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楠
【摘要】在現代教育課程結構中,沒有無用的課程,只有作用暫時還不被人所知的課程。音樂課程就是這樣的。作為學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課程之一,大多數高中學校并沒有意識到音樂課程的重要性。老師和學生也不重視音樂課程。事實上,音樂課程具有許多重要的功能,它可以幫助學生發現自己的音樂天賦,幫助學生理解音樂知識,掌握藝術魅力。音樂課程,尤其對面臨高考的學生來說,可以減輕他們的焦慮,減輕高考的壓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質,最終為學生在高考中,取得滿意成績提供一定的助力。
【關鍵詞】音樂課 高考 減壓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8-0214-01
1.引言
隨著高考步伐的臨近,來自多方面的壓力,對高考生來說越來越大,很多考生已經達到心理壓力極限,各種高考心理減壓尤為重要。聽音樂是重要的減壓手段。通過聽音樂可以有效地幫助考生進行高考心解壓力。音樂療法的有效性已經得到了國內外多方面的證實。
2.國外音樂療法研究
音樂療法主要以輕音樂等音樂為基礎,能有效緩解壓力和抑郁。通過舒緩的音樂放松自己,減少負面情緒。
早在1944年,密歇根州立大學就正式將音樂治療作為一門學科。隨著七十幾年的發展,音樂療法已然成為一門成熟而完整的前沿學科。目前已有數百種臨床治療方法和許多理論形成。
目前,美國近百所大學,都有音樂治療及其相關專業,每年培養數千名的學士生,碩士生和博士生。有近萬的注冊音樂治療師在精神病院、綜合醫院、老年醫院、兒童醫院、特殊教育學校和各種精神病院從事工作。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音樂療法開始引入亞洲。目前,日本和臺灣的大型醫院都配有專業的音樂治療師。
音樂療法最出名的一個案例是:一位被告知得了罕見心臟病的女士,在傷心過后,她決定,拒絕任何消極的想法,每天把手放在心上,想象一顆健康、強壯的心,每天早上,深深感激她堅強、健康的心,想象心臟病專家告訴她你已經康復,每天聆聽勵志,贊頌生命的音樂。連續四個月后,醫生驚訝地發現她的心臟強壯而健康。
3.對高考減壓的作用
3.1作用原理
不同的音區音域,有著不同的意義和作用,比如:想要激活動力,調動資情緒,需要高音;想要穩定情緒,需要低音,能使患者通過聲音,想象母親心跳,會使一個焦慮的人,情緒很快的平靜下來;中音的部分像理想的母親,便于患者投射情緒。
3.2作用方式
通過音樂課教師的精心設計,可以幫助備考學生了解自身情況,側寫自己的壓力狀態。從低到高,分為焦慮、強迫、恐懼和抑郁四種狀態。經過討論,大家都很認為“學得好,不一定能考得好”這句話是有理由的,正是如此,高考成敗的關鍵除了知識掌握情況的硬實力,還在于狀態(備考狀態、考場狀態)的軟實力發揮。
課上,學生們認真地參與音樂課教師的音樂減壓體驗。學生可以自由運用自己的想象力,遵循音樂的節奏,心情也在快樂、悲傷、自由、等各種不同的情緒體驗中徘徊。學生感受到內在生活的力量和豐富的情感世界,使身心放松,釋放或減輕壓力。
最后,學生們真誠地分享他們的內心感受。隨著交流和討論的深入,學生的內心世界將會變得平和,他們將會更加了解自身,并且在情緒的把控上,更加得心應手。
3.3樂曲選擇原則
高考減壓的音樂治療過程是音樂療法本土化的核心概念,遵循著音樂治療中的輪渡技術。根據高考考生的心理特點,將音樂的藝術表現形式結合起來,選擇更多的音樂,形成輪渡過程。
在高考音樂減壓的過程中,抓住使學生情緒不穩的焦慮和抑郁;利用音樂壓力免疫法,讓學生降低對鈴聲的敏感,對引起焦慮的聲音進行脫敏治療;用心靈療法,通過相關音樂,感受到雨水從身體上帶走疲勞,消除不安;通過支持性音樂,成熟聲音的哼唱,引導學生獲得我們所有人的內在支持,這種支持在考生考試的過程中,始終伴隨著他們;用音樂眼動技術,讓學生把心靈沉穩在地上,使考生情緒,既不焦慮,也不抑郁。
音樂老師可以對學生進行音樂催眠,通過釋放“半睡”和“半醒”之間的壓力,在聲音提示下,學生慢慢調整自己的呼吸節奏,慢慢醒來。在音樂的引導下,考生的大腦里會出現一片空白,感覺自己睡著了,又好像清醒一樣。當音樂催眠結束,考生醒來的時候,會從內心深處,覺得很放松。
對于有嚴重心理焦慮的學生,與其在高考前整夜睡覺,不如聽一些舒緩的音樂,在催眠下睡半個小時。
4.結論
隨著高考逐漸臨近,學生的狀態也進入激烈的競爭狀態中,這是一場必須面對的競賽。學生、老師和家長們都在全力以赴,但除了奮發學習之外,緩解學生的心理緊張狀態,幫助學生減壓,讓他們具備良好的心理狀態也是學生的必備功課。
參考文獻:
[1]呂秀梅;李霞.讓學生愉快地上好音樂課[J];吉林教育;2013年09期
[2]Abramson,R.M.(1980).Dalcroze-based improvisation.Music Educators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