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鹿梅
摘 要:一直以來,農產品的質量安全都是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一個話題。我國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發展的比較平穩,呈現出一片大好的態勢,質量安全水平也有了明顯的提升,但是還是存在有一定的問題,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還是會經常出現。本文分析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現狀,指出了其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能夠進一步提升農產品的質量安全。
關鍵詞:農產品質量安全;存在的問題;應對路徑
1 引言
農產品的質量安全一方面和大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緊密相連,另一方面又影響了國家的發展以及社會的穩定。伴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顯的提升,對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我國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已經引起了社會大眾的普遍關注,提升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對于維系社會的穩定發揮著重要作用。
2 農產品質量安全存在的問題
2.1 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相關概述
所謂的農產品質量安全主要是指,農產品的質量能夠滿足人民的健康需求,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政府就指明,我國農業生產的主要目標是為了擴大生產,確保供給,政府以及大眾更多的是將重心放在了產品的數量上。在1999年,比利時的畜禽出現了問題,造成了全球的食品危機,也引起了我國政府的重視,我國在進入了21世紀之后,社會大眾的溫飽問題已經得到了解決,開始將重心放在了食品衛生和安全上。
2.2 農產品質量安全存在的問題分析
最近幾年,各大媒體經常會曝光一些食品的安全問題,這也表明,公眾開始對農產品的質量安全進行關注,缺少安全感,針對一些食品安全的負面報道,大眾是惶恐的,希望政府能夠采取措施加以解決的。農產品存在的質量安全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是重金屬的排放超出了標準,工業生產的廢水、廢氣、廢渣,生活污水的排放等等,對土壤都造成了加大的破壞,使得土壤中的重金屬含量大大增加,一部分的農產品中有害的成分明顯超標;其次,農藥殘留物超標,最近幾年,我國政府頒發了一系列的制度,希望能夠規范農戶正確的使用農藥等,但是因為利益的驅動,還是有很多的商販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選擇在農產品的種植中投入大量的農藥;最后,添加劑的含量超出了規定。一部分的經營者為了讓產品更加的好看、口感更佳,會選擇在生產環節加入添加劑,尤其是最近幾年,添加添加劑的情況較為嚴峻。
2.3 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的原因分析
站在公眾消費的立場上,因為消費者不科學的消費觀念,造成了很多生產者為了迎合消費者的需要,在農產品中加入大量的添加劑,帶來了質量隱患,而且很多的消費者缺少維權意識,使得違法行為愈演愈烈。
站在生產經營的立場上,我國農業生產的特點主要包括亂和散。未形成統一的合作關系,產和銷也沒有對應,質量無法保證,一旦出現了質量問題,會相互推諉,極大的影響了產品的質量。再加上,農戶的整體素質較低,無法掌握先進的生產技術,沒有按照要求使用農藥等,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問題自然無法避免。
站在政府監管的角度來分析,我國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牽涉到很多的部門,但是各個部門沒有加強溝通,這樣也增加了管控的力度,各個部門都是分散式管理,也使得農產品的質量監管長期陷入困境。
3 提升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應對路徑
3.1 完善法律法規
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管理包括了很多部分,具體有人員培訓、相關制度的制定等,法律法規的完善,也是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實處的前提保證。雖然說,目前,我國有法律法規明確了各部門的職能,但是結合的并不密切,還是需要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律法規體系的建設,為產品的檢測、生產等奠定堅實的法律依據。同時農業部門也要加強執法的力度,一旦出現違規的行為,要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懲處。
3.2 明確各個機構的職能
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管理涉及到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質量檢測、工商等部門,需要對這些部門的只能加以明確,否則很容易出現盲區。需要借鑒其他國家的經驗,從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發展的需求出發,對各個部門的職責加以明確,全程監管農產品的質量安全。
3.3 完善農產品的追溯制度
我國農產品的追溯機制尚處在初步發展階段,推廣的區域比較少,牽涉到的內容比較少,技術上存在有明顯的缺陷,沒有建立起完善的追溯機制。我國需要不斷的學習西方國家的進步經驗,聯系我國的實際情況,總結出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農產品追溯機制,保障消費者能夠食用到安全可靠的綠色產品。對此,我國相關部門也在不斷的努力,出臺了相關的標準、規則,也開始試行,也開始應用一些先進的技術,其中包括物聯網技術,希望能夠進一步的完善生產企業的信息服務體系,建立起統一的農產品追溯體系。
3.4 做好評估工作
我國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評估屬于新興的學科,所以目前尚處在起步階段,還是需要不斷的完善,亟需加大資金的投入,優化人才隊伍,加強部門與部門之間的交流協助,只有這樣,才能確保風險評估工作的重要意義充分的發揮出來,從根本上推動我國的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的發展。
4 結束語
農產品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是有目共睹的,為了能夠給廣大群眾提供優質的農產品,我們不僅僅是要將關注的重心放在農產品的綠色生產上,還要重視綠色農產品的流通。目前當務之急就是需要對政府的行為加以規范,完善監管機制,有效的提升監督管理的水平,此外,還需要加大扶持的力度,將政府的宏觀調控的職能充分的發揮出來,完善法律法規,加大技術投入,從各個角度保障農產品食品的質量安全,從根本上提升人們的生活水平。
參考文獻
[1]李祥洲. 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治理對策探討[J]. 中國食物與營養,2017,23(01):12-16.
[2]陸美斌,王步軍. 中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現狀分析與對策建議[J]. 農業展望,2014,10(03):34-3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