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新生
摘 要: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圖書館是高校文化教育工作開展的重要基地,是文化服務體制、創建學習型社會之中有著難以替代的作用。就當前高校圖書館而言,為讀者提供良好的服務是其重點工作,伴隨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對于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提作出了更高的條件,要求其改變傳統的服務模式,創新服務新形式以滿足讀者的需求。本文立足于當前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存在的問題,結合當前十九大報告對于新時期讀者服務工作的要求,為工作提出相關的創新服務策略。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創新
高校圖書館是廣大獲取信息、知識的重要地點,高校圖書館的服務品質直接對讀者的需求產生影響。而作為主要的學術性研究服務機構,高校圖書館在資源管理方面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體現。因此,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為更好的為讀者帶來優質的服務,應強化讀者服務創新工作。現今正處于信息科技發達的形勢下,傳統的服務方式已無法滿足讀者的需要,因此需要對服務進行創新以提高其整體服務質量,與時俱進,推動高校圖書館健康發展[1]。改變以圖書館為主體的管理模式,建立以讀者為中心的創新服務觀念。
1 當前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種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國高校圖書館雖然受到新服務理念與管理觀念的影響逐漸開始嘗試對綜合管理模式實施創新,但在圖書館的改革過程中,就讀者服務的創新力度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其具體體現在以下幾點:
1.1 缺少專業的管理人員
圖書館書籍繁多,簡單依靠讀者自覺性讀書籍進行真正的收納是非常不可靠的,所以,圖書管理工作中需要大量專業人員實施管理,同時還要求管理人員不僅要整理書籍放回原地,還需要對書籍進行專業性的維護。但當前高校圖書館中,多存在管理不嚴的現象,許多管理人員不能盡其職真正做好圖書管理工作,書籍的維護也只是簡單粗略的處理,對于殘缺的書籍也不能進行及時補救。甚至還有諸多高校圖書管理人員工作中態度冷淡、工作期間經常不在崗位、上班期間工作狀態散漫、無故閑聊等情況。而這些問題看似無關緊要,但在這樣一個促進學生學習的場所,重視環境安靜的場所,這些問題都會對讀者的閱讀專注度、閱讀質量造成很大影響。由此看出,專業管理人才的缺失,是當前高校圖書館普遍存在的現象。
1.2 文獻資源利用率不高
當前圖書館文獻資料分散利用率較低,其原因主要在于:①一些高校因校區擴建,沒有對圖書資源進行良好整合,導致文獻資料難以得到合理分配,致使讀者閱讀很不方便;②很多高校圖書館館藏書目種類較少,且復本量也少,所以資源的分配較為疏散;③圖書館自身宣傳力度不足,很多讀者并不知曉圖書館資料,致使許多資料空置;④館藏中許多知識過于老化,內容陳舊,圖書資料采購過程中缺少科學合理的選擇;⑤讀者本身查詢資料的能力不足,圖書館的服務本身也沒有跟上。
1.3 圖書館個性化服務不到位
近些年,伴隨互聯網的普及與互聯網技術的迅速提升,讀者逐漸對信息資源的需求日益增加,且日趨多元化,而高校圖書館傳統的管理模式已難以完全滿足讀者的信息化需求,進而致使圖書館的價值日漸降低。此外,廣大高校學生已不再僅僅滿足于圖書館傳統的服務形式,非常熱崇于個性化與特色化的服務模式,因此要求廣大圖書館管理員務必提高自身素質,樹立與時俱進的思想,不斷創新服務模式,為讀者供以專業性與綜合性的檢索與借閱等服務。而當前很多高校圖書館個性化服務工作并未到位,還是僅限于傳統的“借與還”服務形式,個性化服務模式并未得到真正開展。
1.4 信息化與電子資源平臺不健全
隨著移動設備的普及,越來越多的讀者利用手機、平板電腦等終端設備進行閱讀學習。而許多圖書館缺乏數字化與信息化技術的支持,導致許多館藏資料不能通過線上電子圖書的形式進行瀏覽與借閱,這也因此在一定情況下導致了館藏資料的浪費,給學生與教師的資料查閱與學習帶來了許多不便。
2 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創新途徑
2.1 提高圖書管理員的職業素養
讀者服務工作的主要引導者是圖書管理員,其職業素養的高低直接決定了服務品質的好與壞。因此,首先要對圖書管理員進行相應的宣傳教育工作,要讓他們意識到讀者的重要性,要讓他們保持“讀者是服務之本”的工作態度。然后,各大高校要適當擴大服務工作的隊伍,要引進一批高素質、年輕的管理者投入到服務工作的隊伍中,以便深層次地提升服務質量[2]。除此以外,學校還要做好服務人員的培訓工作,不斷提升他們的專業素質。
2.2 堅持“以人為本”,共創和諧圖書館
國家提出可持續發展戰略,其核心即是“以人為本”,不論各行各業的工作人員需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對于高校圖書館而言,也許秉持“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將其演化為“以讀者為中心”,以讀者的滿意程度作為工作的目標。圖書館需通過網絡渠道獲取讀者的最新需求,還要注意傾聽讀者的意見,通過網絡留言等方式與讀者溝通,讓讀者的意見能及時反饋到圖書館。通過對服務中產生的問題及時的補救,才能不斷對服務進行創新。我們最終目的是提升讀者滿意度,吸引更多的讀者走進圖書館,保證為讀者提供更人性化服務。同時圖書管理員需保持高度的工作熱情,將讀者視為“上帝”,用微笑面服務于讀者。
2.3 強化個性化讀者服務工作
個性化服務是一種個體性的特殊服務,其目的是為讀者提供特殊文獻信息的需要。通過圖書館館員的正確引導與幫助,能讓讀者運用網絡文獻信息資源,充分展現了以人為本的個性化服務理念。個性化服務不僅能拓寬圖書館讀者服務方式,還能提高圖書館的行事效率與服務質量。因當前大部分高校早已實現了教學數字化與信息網絡化,因此,教師工作與課程建設都對圖書館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即要求其供以相適應的特色化與個性化服務。高校圖書館滿足教研人員的個性需求可以體現在多方面,如參與專業教師教學過程的資料庫檢索;為科技工作者學術研究提供科研信息查新與追蹤等。這種急讀者所需為核心思想的個性化服務,能夠激發讀者對圖書館利用的偏好,從而提升高校圖書館的價值。
2.4 健全電子資源平臺,實現館藏資源共享
在當前新時代形勢下,更多的人閱讀的方式已經由紙質方式轉向了電子資源。為健全圖書館的讀者服務工作,可從以下兩點進行改良:其一,對線上資源的借閱與查詢功能進行完善,增強資源的共享性,全力將紙質書籍進行數字化與電子化,實現資源的線上線下同步,滿足讀者與師生的線上閱覽與借閱的需要,同時也有利于高校之間圖書資源的共享;其二,對移動端圖書資源借閱服務進行強化,可以開發圖書館專用手機APP客戶端,便于讀者及時了解書籍的情況便于查閱[3]。此外,還可利用微信公眾號通過線上活動的形式進行推廣,借助移動端口的線上溝通交流,增強讀者服務工作的滿意度與效率。
總之,隨著新時代新思想新要求,高校圖書館傳統的讀者服務模式已不能滿足現代化圖書館持續發展的要求,也難以滿足廣大讀者的閱讀需要。基于十九大報告中關于提高高校文化服務體制的要求,要讓高校圖書館的讀者創新服務工作得到充分發揮,就應立足于實際情況對讀者服務工作進行革新,以符合現代化讀者的閱讀服務需求,不僅有利于高校圖書館發展,還能為高校培育人才供以良好的服務支持。
參考文獻
[1]熊妍.論述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創新途徑[J].求知導刊,2015(24).
[2]楊青.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創新途徑探析[J].中文信息,2017(1).
[3]勞江霓.新時代下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創新思考[J].大眾科技,2017,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