些人認為的“放松課、娛樂課”,至少不是全部。那么,如何在音樂課堂上既要讓學生得到快樂、愉悅身心,又要能了解相關音樂知識,掌握一定音樂實踐能力,提高審美情趣和音樂素養,補充知識結構,完善人格,實現音樂課的綜合素質教育作用呢?本人認為,課堂環節的合理設計是上好音樂課的前提,前置學習作為其中的一個環節不可忽視。
前置學習的基本解釋是學生對要學的課程事先進行自學準備。具體而言,是指學生在上課前自學有關新知識的學習過程,它是學習成功的關鍵一步。前置學習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對學習效果影響很大。充分的前置學習能給將要上的新課打好基礎,有助于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會對所學新課有整體的了解,對新課要講什么,重點是什么,難點是什么,做到心中有數,有備而來。
教師應根據不同的課堂內容、課時安排、學生情況等,安排前置學習的內容、提出前置學習的要求、給出前置學習的方法指導、甚至參與到前置學習活動中。
前置學習方式一:課前有指向性的前置學習
課前前置學習是眾多學科廣泛采用的前置學習方式,音樂課也可以適當借鑒使用。課前前置學習既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還能夠對將要學習的知識進行預先了解,對新知產生興趣、疑惑,帶著自信、帶著問題、帶著需求走進課堂,有效提高課堂學習效率。這就要求教師要對前置學習的主題、內容、形式等給予詳細、明確的指向,甚至可以參與到一些具體的前置學習活動中進行適當的指導,保證學生前置學習的質量。
課例回顧:
以六年級《歌曲升華你我的情感》為例。
本節課的主要目標是學習歌曲《七子之歌》,培養愛國主義精神。
傳統課堂模式:
1.欣賞歌曲《七子之歌》,教師簡單介紹歌曲背景;2.教師鋼琴引領學生學唱歌曲;3.根據學生演唱中出現的具體問題(如音準、節奏)進行糾正后反復練習。
實際效果:
學生對于歌曲的學習過程是單一的,學習興趣是低下的,學習動力是缺乏的,學習效果是不理想的。
改革后的模式:
教師在課前,充分了解班級學生的情況,針對學生特點,設計豐富的前置學習活動。1.請部分同學查閱歌曲相關的常識;2.請喜歡唱歌的同學提前自行聽賞歌曲并學唱;3.請有口風琴基礎的同學參照課本上的歌譜學習吹奏;4.請個別敢于大膽表現的同學根據歌曲編排簡單的舞蹈。以上前置學習活動,均在教師明確的指向和適當的指導下,利用課余時間進行。
實際效果:
1.學生們帶著滿滿的自信迫切地走進教室;2.學生們的各種表演特長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肯定;3.多彩的活動克服了傳統乏味的歌曲學習方式,從多方面接觸歌曲;4.課堂教學目標圓滿完成,學生們能夠熟練演唱《七子之歌》,課堂氣氛異?;钴S。
前置學習方式二:課前自主前置學習
中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的價值取向和興趣愛好,善于追求新奇時尚的事物,喜歡強調自己,突出自身的與眾不同。音樂課恰恰是學生在校園當中少有的體現個性的空間,很多學生希望能夠在音樂課上通過介紹一些自己喜歡的音樂,來表明自己的立場,證明自己的品位,彰顯自己的追求。教師應該清晰地認識到學生的這些特點,給學生創造能夠證明自己的空間和自由,發揮學生的能力,拓展學生的視野。
課例回顧:
以高三年級音樂課《品味靈魂樂》為例。
本課是高三年級的一堂音樂拓展課。文本基礎是教材第三單元中關于電影的背景音樂。在完成了教材主要內容之后,教師組織學生將學習內容拓展開來。
教師布置了這樣的前置學習作業:請同學們結合電影中風格多樣的背景音樂,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設計一堂自己心目中的音樂課。于是,在眾多的學生“作品”當中,這一堂課脫穎而出。本課從主題確立、教案設計、課件制作、乃至課堂主講,都是由學生自主完成的。由于在教材內容當中出現了搖滾樂、鄉村音樂這兩個知識點,所以這位同學以自己最喜歡的“靈魂樂”作為課題,搜集了大量影音素材,參考了很多的理論支持,設計了精美的多媒體課件,并在課堂上自己擔任主講,帶領同學們走近“靈魂樂”。
實際效果:
同齡人的交流方式無疑是最無障礙的,于是,從鄉村音樂到新世紀音樂再到靈魂音樂,從國外巨星到國內偶像再到“音樂天王”,學生們了解了許多關于流行音樂的知識,見識了許多從未接觸過或者不了解的流行音樂風格作品,對流行音樂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并從一定程度上糾正了對流行音樂的盲目追求。
前置學習方式三:當堂前置學習
身肩繁重的學習壓力,音樂課對愉悅學生的身心會起到很好的調節作用。但同時,音樂課也要根據各種實際情況,協調好與各學科之間的關系。為了不給學生增加更多的課業負擔,可以嘗試采用當堂前置學習的方式。
所謂當堂前置學習,就是不占用學生的課余時間,充分利用音樂課堂的時空,根據學習內容有計劃、有目的的進行前置學習。當堂前置學習應該注意幾點:1.教師應根據學習內容調整課時安排,給學生安排充足的前置學習時間;2.前置學習的目標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內容特點;3.前置學習活動的設計要符合教學環境的實際情況,具有可操作性。
課例回顧:
以八年級音樂課《行進》為例。
本課的主要內容是欣賞進行曲,主要學習目標是了解進行曲的基本特點和種類,會唱一首進行曲風格的歌曲。
教師是這樣設計預學習環節的:1.組織學生瀏覽教材內容,記錄下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以及希望了解的知識點;2.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制定這一課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
實際效果:
通過10分鐘的當堂前置學習,教師把學生各小組制定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進行總結歸納,制定出一套具體實施方案:1.聽賞教材提供的作品,體驗作品的音樂風格情緒特征,教師進行簡單的作品介紹;2.分別聽賞不同種類的進行曲作品,通過欣賞比較、小組討論的方式總結出各類進行曲之間的異同之處及各自的顯著特點;3.學唱教材提供的進行曲風格的歌曲;4.邊唱歌邊踏步,進一步體驗進行曲的步伐特征。
看似平淡無奇的課堂環節,卻體現著學生對學習步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在看似按部就班的學習過程中,卻是在學生的預學習基礎上、在對教材內容的全面概括上、在對一些文字知識的預先認知的基礎上進行的。環節與知識的結合符合學生的心智水平和興趣方向。課堂的節奏如同進行曲的節奏般整齊有序,學生的歌聲與體驗活動說明對進行曲有了清晰的認識和理解,學習目標順利達成。應該說10分鐘的當堂前置學習為學生后續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結語
以上幾個案例都是一線教師在實際的音樂課堂教學改革中關于前置學習環節的嘗試。前置學習的好處與方法應該還有很多,究竟哪一種方式方法最適合音樂課堂?本人認為,無論哪一種,都應該是建立在教師對學生有一定的了解、對教材有充分的把握、對課堂有足夠的駕馭能力、對音樂學科特點以及學科教育意義有正確理解的基礎之上的。
參考文獻:
[1]學習方法網http://www.xuexifangfa.com/
本文榮獲2010年青浦區第三屆藝術教育論文評選(音樂學科)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