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良文
【摘要】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作為創新主體的高校具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本文根據指導工科學生創新項目的經歷,從創新團隊的組織,創新項目的擬定到項目的實施和項目管理以及效果評價進行了闡述,以期達到經驗共享,相互促進提高創新教學效果的目的。
【關鍵詞】創新項目 團隊組織 項目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7-0189-01
引言
李克強總理在2014年9月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上發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2015年他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如此表述: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既可以擴大就業、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進社會縱向流動和公平正義”[1]。在“雙創”背景下,作為創新的排頭兵,高校教育也要因時而為,承擔起培養創新人才的重任。如何在高校中培養創新型人才,營造具有創新人才培養的氛圍,建立起以大學生創新為主體,教師引導協助為輔助模式的平臺,是高校創新教育中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基于此,高校老師提出了如何在高校中創建創新人才培養機制[2],對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3],對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環節[4]進行了思考和探索,同時也提出了高校創新型人才要“越軌思維”[5]。本文針對本人指導的大學生創新項目的組織、實施、管理與效果進行了總結,以期與高校老師分享交流。
1.創新團隊的組織
高校大學生具有較高的創新熱情,但他們的專業知識還只是停留在“學過”的程度,尚不具備對專業知識的真正理解,更談不上靈活應用。因此創新項目的團隊成員一般要從有創新潛力的同學中選取。由于完成一個工程創新項目,必須要有多學科、多專業的學生參與,才能完成從想法、構思、設計、制造、組裝到樣機測試的全過程。期間還要進行項目資源的管理、項目進度管理。因此,要鼓勵學生和其他專業學生聯系,尋找項目組所需要的各種專業背景的學生。在我指導的創新項目團隊中,一般包含有工業工程、工業設計、機電一體化、計算機科學、數學等專業的學生參與。
2.創新項目的擬定
由于現在的大學生基本上都是從應試教育背景下挑選出來的“聽話的乖學生”,復制知識的能力強于創新能力。如何激發他們“想于非非”的熱情,挖掘“金點子”,是指導老師在項目團隊組織完成后所面臨的難題。針對當前的技術和市場熱點,鼓勵學生關心社會并設計出市場上亟需或者滿足未來需求的創意作品,“頭腦風暴”是在創新項目的擬定中經常使用的方法。我曾指導的項目中就有“動車防撞自動監控系統”,是學生針對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想出的主意。“電動車引擎仿生器”就是同學考慮到未來電動車市場趨勢,擔心其對人們生命安全帶來的潛在危險而設計的作品。
3.創新任務的分配
創新項目的目標擬定以后,就要開始細化其功能,并且考慮完成該功能所必須具有的資源,例如:人員的配備、資源的獲取、完成功能所需要的時間,在實現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技術瓶頸等等。由于創新團隊的組成基本上是臨時組建而成,團隊人員的基礎也參次不齊。因此給項目任務的分配帶來困難。這時,我們一般會在項目初期安排同學根據項目的初步的專業分工分頭去查閱資料,然后判斷該任務是否適合自己完成,若能完成,初步估計能夠完成任務所需要的時間。若不能完成,則再物色相關專業人員來充實項目團隊,保證項目能夠進行下去。
4.創新過程的管理
由于創新項目帶有很大程度的探索性和不確定性,要項目能順利進行下去,必須對項目過程進行有效的管理。因此,項目團隊中必須配備項目管理人員,相當于項目經理的角色,他(她)對項目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能夠在團隊成員的幫助下進行項目任務分解,設定項目進度安排,元器件的采購,項目進度中里程碑的設置,并且擬定要在里程碑所在的時間節點檢查任務完成情況,及時調整進程。當項目組成員遇到技術瓶頸時及時通報項目組成員,商定解決方案,確保項目穩定、有序的進行。
5.創新結果的檢驗
創新項目完成后要對項目成果進行檢驗。主要是對提交樣機的功能性測試。檢驗其是否達到了項目初期設定的功能要求,項目是否按照擬定的時間節點等。若項目順利完成,則要進一步探索將其產品化、市場化的策略。總之,項目完成后要總結項目過程中成功的經驗,失敗的教訓,讓學生有所得,有所感。
結語
高校創新人才的培養是對在校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的培養。基于創新項目背景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是一種既能讓學生勇于思考、勤于思考、又能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教學方式。這種方式能激發學生運用已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又能培養學生團隊協作,互幫互助的優良品質。因此,值得在高校進行深入推廣。
參考文獻:
[1]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成員解讀“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中國經濟網.2015.3.6
[2]駱艷潔, 麥云飛, 王蕾.創建創新型人才培養機制的教學改革研究[J].科教導刊(上旬刊) ,2016(11):40-41.
[3]趙花麗.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幾點思考[J].內江科技. 2017(10):107-108.
[4]尹金榮,羅鋒,王東.對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環節的思考[J].中國成人教育, 2007.3:49-50.
[5]汪斌鋒,王秋艷.“越軌思維”教育: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反思與新探[J].教育評論, 2018(3):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