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麗
摘 要:隨著現代交通工具的發展,地鐵等新型的交通工具成為人們出行的流行方式,隨著中國文明程度的提高,各個站臺以及指示語有相應的英文翻譯,然而事實證明許多地鐵站臺以及指示語都有很嚴重的翻譯問題,并且已經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本文從功能對等的理論的角度出發分析地鐵站名以及指示語翻譯,并且總結翻譯方法并且給出自己的建議。
關鍵詞:地鐵名翻譯;公示語翻譯;功能對等理論;直譯法;音譯法
一、地鐵站名及指示語翻譯存在的問題
進入21世紀,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全球化趨勢的日益加強,中國的國際影響力越來越大,自從改革開放之后與國外之間的溝通越來越廣泛,來到中國的外國人也越來越多。隨著現代交通工具的發展,在一些大城市,尤其是國際化大都市,地鐵,公交成為了當代人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成為了這個城市的明信片。而各個站臺名的翻譯都采用了中英雙語標識,給不懂中文的國外友人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有利于提升中國的文明形象。然而全國各地針對地鐵站名以及車站站名的翻譯卻沒有一個同一的標準規范。各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翻譯方法和原則,其實如果能明確這些站名的翻譯的目的,就能給規范的制定提供一個具體的參考,所有的站名和路標都是為了方便行人,發揮其指示作用。而其翻譯原則就可以概括總結為:在便民的基礎上宣傳民族文化增強民族認同感,當然在如今大多數地鐵站名的翻譯已經做到了這一點,但是就整個國家范圍內還是沒有統一規范。
二、功能對等理論
1964年,美國著名的翻譯理論家尤金奈達提出翻譯等效原則(principle of Equivalence).其核心概念就是“功能對等”就是說在翻譯的時候不要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對應,而是要求在兩種語言間達成功能上的對等。奈達從語言學的角度出發,根據翻譯的本質提出了著名的“動態對等”翻譯理論即“功能對等”,在這一理論中他指出翻譯是用最恰當,自然和對等的語言從語言到語義到文體再現源語信息。奈達所提出的功能對等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逐字逐句的對等,它追求譯文對讀者產生的影響,強調譯文讀者對譯文的反應要在基本上與原文讀者對原文的反應一致,并把這一點作為評價譯文好壞的標準。所以在翻譯地鐵站名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理解為在翻譯過之后必須要讓國外游客看到之后和我們看到之后獲得一樣的指示作用,才是其翻譯的目的所在。
三、地鐵站名翻譯方法
(一)直譯法
在談到地鐵站名以及指示語翻譯方法之前為了考慮其功能性,在功能對等理論的指導下必須先把“國際規范”這條原則放在首要位置,例如站名里面的中文當有相應的英文對應的時候一定將其翻譯成相應的英文,例如像“某廣場”“某公園”“某大道”在翻譯的過程中為了讓外國友人最方面直接意識到其指示性,就一定要翻譯成“X suqare”,“X park”“X avenue”例如上海地鐵的世紀大道站翻譯成:ShiJi Avenue,成都的天府廣場翻譯成“Tianfu Square”比起音譯外國人還是最容易理解直接的英文意思。以指示性功能為基礎,盡可能的保留原文的修辭風格的直譯是最常見的翻譯方法。
(二)音譯法
音譯法的優勢在于可以充分展示我國文化的特色,并且音譯的車站站點外國人問路的時候也比較方便,但是音譯也是要講究條件的,首先必須意識到站名的指示作用,例如鄭州東站的翻譯是:Zhengzhou DongZhan如此音譯根本沒有發揮它的指示性作用,外國人根本意識不到zhengzhou Dongzhan就是鄭州火車站,像上海南站的翻譯就是:Shanghai South Railway Station如此翻譯才能讓外國人明了的認識到是火車站站臺,再例如西安的大雁塔站的翻譯就是Big wild goose pagoda,而英文里面的“goose”是一種家禽,還有“鵝”的意思,但從字面外國人根本理解不到我們所說的“大雁塔”的意義,就不如直接翻譯成Dayan pagoda,一方面避免讓外國誤會“大雁”和“大雁塔”的關系,另一方面作為西安的著名景點,這樣翻譯還可以增強民族認同感,宣傳民族文化。所以合適的音譯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反之將失去它的翻譯的意義。
(三)復合法
為了達到功能對等的目的,讓國外友人更好的理解站名的翻譯就可以采用這種復合法,即將直譯和意譯相結合的一種方法,例如成都地鐵站有一個站為文殊院。其翻譯就是:“Wenshu Monstery”因為文殊院其實本身是一家佛家寺院,而且頗負盛名,這時采用音譯是最好的辦法,但是如果只是翻譯成:Wenshu Yuan的話,外國友人可能完全認識不到文殊院到底是個什么東西,但是如果采取直譯和意譯相結合的方法,翻譯成:“Wenshu Monstery”,將寺院名稱“文殊”直接音譯,而將“院”翻譯成“Monstery”外國人將很容易明白“文殊院”是一個叫做“wenshu”的寺院。相同的例子還有成渝立交翻譯成“Chengyu Flyover”,蜀漢路東翻譯成“Shuhan Road East”,這種翻譯方式完全融合了“專名音譯,通名意譯”(葛校琴,季正明。2006)的翻譯方法,達到中應兼顧,功能互補的效果。
四、結論
地鐵指示語的翻譯對于提升我國的國家形象以及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的意義,其不僅起著指示引導的作用,而且還規范相關行為。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早日制定統一的翻譯標準并且按照一定的翻譯方法進行制定。這樣不僅可以給國外友人提供便利,而且還有利于提升我國的國家形象。功能對等理論以譯文讀者為中心,使譯文擺脫了源語言的束縛,強調信息的傳遞和讀者的反應,為翻譯研究開辟了新的視角。因此,與其他傳統理論相比,功能對等翻譯理論對公示語翻譯實踐具有現實指導意義。給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中提供了可靠的翻譯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1]Eugene,Nid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 [M].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2]Nida,E.A.,Taber.C.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Leiden:E.J Bill,1969.
[3]黃海翔.中國菜單英譯淺談[J].中國科技翻譯,2010(1):7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