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予蜀
摘 要:安陽卷煙廠香料廚房系統(tǒng)中所用的儲料罐在工作過程中需利用壓縮空氣將管道中的料液推送回儲料罐。在回收過程中會生成料氣混合物,并通過儲料罐的排氣口排出,不僅造成了料液浪費,還會污染周圍環(huán)境,并且會在儲料罐外側附著一層料液,需工作人員定期清理,增加了勞動強度。因此設計制作了一種氣液分離裝置,有效的解決了這一疑難問題。
關鍵字:儲料罐;排氣口;料氣混合物;氣液分離裝置
在卷煙制造行業(yè)中,加香加料是煙草加工過程中極其重要的一道工序。在現(xiàn)有的煙草制絲過程中,安陽卷煙廠香料廚房系統(tǒng)采用的是料液遠程配送到現(xiàn)場,對物料進行加香加料的方式。由于儲料罐排氣口為直排設計,導致在排氣減壓過程中,大量的料液液滴隨氣體從儲料罐料排氣口排出。料液氣味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且隨氣體噴出的料液液滴粘附殘留在平臺、罐體表面及各閥件管路上,需工作人員進行清洗,增加了保養(yǎng)人員的勞動強度。
1存在問題
香料廚房系統(tǒng)的工作過程分為加料、填充、生產、回收, 實際工作中,在系統(tǒng)加料、回收、填充過程中,都存在回收料液這一過程,管路料液回收時,依靠壓縮空氣將料液推送回儲料罐中,壓縮空氣進入料罐后,經儲料罐的排氣口排出。在料液回到儲料罐時,壓縮空氣在儲料罐中具有一定壓力,在罐內外壓差作用下,壓縮空氣會由儲料罐排氣口排出,同時會將回收過程中霧化的料液液滴帶出,且排氣口是直接排放狀態(tài)(如圖1所示),在壓縮空氣的推動下,產生的氣液混合物會從排氣管直接排入大氣,這些混合著料液的刺激性氣體會充斥整個香料廚房,會產生刺鼻、刺眼等情況,且排氣口周圍的設備上會粘附一層殘留的料液,造成局部污染,需操作工對其清理,清理過程費時費力。
2 改進措施
鑒于上述原因,經研究分析,研制一種新型氣液分離器裝置。
技術方案:
當氣料混合物進入氣液分離裝置筒體內時,氣料混合物的流速降低,由于氣體與液體密度不同,利用失速重降分離的方法,實現(xiàn)氣體與料液的第一次分離;經第一次分離后的混合物通過筒體中部設置的上下錯開的擋板時,流體的方向發(fā)生改變,且擋板可吸附氣體中的液體,細小液滴粘附在氣液分離器筒壁上,細小液滴逐漸合成較大液滴,當液滴重量克服氣液分離器桶壁摩擦力時,落入底部的液體收集區(qū),實現(xiàn)第二次氣液分離。氣液分離過程中,裝置內沒有形成阻力,故儲料罐內壓力不會出現(xiàn)升高現(xiàn)象;由于出口通徑沒有變化,且沒有阻擋物,只是通過折流板折流,也不會發(fā)生阻塞現(xiàn)象。
具體工作流程:
如圖2所示,該儲料罐的氣液分離裝置包括頂蓋1、氣液分離本體和氣動角閥7,氣液分離本體包括筒體2、出氣管3、擋板4、進氣管5和出料管6。其中頂蓋1與筒體2頂部采取可拆卸連接,筒體2的頂部設有開口,方便從頂部打開頂蓋1,對筒體2的腔體進行清理;出氣管3與筒體2上部連通,且出氣管3與筒體2的軸線夾角為30°,當出氣管3內壁上有料液存在時,料液可沿出氣管3的內壁流入筒體2內。擋板4設置有兩塊,位于筒體2腔體的中部,且擋板4沿筒體2的軸線方向上下錯開設置,擋板4的面積均小于筒體2腔體的橫截面面積。進氣管5與筒體2的下部連通,且進氣管5的內徑要小于筒體2的內徑。當氣料混合物從進氣管5的出氣口進入筒體2的腔體時,氣料混合物的流速降低,利于氣體與液體的分離。出氣口設在下?lián)醢?的下方,氣相中細微的料液滴一直下沉,而氣體先下沉然后上升,從而實現(xiàn)料液與氣體的分離。出料管6與筒體2的底部連通,氣動角閥7與出料管6的出口連接。具體工作時,氣料混合物從儲料罐的排氣口排出,通過進氣管5進入筒體2的內部。進氣管5的內徑小于筒體2的內徑,可以降低進入筒體2內部的氣料混合物的流速,且進氣管5上出氣端的出氣口向下,利用氣體與液體密度的不同,從而實現(xiàn)氣體與料液的第一次分離。第一次氣液分離后,氣體中還存在有少量的液體,還需要進行二次氣液分離,因此在筒體2腔體的中部設置上下錯開的擋板4。擋板4可以改變流體的方向、吸附氣體中的液體,從而實現(xiàn)第二次氣液分離。在回收后打開氣動球閥7,分離出的料液流入儲料罐中。
3 結語
該氣液分離裝置在不改變排放通經,不影響排放阻力的條件下,將氣液混合物中的料液分離,并自動加注入加料罐中,在不增加任何工作量的情況下解決了問題,并完成了預期目標,為改善工作環(huán)境創(chuàng)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減輕了保養(yǎng)人員的勞動強度,且具有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效果優(yōu)良的特點。
參考文獻
[1]制絲生產線糖香料廚房系統(tǒng)使用說明書.江蘇寶應仁恒實業(yè)有限公司
[2]吳宗澤.機械零件設計手冊.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3]李彥偉,范愛軍.煙草制絲設備及工藝[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