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游戲這個詞語一直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并且也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活動。而將其應用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中,能夠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來有效的改變活動模式以及思想情感的表達方式,進而使得各方面的教育目標都能夠和諧一致。這種教學方式能夠將小學生潛意識中的一些東西表達出來,并且逐漸的轉變成為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文主要對游戲教學的優勢進行了詳細的分析,然后對其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的應用效果進行了相關概述。
【關鍵詞】游戲教學 小學心理健康 教育課程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7-0188-01
引言
由于長期受到傳統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我國的實際教育過程中完全忽視了學生的感受、體驗和能力方面的培養。而機械式的教學方式極易導致學生失去對學習的興趣,使得本該求知欲望強勝階段的學生存在著厭學的心理。而游戲化教學則能有效的解決這一問題,小學生大都十分好玩以及好動,而將游戲教學的方式應用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之中,不僅能夠充分的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并且還能將學生潛意識中存在的東西充分的發揮出來,促進學生更好的發展。
1.游戲教學的優勢
1.1游戲教學體現主動,并且強調自由
游戲最為突出的特點就是主動和自由。在實際的生活中,人們對于很多東西都難以掌控,而游戲卻充滿想象,使得人們能夠打破現實禁錮。游戲能夠使得游戲者積極的參與并且全身心的投入其中[1]。而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可以充分的結合游戲自由靈活性這一特點,并且依據兒童在游戲中的反應以及表現,來及時的進行游戲方式以及內容的調整,使得學生能夠在游戲中發現自己的潛力以及充分的展示自己的能力。不過應該注意的就是自由并不等于肆意妄為,游戲也是有著規則的,教師在進行游戲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指導學生嚴格的遵守游戲的規則,認真的扮演自己表演的角色,并且教師還可以結合實際的情況來結束游戲。
1.2游戲教學能夠釋放情緒
游戲是根據兒童天馬行空的想象和虛構的一種滿足自身的愿望以及體現現實生活的形式。雖然游戲是人為虛構的,但是游戲者在其中所獲得的體驗卻是真實的。小學生在進行游戲活動的時候反映的是其被壓抑的本真以及實際生活中一些沒有被滿足的愿望。而這些很難通過正常的渠道得到滿足,而游戲教學卻能彌補這一點,使得學生能夠充分的獲得各種感受以及體驗,幫助他們認識到自己成長過程中可能或者是肯定會遇見的問題,然后學會應該以什么樣的態度以及方式進行面對和解決。在實際的游戲教學的過程中,學生會忘掉一些外在的壓力,全身心的沉浸在游戲中,將自己的情緒充分的釋放出來,將自己在現實生活中難以實現的愿望在游戲中實現,得到充分的自豪感以及滿足感。
2.游戲教學在小學心理健康教學課程中的應用效果
2.1改變了傳統注重引導的教學模式
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活動基本都是由設置問題再到進行活動,最后再進行總結的形式。雖然表面上和一般的教學方式不同極為的重視學習的自由性以及主動性,但是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互動中會強行加入自己的意愿,引導學生走向自己的目的,引導性極強。如果教師過分的操控學生的行為,那任何的教學活動也是枉然,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只是被操控的機器,并且也是失去了吸引力以及趣味[2]。游戲教學則不會預先設定學生活動步驟,并且教師也不會根據自己的意愿過分的引導學生,而是結合學生實際游戲的過程中出現的情況進行靈活的調整,雖然游戲也是有著一定的規則,但是其更為注重的還是主動性以及自由性。游戲教學能夠使得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并且還能有效的消除他們流于形式的回答。通過自由、寬松的游戲來滿足學生內心的需要以及幫助其發現生活中存在的問題,這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滿足學生差異性以及多樣性的發展需要。
2.2改變了思想情感表達的形式
雖然游戲主要強調的就是主動性以及自由性,但是絕對不能僅僅為了放松,游戲教學是為課程目標服務的。傳統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就是通過固定的內容來引導學生形成統一的情感體會,并且注重課堂教學活動時的體驗以及過后的收獲,嚴重的忽視了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以及對學生內心想法的挖掘。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一個長期教育的過程,因為小學生認知水平以及言語表達方面尚未發展成熟,進而實際教育過程中產生的很多體會以及情緒他們很難使用語言進行有效的表達,甚至他們自身都很難意識到。而游戲教學能夠促進學生多方面的發展,以游戲來促進教學活動的開展也是能夠得到更好的效果。在實際的游戲過程中,小學生會產生各種情緒,而這也就好比在現實生活中所經歷的事件一樣,而教師則能夠結合這一點來幫助學生解決問題,進而有效的推動學生心理能夠朝著健康并且積極的方向前進和發展。
2.3促進多方面的目標進行統一
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應用游戲教學并不僅僅是游戲和教學的簡單相加,而是將兩者發展的內容進行合理的結合,并且將兩者的目標進行有效的統一。傳統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活動主要就是強調師生之間的互動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但是如果學生被情緒以及行為方面的問題所困擾,一般都是很難被集體所認同,進而難以有效的促進學生的心理朝著健康積極的方向發展,甚至還可能出現相反的效果[3]。但是在游戲教學過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師則能針對不同問題學生進行不同的對待。一些有交往方面問題的學生,教師可以采用一些治療型的游戲來對其進行幫助,這樣不僅能夠滿足自身的需求,并且還不會影響到其他人的學習。將游戲教學合理的應用到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中,不僅能夠有效的防治學生各種行為以及行為方面的問題,并且還能幫助學生從容的面對實際生活中可能遇見的問題,并且采用合適的方法來應對,將學生的潛能充分的激發出來,促進學生的個性以及人格的發展更加的完美,使得學生的心理一直朝著健康以及積極的方向發展[4]。
結語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必須得清楚的認識到,在實際的教育輔導的過程中,所遵循的一切原則以及采取的所有方式都是建立在小學生健康心理的發展以及形成的基礎之上的。游戲能夠將兒童的生命力充分的體現出來,并且游戲教學在心理智障兒童治療方面的應用也是漸漸的被心理咨詢專家肯定,并且這對于小學生心理健康的積極發展也是作用重大。游戲教學的方式也是極為的符合小學生年齡特征,同時也是最為適合小學生心理健康教學的方式。
參考文獻:
[1]王婷.游戲教學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的應用研究[D]. 石河子大學, 2015.
[2]張爽.游戲輔導模式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中的應用[J]. 中小學教師培訓, 2014(11):55-57.
[3]曲延麗.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中心理游戲的應用探索[J]. 現代職業教育, 2016(36).
[4]程梅.如何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運用游戲輔導[J]. 小學教學參考, 2014(33):94.
作者簡介:
隋曼琳(1966.12-)女,漢族,遼寧省大連市人,遼寧省沈陽市皇姑區航空實驗小學副校長,沈陽市心理協會理事,本科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