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蓉麗
【摘要】高中數學是由小學、初中、高中所學知識相結合在一起且邏輯思維能力比較強的學科,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使用到數學的運算,因此數學運算能力是作為一名高中生必須掌握的重中之重,本文提出數學運算能力必需要對數學的概念、性質、方程式、法則理解記憶,然后再通過反復的練習中進行精心的計算,在運算中反復練習以至達到熟能生巧。
【關鍵詞】邏輯性 運算能力 記憶力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8-0155-02
1.高中生在遇到口算時的困惑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高中生隨著年齡的增長,記憶力會慢慢的下降,這樣會嚴重影響到他們的口算能力,同時高中會遇到一些較為復雜的數學題目。因此,高中生的口算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但高中生在數學口算中還出現以下幾種困惑。
1.1對方程式不熟
高中數學中的方程式在運算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除了方程式還有概念、性質、法則這些也非常重要,在運算中如果有一個方程式記錯或者對知識理解不深便會導致停滯不前、漫無目的的運算,這樣的情況不僅運算時解不出題更加是在浪費時間。例如:在求動點解軌跡方程時如果學生已經判斷出其軌跡方程符合橢圓定義,就應利用橢圓的性質避開較為復雜的根式運算快速解出長軸,焦距從而得到軌跡方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讓學生掌握熟練數學的基礎知識、基本運算、激發學生靈活的思維。
1.2高中的數學習題復雜多變
高中的數學是集小學、初中、高中于一體邏輯性較強的運算,沒有牢固的基礎很難解答出正確結果,當學生牢記基礎時也需較強的推理能力、運算能力及判斷能力。在上課中教師應該讓學生接觸多種題型的題目,在授課時不僅要傳授數學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也應該誘導學生自身原有的思維框架,打消思維定式的消極作用,讓學生把自身的問題暴露出來這樣教師就可以幫助學生突破思維障礙讓學生走出復雜多變的練習中。
2.如何解決高中生的口算能力
2.1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有一個理性、條理清晰、思維邏輯比較強的計劃且選擇對每個學生有一定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培養學生的邏輯性思維及自身的發展能力這樣才能讓學生學會用創新的思維解題跳出原本的條條框框,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多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和積極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而且在數學教學中教師不應只限于數學習題,可有一定的學科融合,只有多方式、多途徑、有計劃、有步驟地啟發和調動學生進行積極的思維活動,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與邏輯思維的能力。
2.2加強學生運算速度
(1)在運算中想要快速解答題目必須要學會審視題型、觀察關鍵字、然后進行綜合思考最后快速進行大概運算,把大概的框架擬好后再把所需要的知識代入框架里面進行精心的運算。
(2)拿到題型時可以根據基礎知識來進行運算,從基礎入手時腦海中必須要把這些正確性知識熟練的理解及掌握,這樣才能夠快速的明確方向,學生在運算推理時要十分注意知識上的缺失,如果缺少一個公式或者把性質、概念、法則理解錯就會把整個推理思路引向錯誤的方向到時這道題就會滿盤皆輸。因此學生在解題前要把所有的知識都要理解通透,也必須對邏輯思維進行重復推理重復檢查。
2.3教師必須讓學生加強對性質利用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加強對數據、方程式、法則的記憶
世界上最好的老師莫過于興趣,教師在上課中多多和學生分享他們感興趣的事調動上課的氛圍,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培養好師生之間的感情。在課堂上學生與教師之間是平等的,教師不要看不起學生,不要感覺高人一等。使用有效的、最能激發學生潛能的方法來教學,數學是一門邏輯性較強的學科教師可以利用大自然的生長規律及不斷循環規律來對學生進行邏輯思維上的講解。
3.總結
高中數學是集小學、初中、高中于一體的邏輯性較強的運算,學生要想快速的解題必須提高數學運算能力必需要對數學的概念、性質、方程式、法則理解記憶,然后再通過反復的練習中進行精心的運算、計算,在運算中反復練習以至達到熟能生巧的程度,學生在運算、推理過程中沒有牢記知識就會導致整個運算中的錯誤。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一份非常復雜的過程,高數老師必須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才能讓他們聽進腦海里,學生踏入社會后才能真正的把學到知識運用上高中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盡可能多地讓學生用眼看、用耳聽、用腦想、用口說、用手做、用心記,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
參考文獻:
[1]白艷濤.高中數學課堂學生能力培養的策略研究[J].新課程(下)2017(06):22-23
[2]閆輝.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8(01):51
[3]顧建峰.高中生數學運算能力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