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旭 姜成東
摘 要:在林業資源的利用上通常需要采取營林生產的方式來對其進行管理,以此來保證林業資源利用方向的合理性及科學性。尤其是在現代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影響下,林業資源的應用必須要綜合考慮社會生產需求及生態發展需求等因素,而這對營林生產管理工作的進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則對吉林東豐地區營林工作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來探討營林生產在實際中的需求,并以此作為依據提出了幾點可以切實提高營林生產管理效率的措施,以此來提高林業資源的利用價值。
關鍵詞:營林生產;有效管理;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F316.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732037
根據數據顯示我國近幾年來森林覆蓋率大幅度上升,而這也體現出了現今造林工作開展的效果,因此在吉林東豐地區林業發展的過程中必須要重視對自身產業結構進行優化及調整,確保其可以符合現代林業發展的需求,而這就需要以營林生產活動的開展來對林業經營中的各項內容、流程、環節等進行管理,以此來促使其可以達到預期的管理目的。同時在實際中還需以林業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理念來對營林生產管理工作進行補充,使其可以在實際中起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1 在現代林業發展中營林生產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雖然我國在實際中林業資源的存儲量不斷的上升,但是相較于我國社會生產需求來說林業資源的利用仍然處于較為短缺的狀況,針對此種情況則必須要采取營林生產的方式來提升對林業資源的利用效率。目前生態資源的保護成為社會發展的一個主流趨勢,如何在保護環境的前提下提高林業的發展效率和工作效率成為了吉林東豐地區林業部門目前需要解決的難題。在實際林業建設過程中,營林工作作為林業工程的基礎性工作,一直秉持著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前進。營林工作在農林建設中處于重要的地位,其是農林發展的前提基礎,營林工作除了能夠凈化空氣和美化環境以外,還可以起到保護水土,防風固沙的作用,在經濟效益方面有著不可磨滅的重要貢獻,通過增加一些林業副產品以提高經濟效益和提高我國的森林覆蓋率。
2 在林業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基礎上對營林生產進行有效管理的措施分析
2.1 制定完善的營林管理體系
營林生產管理體系的建立是為了保證在實際的營林生產工作展開中可以根據其體系的內容來進行規范化的作業活動,而這也可以有效地提升營林生產工作在實際中的執行質量及執行效率,因此,在進行營林生產管理體系的建立上需要注意以下幾個部分。
2.1.1 確定營林生產管理制度
在管理制度的制定上需要以吉林東豐地區林業實際發展的情況為基準,并結合現代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來對管理制度的內容進行確定,保證管理制度的內容可以符合現代林業發展的需求,并且在實際中需要根據管理制度的內容來開展相關的營林生產管理活動,以此來進一步的提升營林生產效率。
2.1.2 確定營林生產管理流程
在營林生產管理活動中,要想使得其各項工作內容可以有序展開,需要采用一套管理流程對其進行有效的管控及約束。通過制定科學合理的流程,確保營林生產管理活動可以按照流程執行操作,有效避免在營林生產管理中存有疏漏問題。
2.1.3 建立完善的營林生產監督管理機制
為了對營林生產工作開展的實際情況進行檢定及查驗,需要采取監督的方式來對其實際的執行情況進行判斷,以此達到對營林生產進行有效管理的目的,使得營林生產的各項工作內容得到更好的落實。
2.2 落實營林生產責任制
為了確保在實際的營林生產活動中其各項職責可以更加明確,使各項工作內容得到落實,則需要采取管理責任制的方式來提升營林生產管理質量,通過落實責任制的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在實際的營林生產活動中出現職責不明的情況,而這也可以更好地在實際中進行獎懲工作。同時,通過責任制的實行,進一步提高工作人員在實際營林生產活動工作中的積極性,確保其更好地履行自身的職責,這樣可以提升在實際中營林生產工作內容的落實效果及執行質量。例如,在營業生產中,對施工人員、護林人員、經營人員等職責進行明確,施工人員主要是在營林生產中進行伐木采集活動,其需要根據規定的要求進行實際的采伐活動,而護林人員主要是對自身管轄范圍區域的林業資源進行管護,其實在實際中需要對采伐樹種及非采伐樹種進行明確的劃分,以此保護林業資源,而經營人員主要是對林業資源進行合理的規劃及安排,確保在不危害林業資源的情況下,促使林業在發展中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由此可以看出,在實際的營林生產中,對職責進行明確劃分的重要性。
2.3 制定完善的人才引入計劃
對于林業工作的開展來說,其人才的引入可以優化其營林生產工作的執行效果,需要以地區實際情況,組織高素質的人才隊伍,以此保證在營林生產及管理活動中具備良好的人才基礎。要完善人才引入機制,為了防止在營林生產及管理活動中出現人才流失的情況,需要改進及完善現有的人才引入機制,根據人才的發展需求對其各項機制內容進行完善,使得更多的人才流入其中;創新人才激勵培訓制度,人才激勵培訓可以進一步提高在營林生產及管理活動中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能力,通過激勵培訓的方式,可以使得其掌握最新的營林管理知識,這樣可以有效解決林業工作人員無法應對林業發展需求的情況,并且在實際中也可以進一步提升營林生產工作效率,進而達到有效管理的效果;制定完善的績效評價體系,其主要是通過考核的方式,檢驗林場工作人員個人能力及素質水平,并且根據工作人員實際的工作情況,優化林場的分配制度,此種以績效評價為導向的方式,可以進一步提高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使其在崗位上更加認真負責。
2.4 改變營林衡量標準
實際上,營林生產的具體意義和價值并不能用營林生產過程中的造林面積來體現,而應把林木生長質量作為主要的衡量指標。因為生產技術的效果是靠林木生長量才能夠很好地反映出來。還要分析不同的樹種,把它們作為林木生長量的基礎衡量指標,從而評價營林工作的成效。同時,加強集約型生產管理,做好林木施肥打藥工作,對于林木的撫育管護,要像農民種地那樣從播種到秋收不間斷地進行管護。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青山常在、永續利用”的良性循環。加強營林生產管理工作其意義重大,從選種育種到植株成材,都需要我們進行不斷優化,確保營林生產的有效性。
2.5 加強森林撫育生產管理工作
對于營林生產工作來說,森林撫育生產屬于極為重要的環節,保證森林資源質量是實現林業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基礎條件。由于森林規模較大,在實際中的撫育生產管理工作要求也較多,在實際的營林生產管理活動中,需要制定完善的森林撫育生產管理方案,并采用專業的管理人員對各項工作內容進行管控,以此實現對森林撫育進行系統性管理的效果,從而切實提升森林資源質量,以此為林業可持續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同時,在實際中還需注意進行森林撫育生產管理工作時,必須要合理安排其資金的利用,保證實現專款專用,確保在實際中資金的應用達到最大化的使用效果,使森林撫育工作順利進行。從而切實維護好森林生態平衡,切實提高林地的生產力,發揮多種林分的基本功能。積極加強低效林改造方面的力度,采取適當的原則,進行統籌規劃,實現綜合經營。
3 結論
在現代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下,林業發展必須要不斷對自身的結構進行調整及優化,以此促使其可以在實際中創造出更好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尤其是在營林生產活動中,必須要對其內容進行完善,保證營林生產在實際中可以對林業發展進行有效管理,從而提升林業資源利用率,使其可以契合現今可持續發展要求。
參考文獻
[1]劉飛.分析林業造林常用方法及營林生產管理的有效途徑[J].科技風,2017(9):213.
[2]梁智謀,任孟帥,張皓.試論如何加強林業站營林生產的有效管理[J].教育,2016(5):00085.
[3]許日范.加強營林生產管理促進林業工程發展的探討[J].綠色科技,2016(5):101.
[4]樊曉忱,劉加強.關于加大營林管理工作力度提高林業生產綜合效益的探討[J].農民致富之友,2017(23):208.
作者簡介:戴旭(1974-),男,吉林東豐人,本科學歷,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營林生產和資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