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銳
摘 要: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而評價是尊重學生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發展的重要環節,是促進有效學習的手段。
關鍵詞:注重過程;激勵性語言;全面正確的評價
在課堂教學中,評價是調動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的重要手段。我們教師每天每節課都在評價,可又有多少教師會思考自己的評價是否有效。教師經常熱情洋溢地表揚、鼓勵學生,或對學生的發言做出評價,這無疑是正確的。但是,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究竟做得怎么樣呢?通過網上學習,我對“有效學習評價”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體會。同時我也嘗試著把它運用到教學中去。
一、我覺得小學語文的評價既要注重學習結果評價也要注重學習過程評價
要對學生學習能力、科學探究精神、情感、態度、價值等方面進行全面評價。因而小學語文的“有效學習評價”就具有方式多樣的特點。在小學語文教學時為了實現“有效學習評價”,我們的評價應該以學生發展為本,注重人文關懷,在教學過程中堅持公平、公開、公正的評價標準。對同一個問題不同學生類似的表現不能因為個人的好惡、或者利益因素給予不當的評價。同時對學生的評價充分考慮到個性及性別差異。同樣是朗讀對于口齒不靈的同學和口才良好的同學就要區別對待、區分評價。用體諒與包容的心態去對待,還是以挑剔甚至刻薄的方式去對待他人就顯得尤為重要。寬容是美德的重要內容,我們的生活需要寬容,我們需要寬以待人。
二、采用激勵性評價,營造和諧的課堂評價氛圍
課堂上我常進行鼓勵性的評價,如“相信自己,你們一定能讀好。”“再努力一下你就成功了。”“你說得太好了,我怎么沒想到呢?”“多好的問題,會讀,會思考,你真行!”“我看到了大家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這樣的鼓勵點燃了學生智慧的火花,使他們感到一種滿足,一種驅動。在評價過程中為實現評價的有效性,在語文教學中努力構建學生語文學習自我評價、小組評價、教師評價。這樣有助于發展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積極思考問題的能力,也能讓學生學會從他人的身上吸取經驗。在語文課堂教學經常會遇到各種突發事件,有些只能算課堂中的校插曲,對我們教學沒有什么影響,但是有些突發事件會導致我們的一節課無法按照教學計劃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或者教學目標。我們別忙著考慮如何懲治引發這些意外造成這些突發事件的“罪魁禍首”,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對他們的言行我們怎么進行恰當的、有效的評價,如果影響不大就一言帶過達到防微杜漸的目的。只有遵循教育規律的評價,它的功能性才能得以實現,才能使評價成為語文教學中重要的、必須的、有效的、合理的有機組成部分。
三、要對學生學習能力、科學探究精神、情感、態度、價值等方面進行全面評價
因而小學語文的“有效學習評價”就具有方式多樣的特點。談到評價很多人認為就是表揚或者批評,或者說就是口頭評價,實際上這是對評價方式的誤讀誤判。評價就方式來說可分為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
定量評價:把語文教學現象簡化為數量,進而從數量的分析與比較重推斷語文教學的成敗。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等級制。比如作業中用優、良、中、差的等級評價。
定性評價:也叫“描述性評價”“檔案袋評價”我們可以利用以下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
第一,結合日常學習,評價學習的主動性。上課觀察,從答問和發問中、預習的效來評價。
第二,結合學習成果,評價學習的有效性。在每次課堂教學快要結束時,教師可以留點時間給學生在這堂課上的表現做一次總結性的評價,同時,也請學生給自己的教學過程打分,聽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
第三,創設活動情境評價其創造性。可以開展各種各樣的學習活動,如寫字、寫作、朗讀、課本劇等。參與活動是實現情感評價的有效落腳點。參與、互動越多、越積極,感性體驗就越強烈,主體意識就越強,情感評價的效果也越明顯。
四、教師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主導者
在評價過程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這種重要的角色需要教師有高度的評價素養。遺憾的是,教師的評價素養現狀明顯不容樂觀。也許很多人都看過《三毛為何自殺》這篇文章,文中幼年的三毛本是活潑開朗的女孩,愛讀書,愛文學,可是她偏科嚴重,尤其數學很差,上了初中二年級后,為了不讓自己留級,三毛奮發學習,認真配合各科老師,凡課即聽,凡書即背,連數學題都一道道死背下來。因此,她的數學考試竟然一連六次考到了一百分,但這卻引起了數學老師的懷疑。于是,數學老師拿初二第一學期的題目來考她,她當然不會。數學老師就用墨汁把她的兩個眼睛化成了兩個零蛋,并責令她罰站和繞操場一周來羞辱她,嚴重地損傷了她的自尊心,回家后她飯也不吃,躺在床上蒙著被子大哭。從那天起,她開始逃學,不愿與人交流,患上了自閉癥,最后自殺。這位數學老師就這樣殘暴地摧毀了三毛的自尊心與自信,毀了她的一生。如果,當時的數學老師對三毛能循循善誘,諄諄教導,三毛的人生可能會更加精彩,我國文學史上會出現更多優秀的著作。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一句六月寒。作為教師,我們的一言一行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學生,我們對于學生的評價更是起著關鍵的作用。因此,我們必須致力于加強自身的師德修養,提高教師的評價素養。這是我們迎接新的評價范式到來的一個關鍵前提。
公正的評價每一位學生,是促進學生發展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小學生,學生對老師屬于絕對崇拜階段,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句話,就能對學生產生不可小覷的影響。成績好的學生也會犯錯誤,成績不好的同學也并非一無是處,作為教師,我們要善于挖掘學生的閃光點。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的對象是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面對的對象不論在年齡結構上、知識結構上、還是社會閱歷上都具有其特殊性。小學語文教學,要在學習的過程中使學生個人的體力、智力、個性和交往能力得到發展。教育在于學生離開學校多年后仍能保持和影響他的思維和行為的那些東西。這還需要我們每位老師用心的去琢磨、去發現、去體會。
參考文獻
[1]畢小偉.學習評價問題診斷與解決[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