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昊 司海青
【摘要】空氣動力學本身是一門以理論研究為主的學科,所以在教學體系的構建中多是以理論教學為主,可是民航(飛行)專業在本科院校中是一個實踐性非常強的專業,這就要求空氣動力學在課程教學體系中要構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有效途徑。從我國當前的本科院校教學實踐來看,在民航(飛行)專業中關于空氣動力學課程的教學體系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因此本文對民航(飛行)專業空氣動力學課程的教學體系進行探討,并且提出改進當前課程教學體系的一些建議。
【關鍵詞】民航(飛行)專業 空氣動力學 教學體系
【基金項目】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十三五”專業建設項目:飛行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與創新。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8-0223-01
引言
21世紀以來,我國的民航事業在經濟發展的推動下迎來了快速化的發展,隨之而來的便是航空公司的規模不斷擴大,并且伴隨著科技的發展開始有更多的新機型陸續投入運營市場,這就使得對于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諝鈩恿W作為飛行技術、飛機機電設備維修、飛行器制造技術和通用航空器設備維修專業等諸多航空領域專業的基礎課程,關注的是空氣的基本流動規律,飛機的基本氣動特性,飛機操縱性與穩定性的基本原理,其在整個民航(飛行)專業課程體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基礎性作用。從當前的教學實踐來看,民航(飛行)專業的空氣動力學課程教學體系設置仍有不小的完善空間。
一、當前民航(飛行)專業空氣動力學課程教學體系的構建
當前,國內開設民航(飛行)相關專業的院校,一般對空氣動力學的教學教學過程大體可分為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部分。而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關系,并不是主從關系,而是相輔相成的。
1.理論教學
當前,開設民航(飛行)相關專業的本科院校,關于空氣動力學課程的理論教學方式沒有太大的差異,基本上都是以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去通過課堂講授的方式進行。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民航(飛行)學院的空氣動力學課程為例,現階段主要以傳統的理論教學為主。實踐證明,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在強化理論教學成果方面效果比較顯著,然而在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培養方面卻收效甚微。原因在于:空氣動力學理論教學中注重經驗理論與公式的講解,而公式多且乏味,導致教師難教,學生難懂,課堂教學缺乏生動性。另外,其空氣動力學理論教學模式多為填鴨式教育,傳統的注入式理論教學方式不利于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并且過于機械的概念解釋與公式的邏輯推導也會使學生對于知識的感受不夠形象、直觀。
2.實踐教學
實踐教學是空氣動力學課程教學體系中和當前人才培養目標中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學環節,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民航(飛行)專業的空氣動力學實踐課程,其教學目的是使得學生能夠將學到的理論知識進行實踐應用,進而成為專業的航空技術與維修人才。在當前我國的普通本科院校教學體系中,關于空氣動力學的實踐教學基本都是通過仿真模擬軟件去完成的,學生通過流體仿真軟件(如FLUENT)完全可以利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去進行飛機飛行時空氣流動的模擬,所得到的模擬結果與專業的風洞試驗結果非常近似。
二、完善民航(飛行)專業空氣動力學課程教學體系的建議 1.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由于我國曾經長期處于應試教育的環境條件下,所以在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學生的自主地位往往會表現的有所缺失,即使來到了教學氣氛更為開放與活躍的大學階段,這種常年所形成的習慣也是很難改變的。民航(飛行)專業的空氣動力學作為理論性與實踐性兼具的航空類專業基礎課程,需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很強的主觀能動性,能夠獨立自主的去進行思考與研究,才能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當前,在教學活動中培養并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手段很多,像互動教學、問題導向教學以及實例教學等等,這些教學手段的具體效果都是經過實踐驗證的,應當在課程教學體系中去根據學生特點與客觀實際情況進行嘗試。
2.應用多媒體手段
多媒體教學手段是科技進步的產物,具體是指通過視頻、圖畫以及動畫等多種媒體表現形式去進行教學的一種手段。民航(飛行)專業的空氣動力學課程內在特點決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必須要記住并理解許多的概念與公式,而課程內容中的概念和公式往往又非常的抽象,如果僅靠教師的講解與板書去理解起來會比較困難。通過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可以使得原本書本上的概念變得非常形象化、立體化,尤其是在民航(飛行)專業空氣動力學課程的教學體系中去應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通過相關型號飛機飛行的視頻或者圖片,去讓學生更加直觀、形象的感受到一些相關的概念與公式,從而更好的實現教學目的。不過多媒體手段在應用過程中要適度,并且要注意其與傳統教學手段的結合,不然便容易造成學生的思想散亂,不僅起不到其應有的作用,還會表現出來一些負面的影響。
3.教學創新
創新是任何事物發展與進步的源泉,民航(飛行)專業的空氣動力學課程教學體系的完善與進步一樣離不開創新。創新有一層意思便是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意識,民航(飛行)專業空氣動力學課程有非常強的研究性與實踐性的內在特征,這就要求學生在牢固掌握所學知識的基礎上去進行創新,比如通過流體和飛行仿真模擬軟件去自主進行飛行器流場與飛行技術相關的實驗,將自己所產生的一些大膽想法去進行驗證,而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引導作用,積極鼓勵學生去進行一些創新性的研究與實驗,這樣必然能夠使得整個教學氛圍與教學效果都得到極大的提升。
結語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民用航空事業也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民航(飛行)專業人才的缺口日益凸顯??諝鈩恿W作為航空領域內專業的基礎課程,對于專業民航技術人才的培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相關教學從業者應當針對這門課程的教學體系進行更加深入的探討分析,進而去找到完善課程教學體系的方向。
參考文獻:
[1]黃睿杰,孫兵,梁海峰.空氣動力學與飛行原理課程教學體系探討[J].內江科技,2017(03):96-97.
[2]姜偉華.飛機空氣動力學課程教學體系探討[J].考試周刊,2015(90):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