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明 梁振銀 黃瑩 王芳 李文
【摘要】目的:探索在專科層次護理專業大學生中開展井岡山精神教育,以加強護理生職業道德教育。方法:2016級專科層次護理2班60名同學為實驗組,開展以井岡山精神為主要載體的職業道德教育進行滲透教學;2016級專科層次護理1班60名同學為對照組,采取傳統的職業道德教育,通過評價考核,比較教學效果。結果:客觀評價及主觀評價指標實驗組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顯著性(P<0.05)。結論:在專科層次護理專業大學生中以滲透式開展井岡山精神教育,有助于提高醫學生的職業道德水平,值得推廣。
【關鍵詞】井岡山精神 滲透式教育 衛生職業道德 專科層次護理專業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5-0002-02
當前,醫患關系是影響社會和諧的重要因素之一。醫護人員職業道德水平是影響醫患關系的重要因素,而醫學生的職業道德水平將直接影響未來醫護人員職業道德水平和醫院醫德醫風建設。井岡山精神,是根植于江西本土的紅色文化,是我國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是當今時代寶貴的精神財富,具有豐富的內涵和寶貴的育德育人功能。井岡山精神的傳承和發揚受到歷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我們嘗試通過挖掘井岡山精神的實質和內涵,利用我省豐富的紅色教育資源,找到大專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和井岡山精神兩者之間的契合點,積極發揮井岡山精神在護理生職業道德教育方面的作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將井岡山精神以多種形式滲透到大專醫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中去,發揮紅色資源優勢,增強職業道德教育的針對性,提高職業道德教育的實效性。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以我校2016級專科層次護理2班60名同學為實驗組,開展以井岡山精神為主要載體的職業道德教育進行滲透教學;2016級專科層次護理1班60名同學為對照組I,對照組采取傳統的職業道德教育。上述班級同學入學后由同一名輔導員管理。且調查研究表明:兩個班同學入學按成績隨機分班,兩個班生源素質無差異性,符合標準,可進行下一步研究。
1.2方法
1.2.1滲透式開展井岡山精神教育
在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教學中要突出井岡山精神。與2016專科層次護理2班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師溝通,要求在教學中多融入井岡山精神教育,在教學中突出井岡山精神,尋找井岡山精神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點,積極將井岡山精神引入思想政治理論課堂。同時要求思想政治理論教師要改變“填鴨說教”的傳統方式,應用井岡山革命史實激發學生的參與感,提高學生的能動性,引導同學對井岡山精神有關事例進行討論和分析,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從而有助于形成正確的衛生職業道德觀。學校可以將井岡山精神教育與其他學科有機結合,建立紅色文化教育平臺,采用生動的教育形式,積極研發一些以紅色文化為背景的故事、戰役等教育軟件,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學習井岡山精神。
充分利用我省獨特的紅色資源優勢,建設和利用好井岡山教育實踐基地。利用江西,特別是上饒本地區豐富的紅色教育資源,發揮紅色教育功能。組織大學生到井岡山及方志敏革命烈士紀念館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現場參觀、憑吊、宣誓、瞻仰等系列活動,以提升他們對井岡山精神的感知。
充分發揮新媒體及校園宣傳陣地優勢,大力弘揚井岡山精神。利用網絡、社團、公寓開展井岡山精神教育。發揮井岡山精神在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衛生職業道德教育中的作用。要利用微信、手機客戶端等新媒體工具,將“線上學” 與“ 線下學”結合起來,增強學習的靈活性。要求學生黨支部建立微信學習群,分享精彩微信內容、編輯警句格言、撰寫心得體會、分享精彩微黨課。二是積極發揮校園網、校刊、宣傳欄等宣傳載體的作用,大力宣傳井岡山精神。
1.2.2 評價與數據處理
通過職業道德的學生自評、學生互評、任課教師評價學生和系部學生管理部門評價學生來考核,考核每小項為滿分10分制度,比較對照組和實驗組情況。 數據采用SPSS 16.0統計軟件進行單因子方差分析處理,組間采用t檢驗。
2.結果
2.1學生自評結果
通過問卷自評,職業道德自我評價情況見表1。
結果表明:實驗組自我評價項目中對井岡山精神的理解程度、對衛生職業道德的理解程度、關愛病患樂于奉獻的評價及愛崗敬業的自我評價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同學(P<0.01),實驗組同學的誠實守信嚴格自律的評價也優于對照組(P<0.05)。
2.2學生互評結果
通過同學問卷互評,職業道德互評情況見表2。
結果表明:實驗組同學互評項目中對井岡山精神的理解程度、對衛生職業道德的理解程度及關愛病患樂于奉獻的評價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同學(P<0.01),實驗組同學的愛崗敬業的自我評價和誠實守信嚴格自律的評價也優于對照組(P<0.05)。
2.3任課教師評價結果
通過問卷任課教師對班級評價,情況見表3。
結果表明:任課教師評價實驗組的同學對井岡山精神的理解程度、對衛生職業道德的理解程度顯著優于對照組同學(P<0.01),對老師的尊重情況及整體表現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同學(P<0.05)。
2.4系部管理老師評價結果
通過問卷系部管理教師對班級評價,情況見表4。
結果表明:系部教師評價實驗組的同學對井岡山精神的理解程度、對衛生職業道德的理解程度顯著優于對照組同學(P<0.01),對老師的尊重情況及整體表現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同學(P<0.05)。
3.討論
井岡山斗爭時期,以毛澤東、朱德為代表的共產黨人培育了偉大的井岡山精神。井岡山精神通過井岡山革命道路、革命斗爭實踐以及革命思想文化展現出來。井岡山斗爭開辟了井岡山道路,井岡山道路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開篇。井岡山斗爭培育了井岡山精神,她是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精神的源頭,是有原創意義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她展現了我們黨崇高的革命道德。
將井岡山精神引入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增加了解決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問題的有效途徑。如前文所述,醫患關系現狀和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現狀亟待改善,而井岡山精神又具有符合時代條件和現實需要的豐富內涵。將井岡山精神引入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充分挖掘其教育價值,從而讓其在醫患關系現狀和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現狀的改善中可發揮道德引導和精神指引的作用。井岡山精神中體現的理想信念這一靈魂、依靠群眾這一根本、艱苦奮斗這一作風,都完全符合醫患關系和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現狀改善的需要。井岡山精神的引入,為解決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中的問題提供了有效的途徑和方法。
參考文獻:
[1]張文娟,郝艷華,吳群紅,等.我國醫患關系緊張的原因及對策[J].醫學與社會,2014,(4):44-46.
[2]姚繼方,王遠,齊戰.淺談和諧社會理念下醫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J].教育與職業.2007,(21):96-97.
[3]汪先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路徑探究——紅色文化視域下[J].現代商貿工業,2017,(6):109-111.
[4]張繼彬.試析用井岡山精神培育大學生的時代意義和基本途徑[J].井岡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06,(9):106-108.
[5]涂章橋.弘揚井岡山精神與加強大學生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初探[J].山西青年,2016,(5):125-127.
[6]肖先彬.井岡山精神與當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M].碩士學位論文,江西師范大學,2011.
作者簡介:
劉建明,男,副教授,主要從事衛生職業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