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英會
摘 要:培智教育針對的是智力障礙的學生,他們存在著認知缺陷或學習困境。往往以形象認知為主,缺乏必要的延伸性思考,所以教師應多結合他們熟悉的生活來整合數學問題。結合教學經驗分幾個角度對如何上好培智“生活數學”課進行分析。
關鍵詞:培智;生活數學;情境;實踐
培智教育是針對智力發育遲緩或相對低下的少年兒童的教育。這個類型的學生思維差異比較大,自我約束和控制能力也比較差,抽象思維尤其缺乏,想象力也參差不齊。所以,在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和教學環節上與普通中小學差異較大。數學是培智教育的主要課程之一,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參照他們的生活經驗設置情境問題,以活潑、形象的方式激發興趣,啟發體驗和探究。培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學會生存、適應社會,作為培智學校主要課程的數學課,除了遵循數學學科的一般規律,還要緊緊把握培智教育的特殊屬性。我們將這樣的教學稱為“生活數學”。本文就集合多年的教學實踐,從幾個角度說一說如何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上好培智“生活數學”課。
一、設置趣味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對智障學生同樣適用。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智障學生也比較好玩,也有一定的好奇心。所以,要想讓他們能跟著我們的思路學習數學,我們就要整合趣味的數學情境問題來吸引他們主動參與的興趣。智障學生學習初期,我們要先解決他們思維的自理問題,為此,我們要結合生活實際,以他們熟悉和感興趣的方式和內容來設計或呈現知識,讓他們感受到數學在生活實際中的意義,感受到學數學的樂趣。
比如,最初學習數字,我們可以讓他們數課桌:一張,兩張,三張……還可以借助他們喜歡的玩具做道具,讓他們數一數有幾個。經過多次,讓他們數不同的東西,他們就會逐漸明白數字的意義。然后,我們及時給予肯定和夸贊,他們就會很有成就感,就有興趣繼續學下去。然后學加法的時候,我們也可以借助視頻給他們展示情境:草原上有4只白羊,還有5只黑羊,那么一共有多少羊呢?這樣展示比較形象直觀,以動畫的形式引導孩子們分別數一數,然后攏到一塊再數一數。這個經過反復的不同情境訓練,孩子們就會掌握基本的算法。
培智教育有方法也要有耐心,很多時候我們覺得很有趣的事,他們未必感興趣。所以設置情境一定要注意觀察他們的認知興趣,只有抓住他們的興趣點和好奇心,才能真正吸引他們參與進來,逐步掌握知識。
二、課堂角色扮演,模擬生活情境
知識來源于生活,運用于生活。我們教智障兒童學數學,是想讓他們掌握基本數學知識,能在生活中自理。然而,智障兒童知識想象和延伸能力比較差,課堂上掌握的數學知識,在生活中不會合理運用。為了建立知識和生活實踐的聯系,我們就可以整合知識,以游戲互動的方式,通過讓孩子們扮演角色,體驗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來完成知識到能力的轉化。
比如,同學們掌握了基本的加減法知識后,為了培養他們運用的能力,我們可以設置“開商店”游戲:同學們分組,每個組內有的同學扮演商店店長,有的扮演售貨員,其余同學扮演顧客。然后每組提供商品道具,用紙片做好零錢道具。讓同學們通過買文具和找零錢來體會加減法在生活中的具體運用。同學們對這樣類似過家家的小游戲特別熟悉,也非常有興趣,參與度比較高。他們在買自己喜歡的東西時,要思考怎么加零錢才能夠買,或者是給了面值大的錢,對方要找回多少。通過這樣對生活模擬比較高的情境,不但能幫學生建立從知識到運用的聯系,還能吸引他們進一步探索數學運用的興趣,為進一步深入學習奠定基礎。
當然,不同類型、層次和狀態的智障學生,他們的知識儲備和思維能力各不相同的,也會有相應的情緒反應。在設置情景和扮演角色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情緒。在教學中,關注學生在情景中的情緒變化,因人而異,隨時調整,設置不同的方式和情景。如學習10以內數的認識時,我通過兒歌,“打老虎”教會了智障學生會數1~5個數,又讓個別重度生看圖認知。
三、鼓勵實踐操作,提升動手能力
數學研究的是數量關系和幾何位置關系。簡單幾何圖形的認知和學習也是培智數學的重要內容。由于智障學生思考延伸能力缺乏,所以幾何的旋轉變化和拼接剪裁等對于他們來說是學習的難點。這些難點不能用語言說教的方式來引導認知。這就要求我們鼓勵學生敢于動手實踐,通過親自的操作來認識圖形。
如在進行認識圖形的活動中,我們先教大家認知基本的圖形:三角形、圓形、長方形、正方形、橢圓形。大家認識之后,我們可以在多媒體上展示復合圖形,讓同學們想一想是哪幾個圖形拼接成,最后也以動畫的形式在多媒體上展示如何拼接;還可以鼓勵同學們自己動手,隨著自己的想想用幾何圖形道具動手拼一拼,看看能拼得像什么……經過這樣的動手實踐訓練,不但能吸引孩子們動手參與的興趣,還能讓他們更全面地認識幾何圖形,培養審美觀、想象力和動手能力。
總之,培智教學要以生活實用為目的,以學生為中心整合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從形象思維著手,逐步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我們只有抓住了學生的興趣點和好奇心,就能成功地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和探索動力,就能鼓勵和引導他們積極深入地參與到數學學習中來。只有這樣才能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才能真正學到數學知識,掌握將來生活所必需的數學常識,為今后學會生存、適應社會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洪梅.如何實現培智數學課堂的生活化[J].江西教育,2016(24).
[2]周興露.生活化教學法在培智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2016(2).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