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童 楊立新 祁飛 張明磊 孫大成
【摘要】實訓基地是培養林業高技能人才不可或缺的載體,因此整合優化實訓基地教學資源配置,提升基地綜合實訓服務能力,是建設共享型實訓基地,培養林業高技能人才的關鍵。本文以遼寧林業職業技術學院建設共享型林業實訓基地為例,分析了當前林業類高職院校共享型實訓基地建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關鍵詞】林業 建設 共享型 實訓基地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5-0229-02
一、林業類共享型實訓基地的基本概念
所謂的林業類共享型實訓基地,就是高職院校以林業企業或者自有大型仿真實訓基地為依托,通過校、企和校、校之間相互合作,充分整合利用企業現有和各校自身資源,建立集林業教學、生產、科研、培訓及社會服務五位為一體的區域共享型實訓基地。
二、當前林業類共享型實訓基地建設存在的問題
1.學校教學計劃與企業生產計劃時間不一致存在矛盾
高職院校的教學計劃是按照學校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教學計劃組織實施的,具有相對穩定性,而林業類企業的生產計劃是根據季節、訂單和市場需求決定的,有一定的不確定性,這就造成學校教學計劃和企業生產計劃長期矛盾,容易出現企業為難,學校委屈的情況。
2.實訓人數安排與崗位實際需求的矛盾
林業企業生產經營以實際需求人數為準,每個崗位人數相對固定,以確保企業的正常運營,學校實訓則多以班級為單位,因此常出現學生實訓人數與企業需求人數不一致的情況。
3.學生技訓練與企業經濟效益存在沖突
高職院校林業實訓教學以育人為準則,為國家培養高技能型人才,會盡量滿足學生在實訓過程中的各種技能訓練需求,而林業企業則要求生產周期短,次品率低,以實現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
4.校、企兩類指導教師對學生生產實習指導存在偏差
學校實訓指導老師,因為常年在校,容易存在對企業崗位不熟悉,新生產技術脫節的情況,導致實訓效果不理想。而企業指導教師則存在教法不得體,對教學管理不熟悉的情況,也就是常說的,“會干的講不好,會講的干不好”。
三、林業類共享型實訓基地建設的對策
1.開展林業課程教學改革
進行課改,林業企業參與高職院校實訓教材的編寫、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實訓計劃的制定,高職院校實訓采取項目化教學,每個項目都將明確所需理論知識、技能要求和學生人數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對實訓學生進行編組,各小組輪訓,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實踐,最大限度的將生產和實訓相結合。
2.開展校企合作,訂單制培養
學生在入學時,林業企業就與其簽訂畢業工作協議,按照崗位為企業進行人才定做,企業教師定期走進課堂,每個學年都安排一定時間讓教師和學生進入企業進行實訓。頂崗實習時則可完全進入所簽訂的企業進行實訓,這樣既解決企業招工難和工人流動性大的問題,又解決了學校缺少實訓基地和一線實訓指導教師的問題,實現校企雙贏。
3.校企雙方共同承擔教學成本
校企雙方緊密進行合作,學校可對企業提供科研管理技術方面支持,派遣教師去企業鍛煉,參與企業的生產,企業也應將產品生產工藝流程毫無保留的提供給學校,并派遣技師深入課堂,對學生進行指導,使學生不光學會實訓技能還養成良好的技藝習慣,從而避免物料的浪費。另外學校亦可自購一部分物料,作為實訓原材料補充,從而降低企業壓力。
4.建立完善的考核機制
建立完善的校、企雙考核機制,雙方各占50%,指導教師獎金與學生實訓成績掛鉤,按照指導學生的數量, 完成課時的多少等對校、企雙方指導教師進行考核。
5.建立自有仿真實訓基地
有條件的高職院校亦可通過購買、租用等形式單獨或者聯合其他院校建立大型仿真林業共享型實訓基地,并適當聘請企業人員進行管理教學,用以提高學生實訓技能。
四、結束語
本文通過對林業類共享型實訓基地建設及運行進行研究。給出了林業類共享型實訓基地建設的基本概念,分析了當前林業類共享型實訓基地建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對策。
參考文獻:
[1]武蘭義,張云江.遼寧省實驗林場科技興林五十年[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6.
[2]劉耀文、馮旭芳.高職教育區域共享型實訓基地建設研究[J]. 職業時空,2010,(6):38-40.
[3]黃旭.論高職共享型實訓基地的建設[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4,(21):18-19.
[4]羅偉,張翠英.對加強區域共享型實訓基地制度建設的探討[J].職業教育研究,2008(01):116-117.
[5]張寶童,張紀生,朱峰,朱琳,敖曼.高職院校學生頂崗實習動態管理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4(10):33.
作者簡介:
張寶童,男,1982年10月19日生,漢族,遼寧清原人,林業高級工程師,碩士學位,現任遼寧林業職業技術學院林盛教學基地副主任,研究方向:林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