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銀蘋 邵大勇
摘 要:對魯、豫、蘇、皖、川、陜、甘等22個省、市傳統家訓情況的調查顯示:大部分民眾對傳統家訓文化有所了解,比較重視,認為傳統家訓文化對家風、社會風氣的形成有很重要的影響,很有必要繼承和發揚;認為傳統家訓文化在青少年德育、價值觀形成、行為養成、涵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可發揮積極作用,應認真領會其內涵,融匯貫通到生活中去。調查也顯示,我國目前還存在持續傳承傳統家訓文化的家庭較少,家庭教育對傳統家訓家風的重視程度不夠等突出問題。對此,應營造傳統家訓文化傳播的良好氛圍,實現其內容和形式的創造性轉化,使其得以傳承創新。
關鍵詞:傳統家訓文化;家風;調查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8年度山東省青少年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項目編號:18AJY048)。
家庭教育是一個人教育的起點,家訓家風對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發揮基礎性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重視家庭、家教、家風,家風家教被提到關乎社稷興衰與天下存亡的高度,受到上至天子下至庶民的高度重視。家風就是一個家族或家庭的傳統風尚,往往體現在有德望的祖先定下的家規家訓中,通過調查分析我國傳統家訓文化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有助于我們更好地傳承和創新優秀家風,使其在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的發揚光大中發揮積極作用。
課題組采用抽樣與隨機調查相結合的方式,對魯、豫、蘇、皖、川、陜、甘等22個省、市傳統家訓情況進行了調查。共發放問卷300份,回收有效問卷295份,調查對象涵蓋全日制學生、生產人員、行政后勤人員、人力資源、財務審計人員、文職辦事人員、管理人員、教師、專業人士及其他;年齡段主要集中在18—40周歲,占總數的93.95%;學歷主要集中在大專及以上學歷,占總數的96.27。在選取調查樣本時盡量考慮到城鄉、家庭狀況等因素差別,城鄉樣本數量大致相當。
1 當前我國傳統家訓文化的現狀
1.1 大部分民眾對傳統家訓文化有所了解,比較重視,認為傳統家訓文化對家風、家庭、社會風氣的形成有很重要的影響,很有必要繼承和發揚
“您對我國傳統家訓文化有所了解嗎”,對這一問題,87.79%的被調查者“了解”或“有一定了解”,對“您的家族或家庭是否有傳統家訓”這一問題,71.53%的被調查者回答“一直有”或“曾經有”。這說明中國傳統家訓文化的歷史影響還是比較大的。在“您認為現在的家庭教育對傳統家訓家風的重視程度如何”的調查中,51.86%的人認為比較重視,12.2%的人認為非常重視,但仍有35.93%的人認為不重視。由此可見,盡管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外來文化的不斷侵入,人們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和傳承大不如以前。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以來,我國才逐漸形成了重視家訓家風的良好氛圍,興起一股宏揚優秀傳統文化和重視家教家風熱潮。
在對“您認為傳統家訓對家風、家庭、社會風氣是否有影響”的調查中,52.54%的人認為“有很大影響”,43.39%的人認為“有一定影響”;對“您認為傳統家訓是否有必要存在,您希望您的家庭有家訓嗎”的調查中,89.49%的人認為“有必要、希望”。由此可見,人們對傳統家訓文化重要性的認識程度還是非常高的,極大多數人認為很有必要將優秀傳統家訓文化傳承創新,發揚光大,通過家訓家教樹立良好的家風,從而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
1.2 傳統家訓文化在青少年德育、價值觀形成、行為養成、涵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可發揮積極作用,應認真領會其內涵,融匯貫通到生活中去
對于“您認為家訓家風在青少年教育中發揮什么作用”(多選題)問題,83.39%的被調查者認為“對青少年德育、價值觀等方面的教育作用大”,82.37%的被調查者認為“對良好習慣、行為的養成方面作用大”。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對青少年的發展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家訓家風對青少年不僅可以起到教育、訓誡、規范行為,助其成人、成才的作用,對于延續家庭、家族的優良傳統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2012年11月8日中共十八大報告中,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了新的明確概括。在對“您認為傳統家訓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什么關系”(多選題)的調查中,78.31%的被調查者認為“傳統家訓可以更好地涵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80.34%的被調查者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對優秀傳統家訓文化的繼承發展”。家是縮小的國,國是放大的家,家風家教是培訓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而家訓是家風家教的精華凝煉。
對于“如果您的家庭有傳統家訓,您將如何做”問題,91.19%的被調查者表示“傳統家訓對人的成長成才有很積極的作用,將認真領會,融匯貫通到生活中去”。民眾對傳統家訓文化的認識已不再停留在不予理睬、死記硬背的層面上了,絕大多數人希望將家訓融匯貫通到生活中去。
2 中國傳統家訓文化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我國目前持續傳承傳統家訓文化的家庭較少
在中國家訓發展史上,家訓名作較多,比較有代表性的有《顏氏家訓》、《朱子治家格言》、《曾國潘家書》、《袁氏世范》、《溫公家范》、《鄭氏規范》、《錢氏家訓》等。但對于千千萬萬個普通家庭來說,有傳統家訓且一直傳承發展至今用以作為行為指南的并不多,對“您的家族或家庭是否有傳統家訓”這一問題,回答“一直有”的被調查者僅占31.19%。
2.2 家庭教育對傳統家訓家風的重視程度不夠
現在,大多數家庭將孩子視為掌上明珠,“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仍然是大多數家長的最大心愿。為了讓孩子不輸給同齡人,給孩子報各種特長班、興趣班,但往往卻忽視了精神層面的培養和道德教育。家庭教育將重點放到知識拓展和技能提升上,成才教育重于成人教育是家庭教育中的突出問題。同樣在“您的家族或家庭是否有傳統家訓”這一問題中,回答“從來沒有”的被調查者竟占到28.47%。
3 應對傳統家訓文化問題的對策
3.1 繼續營造傳統家訓文化傳播的良好氛圍
在2012年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以來,我國逐漸形成了重視家訓家風的良好氛圍。2013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全國婦聯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集體談話中,強調“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家風好,子女教育得好,社會風氣好才有基礎”;在2015年的春節團拜會上,習近平提出“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緊密結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 。在習主席的大力倡導下,我國對傳統家訓文化的重視達到了空前的高度,本次調查數據也顯示了這一趨勢。但任重道遠,我們只有繼續保持這種良好的傳播氛圍,把口號變為行動,落實到每個家庭的言行舉止中去,才能不負習主席所望。
3.2 實現傳統家訓內容和形式的創造性轉化
中國傳統家訓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就內容來說,有的是論述治家之道,有的是闡述教子之述,有的是探討修身、涉世之法;就形式來講,有的是專著類,有的是家規條規類,有的是家書類,有的是散文類,也有的是詩歌格言類。但在當今社會,面對當下的問題,在使用傳統家訓作為行動指南時,要充分考慮到時代的局限性,要把傳統家訓文化與當代我國國情相結合,避免觀念上的滯后僵化,使傳統家訓文化真正在現代家庭教育中發揮積極作用。
注釋
1.三句話讀懂習近平的家國情懷[EB/OL].(2015-10-06)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1006/c1001-27664791.html
參考文獻
[1]張琳,陳延斌.當前我國家風家教現狀的實證調查與思考[J].中州學刊,2016(8).98-104.
[2]李江偉.中國家訓的內容與形式[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10).86-87.
[3]趙玉芬.近20年中國傳統家訓文化研究綜述[J]河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6).97-104.
作者簡介
解銀蘋(1985—),女,山東東平人,山東現代學院質量辦副主任(主持工作),講師,碩士,主要從事教育管理研究。
邵大勇(1983—),男,山東淄博人,山東現代學院醫學院常務副院長,助教,本科,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學生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