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成來 王欣宇 林花 王霞 王宇輝 崔長根 金龍哲
摘 要:研究靈芝功能性食品的遺傳毒理學實驗。通過Ames試驗、小鼠骨髓嗜多染紅細胞微核及小鼠精子畸形試驗來進行靈芝功能性食品的遺傳毒性試驗研究。結果表明,3項遺傳毒性試驗均為陰性。
關鍵詞:靈芝;功能性食品;小鼠;免疫功能
中圖分類號:S567.3+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732001
醫典記載靈芝可“益心氣,益肝氣,益脾氣,益肺氣,益腎氣”[1],靈芝具有大補五臟虛損、平衡陰陽、調和氣血的功效[2],享有“諸藥為各病之藥,靈芝為百病之藥”之美譽。近年來亦有研究表明,靈芝有抗疲勞、免疫調節、抗腫瘤作用,還具備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等作用[3]。在靈芝有益于人體各機能作用的基礎上,靈芝功能性食品以靈芝提取物、破壁靈芝孢子粉為原料,經現代工藝制成了具有增強免疫力作用的功能性食品,本研究依據《食品安全性毒理學評價程序和方法》[4],以靈芝功能性食品為實驗材料對小鼠進行了遺傳毒理學實驗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靈芝功能性食品,棕褐色粉末;選用體重25g~30g的Balb/c雄性小鼠(SPF級),實驗期間,動物自由攝食飲水,溫度控制在20~26℃,相對濕度控制為40%~70%。
1.2 Ames實驗
采用TA97、TA98、TA100和TA102菌株,進行加與不加小鼠肝S9的標準平皿滲入法實驗。設5個樣品劑量:8、40、200、1000和5000?g/皿,同時設自發對照、溶劑對照(滅菌蒸餾水100?g/皿)和陽性對照。不加S9實驗的陽性對照為1.5?g/皿的疊氮化鈉(TA100),0.5?g/皿的絲裂霉素C(TA102),0.2?g/皿的2,4,7-三硝基-9-芴酮(TA97、TA98);加S9實驗的陽性對照為50?g/皿的1,8-二羥基蒽醌(TA102)和10?g/皿的2-氨基芴(TA97、TA98、TA100)。每個實驗劑量做3個平行皿,重復實驗1次。
1.3 小鼠骨髓嗜多染紅細胞微核實驗
將小鼠隨機分為5組,每組10只,雌雄各半,設10、5.0和2.5g/kg·bw受試物組,另設陰性對照(蒸餾水)、陽性對照(環磷酰胺40mg/kg·bw)組。動物分別于第0小時和第24小時按2mL/100g·bw經口灌胃,末次染毒后6h處死動物,每只計數1000個嗜多染紅細胞(PCE),觀察含有微核的嗜多染紅細胞數,計算微核率,同時觀察200個紅細胞中PCE和成熟紅細胞(NCE)所占數目,并計算PCE/NCE比值。
1.4 小鼠精子畸形試驗
將小鼠分為5組,每組5只。設陰性對照組(蒸餾水),40mg/kg·bw環磷酰胺(陽性對照組)和10、5.0和
2.5g/kg·bw 3個樣品劑量組(各組分別稱取10、5.0和2.5g受試物,各加蒸餾水至20mL混懸),按2mL/100g·bw經口灌胃動物,連續5d。于首次灌胃后第35天處死動物,取雙側附睪,制片,每只動物觀察1000個完整精子,記錄各類畸形精子數。
1.5 實驗數據統計
各劑量組均數比較使用方差分析,精子畸形率比較使用秩和檢驗,微核率比較使用泊松分布法。
2 結果
2.1 Ames試驗結果
自發對照組的每皿平均回變菌落數均處于正常值范圍內,而陽性對照組均為自發對照組2倍以上,呈明顯陽性反應。受試物組與溶劑對照組的平均回變菌落數均未超過自發對照組的1倍,呈陰性反應。見表1、表2。
2.2 小鼠骨髓嗜多染紅細胞微核試驗結果
各實驗組PCE/NCE比值與陰性對照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樣品對小鼠骨髓細胞增殖無不良影響。陽性對照組動物的微核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樣品各劑量組的微核率與陰性對照組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靈芝功能性食品在小鼠骨髓細胞微核實驗中為陰性結果。見表3。
2.3 小鼠精子畸形試驗結果
陽性對照組的精子畸形率顯著高于陰性對照組(P<0.05),樣品各劑量組的精子畸形率與陰性對照組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靈芝功能性食品在小鼠精子畸形試驗中為陰性結果。見表4。
3 結論
在對靈芝功能性食品進行遺傳毒性試驗研究中,Ames試驗結果為陰性,說明樣品無誘導試驗菌株回復突變的作用,小鼠骨髓嗜多染紅細胞微核以及小鼠精子畸形試驗結果均為陰性,各動物未見細胞毒性作用。
參考文獻
[1]魏新雨.古代對靈芝藥用功效的認識[N].中國中醫藥報,
2002-12-04.
[2]張靜,雅曹煌,龔蘇曉,等.中藥甘味的藥性表達及在臨證配伍中的應用[J].中草藥,2016(4): 533-539.
[3]盧振,陳金和,王雨來,等.靈芝的研究及應用進展[J].時珍國醫國藥,2003(9):577-581.
[4]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GB15193.1-2003食品安全性毒理學評價程序和方法[S].
2003.
作者簡介:車成來(1971-),男,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農特產品加工;金龍哲(1965-),男,副研究員,研究方向:農特產品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