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晶晶
【摘要】精細化管理是源于發達國家的一種管理理念,它是社會分工的精細化以及服務質量的精細化對現代管理的必然要求,它是建立在常規管理的基礎上,并將常規管理引向深入的關鍵一步。精細化管理就是落實管理責任,將管理責任具體化、明確化,要求每一個人都要到位、盡職,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到位,對工作負責,對崗位負責,人人都管理,處處有管理,事事見管理。在日常管理中,它要求每一個步驟都要精心,每一個環節都要精細。精細化管理體現了組織對管理的完美追求,是組織嚴謹、認真、精益求精思想的貫徹。幼兒園的工作由一個一個細節組成,若切切實實把每一個細節做好,精心對待每一件小事,精細完成每一個步驟,就能打造一個精品幼兒園。
【關鍵詞】精細化 幼兒園 管理
【中圖分類號】G6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5-0204-02
管理其實就是組織將有限的資源發揮最大效能的過程。有人曾指出,所謂管理精細化,就是常規管理的升華,是規范化管理的延續。其管理核心理念就是“態度為精心、過程為精細、結果為精品”。其主要彰顯的管理方法就是“事事有人管,時時有人管,處處有人管,人人用心管。”幼兒園精細化管理,需從幼兒園實際情況出發,全面分析幼兒園的現狀,如:幼兒園的地理位置、規模、文化背景、辦園質量、教師的整體素質、教育理念、周邊居住人群的文化層次等,然后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精神為指針,確立辦園宗旨,明確幼兒園辦園目標,按著“創新機制、科研引領、全員參與、強化落實、激勵推動”的工作思路,加強管理機制,建立科學量化的標準和可操作、易執行的幼兒園各崗位工作程序,不斷探索、推進精細化管理的落實與創新,實現幼兒園管理的標準化、規范化、精細化、個性化的模式,進而促進每一位師幼個性和諧健康發展。
一、以精細化管理理念為指導,創新管理制度,探索科學的幼兒園保教管理辦法
從幼兒園自身發展出發,制定切實可行的幼兒園長遠和近期工作規劃。采用PDCV的管理辦法,即按照計劃、執行、檢查、處理四個階段的順序進行管理工作,把各崗位軟指標的東西,變成量化硬指標的評估條件,并通過檢查執行情況將硬指標量化的評估再現出來,獎優罰劣,有效調動教職員工的積極性。根據組織安排、人盡其才的原則,將教育教學、安全管理、幼兒保健、清潔衛生四大板塊工作對全體教職工進行合理分工,實行崗位到人、責任到人。組織全體教職工對過去的一些制度進行反思討論,通過集體修訂,形成文件,如《幼兒園保教一日活動工作流程》、《教師作業指導書》、《保育員作業指導書》、《炊事員作業指導書》、《教師考核評分標準》、《保育員考核評分標準》等一系列制度,并不斷推進制度的落實。
二、引進企業管理“五常法”,推進園所環境精細化
“五常法”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的日本,直至目前,仍有90%以上的日本跨國公司以及許多像海爾一樣的國內著名上市公司運用此法進行日常管理。“五常法”可以概括為:常組織、常整頓、常清潔、常規范、常自律。具體的說就是要求我們做到:“工作常組織,天天常整頓,環境常清潔,事物常規范,人人常自律 ”。“五常法”管理在幼兒園的運用涉及到管理的各個層面,也遍及到幼兒園的任何一個崗位,需要每一位教職員工的參與,我們先從班子成員中入手,統一思想,只有這樣才能影響、管理全園教職工。在實施過程中,首先注重的理念的轉變及提升,我們本著“幼兒園工作無小事,事事皆教育”的管理理念,從大處著眼,從細微處入手,把每一項工作力爭都做精做細。
三、轉變觀念,提高對幼兒園保教管理重要性的認識
1.加強宣傳,增強保育員的社會認同感。通過家長會、家長開放日等形式向家長宣傳科學的保教理念,了解到保育和教育是幼兒園工作的核心,二者相互聯系、互相影響、互相制約、互相促進、共同提高。保育員在保育工作中承擔有教育工作任務,教師在教育工作中同樣承擔有保育工作任務。因而保育員不僅是為幼兒創設美好生活環境、管理好幼兒生活的保障者,而且是重要的教育者,為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樣應該受到尊重。
2.因人施保,關注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寓保于教,以保促教,促進幼兒體、智、德、美全面發展。面向全體和因人施保相結合,這也是廣義的教育里辨證統一的基本原則。真正的面向全體,不是一刀切的集體教育,不是停留在表面的教育機會均等,而是要求教師在清楚地認識、了解全體中每個個體的特征和差異的基礎上,施以有區別的教育,從而使每個兒童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保育工作要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注重個體差異,因人施保,引導幼兒個性健康發展,需要生理保育和心理保育相結合。
3.家園共育,鞏固幼兒園保育效果。通過保育員與家長的溝通,促進家園共育。保育員積極做好家訪工作、家長座談工作等,及時匯報幼兒在園生活的情況,爭取家園配合,達成共識。保育員還可以為家長開展保育知識專題講座,指導家長做好幼兒生理和心理衛生保健工作。使幼兒園與家庭取得一致性的教育目標,教師、保育員與家長形成合力,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幼兒園應端正辦園指導思想,樹立全面提高保育和教育質量的理念,克服注重知識傳授的“小學化”傾向,切實做好幼兒生理和心理衛生的保健工作。
參考文獻:
[1]高橋.怎樣糾正孩子的缺點[M].廣州: 嶺南美術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