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濤
【摘要】隨著各種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不斷變更和新型教學資源的建設,如MOOC、翻轉課堂、在線測試等,本文提出了將各教學資源與課堂教學相互融合的“課程設計”理念,將各種現代化手段穿插使用,互相融合,提高已有資源的利用率,要享用教學改革的成果。
【關鍵詞】課程設計 資源利用率 即時反饋 優質資源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change of modern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teaching resources, such as MOOC, flip?鄄over classroom, online testing, etc.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curriculum design” which integrates teaching resources and classroom teaching.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curriculum design” which integrates teaching resources and classroom teaching.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of existing resources, we should enjoy the results of the teaching reform.
【Keywords】curriculum design;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Immediate feedback; Quality resources
【課題項目】課題名稱:公共基礎課程虛擬教學平臺應用研究,課題編號:SCSYS2017019。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8-0001-02
近年來由現代化教學手段引領的各類教學改革,可以說層出不窮。 自2011年11月9日,首批20門中國大學視頻課程上線以來,已有1000多門課程上線供公眾共享;同時,自2013年6月首批120門中國大學資源共享課,正式通過教育部“愛課程網”向社會大眾免費開放,至今達3000多門課程。而不斷新起的”慕課”(MOOC)更是在高等教學中引發熱潮。各大高校作為課程的建設者,同時也是改革的受益者。
視頻公開課是高校面向社會展示成果的窗口之一,體現學校先進的教育理念、鮮明的學科特色和精湛的教學水平,從提高教育資源的利用率,推進高等教育開放,有效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促進教育公平、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推進高等教育教學改革、更好地服務于學習型社會建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視頻公開課有著這樣的特點,只要有網絡的地方,就能“聽課”,但是一場枯燥乏味畫面單調的課程只需鼠標輕點即可輕松翹課。從早期的各種精品課程建設到現在的MOOC建設,如何充分利用這些優質資源,這是多年來課程建設無法忽視的問題。這實際上還是認識不到位,投入不充分,沒有認識到不僅要建設,還要會享用它。
我校在近年的教學改革中,一方面大力進行課程建設,包括MOOC,翻轉課堂、跨學課課程建設等的同時,同時致力于研究如何利用現有各項優質資源,改變傳統課堂,建立了線上、線下,課前、課后,集翻轉課堂、微課視頻、線上學習、在線測試、隨時跟蹤反饋的四維立體空間綜合教學模式。在不斷實施和調整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探索建立了與課堂教學互動互助的數學公共課程在線學習平臺,推動了學習模式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創新。
教師不僅僅是講授課程,而是成為每門課程、每節課程的設計者。利用各種資源手段,利用學生反饋引導教學,并激發學生的動機,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
首先進行數學公共課程(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等)在線學習平臺建設,將各種優勢資源推送到學生面前,教改不是教師為主體,而是學生為主體和承載體。該平臺主框架如下:
此平臺主要實現幾大目標:
實現對全校學生單個體全程開放網上學習系統,數據化管理平臺建設,由數據反映學習狀況。
網上學習資源共享,將多年來我校的研究成果和積累充分利用,實現資源即時更新和優質推送制度,并實現多點連接,多角度學習。
課內、課外同步穿插學習。由于完全依賴網絡學習會人為地拉大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為直接的情感交流設置了障礙。缺乏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情緒溝通,學習的效果可能大打折扣。所以開展課內教學與網絡學習的同步穿插就尤其重要,使網上學習平臺成為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探索形成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和考核方式。
實現網上自主按需立體分層教學——針對不同學習需求提供在線共享資源和不同層次的練習及測試。針對當前以班級為單位集體授課的教學模式下,如何在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下,面向全體學生,讓這些存在個性差異、學習基礎不同和影響迥異的學生,在最大限度內滿足“個別化”教學的要求,讓學生主動按需學習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
同時依托該平臺,研究在線多層次課程學習機制,課內、課外互動學習模式,并研究數學網絡測試適用題型,如將證明題分步實現。以及加入數學計算實現等應用環節,提高學習興趣。
其次,在傳統課堂教學中引入翻轉課堂,讓學生課前深度自主學習,課堂由學生分組匯報學習,以談論式引領學生逐步開始研究式學習,同時老師需通過各種方式把控學生的學習狀態,到底學沒學?學了哪些?學了多久?更快實現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過度。這對任課教師的知識準備、學術水平、教學個性及人格魅力都有很高要求。
對各科學習提出了“課程設計”的理念,將各種現代化手段穿插使用,互相融合,充分利用已有資源,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及時反饋機制
“即時反饋適應性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與學策略及教學模式。包括課外學習反饋及課堂學習反饋。課內反饋僅依靠授課教師對當堂課程學生學習狀況的掌控,會有較粗糙、不夠全面的缺點,可結合翻轉課堂中的課堂提問及分組討論彌補;相比較課堂外的反饋更為重要,課前可通過翻轉課堂設置頭腦風暴,要求視頻學習時長等促進課前學習,課后通過在線測試及時反饋知識點掌握情況。由于現在的在線測試基于Maple TA系統,可實現一題多變,每個學生測試內容大部分不同,保證了測試的真實性,現過程監控學習。
2.優勢資源即時推送和更新
各大高校的精品課程建設,包括現有的教育部“愛課程網”,都有大量的視頻資源和其他文本資源。但存在更新不及時,或資源類型、方式甚至優劣不等,使得學生出現選擇性困難,導致實際利用率低的問題。平臺的建設中注重資源的即時更新和優質內容的推送制度,此項由經驗豐富的教師團隊完成。
3.以競賽推動研究式學習
目前高校參與度很高的建模競賽和數學競賽以及SAS數據分析大賽,以其對實際問題的研究探討,各數學知識點的靈活應用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學子自主的參與知識的深入學習,以平臺的形式推動幾大賽事的齊頭并進,推動問題式學習,提供對應數學知識點的擴展學習,提高了學生整體數學水平。
綜上所述,目前我們高校的教學改革不僅要有新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源的建設,更要注重教師的課程設計理念建設,有效提高既有資源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