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孝
摘 要:油菜是人們生活中的一項重要食材,其用途廣泛,其中油菜榨油最為常見,因為它是一種富含蛋白質的農作物,所以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種植,且利用油菜進行資源開發,促使油菜發展進行新的階段。以下就油菜栽培管理與病蟲害防治進行簡要分析,希望對促進我國經濟作物的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病蟲害;栽培管理;油菜
中圖分類號:S3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732047
引言
油菜作為我國重要經濟作物,不僅是人們生活中主要的食用油來源,同時也是蛋白質獲取的主要途徑,對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提高經濟水平其中非常關鍵的作用,所以油菜種植期間注重質量與產量的提高,對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提高人們生活水平有著良好的效果。
1 油菜栽培管理
1.1 種子的選擇
科學合理的選擇油菜種子,不僅能夠有效提高油菜種植質量還對單位面積內油菜的產量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為了保證油菜使用的安全性,同時也為了提高油菜生產的市場競爭力,選擇高質量、高產量且具有良好抗病害能力的種子尤為重要。在播種之前,先對種子進行篩選,醬油破損、形狀不好、干癟等不良種子挑選出去;用溫水浸泡剩余的種子20min,浸泡完成后再選擇陽光好的天氣晾曬2~3d,這樣不僅能夠殺死病毒,還有利于提高發芽率。此外,也可使用藥物攪拌種子,這樣便能從根本上避免種子病變,同時也防止了種子在幼苗時期就出現病害的現象,極大的提高了油菜的質量與產量[1]。
1.2 土壤的選擇
油菜種植對土壤的要求也很高,為了保證油菜種植質量,必須選擇肥沃疏松的土壤,而且土層也要達到一定的厚度,此外土壤中還不能含有有害物質,對油菜進行灌溉與排水也要便利。只有滿足這些要求的土壤并且適時對其整治,才可確保油菜高質高產。
1.3 合理確定播種時間
播種時間的選擇通常是根據油菜的品種以及當地的氣候條件而確定,但盡量適時早播。油菜最佳播種時間通常是土地溫度大約在15~20℃左右時,一般比小麥播種時間要提早15d。但受我國冬季氣候條件的影響,一般油菜種植產區的播種時間會有一定延誤。比如在黃淮地區一般在9月上旬培育育苗,9月下旬則進行播種油菜。而在長江中上游則比黃淮地區要早7d左右。長江下游比中上游晚10d左右。由此可見不同地區氣候溫度不同,油菜的培育與播種時間也不同[2]。
1.4 種植方式的確定
目前常見的油菜種植方式大概有2種育苗移栽和直播。如果是一年三熟的冬油菜區,播種時間季節調換不確定,此時則選用育苗移栽的方式,但如果種植時間長,不會面臨季節調換的問題,比如二年三熟,則選用直播。如果對于季節前后沒要求,且合理搭配品種,則選擇直播;而對于之前耕作收獲較晚,影響后期種植的則選用育苗移栽。對于一年二熟的冬油菜區,這2種方式均可。
1.5 油菜移植田間管理
對移植幼苗的生長情況進行檢查,及時補全缺苗位置,及時進行中耕松土;科學施肥,對于油菜苗要施苗肥,以確保入冬前油菜苗具有足夠的熱量支持生長,有效促進根和葉的發育。移栽7d之后,每667m2施加500kg左右的人糞尿摻雜水中,以對幼苗進行施肥。二次施肥與一次施肥間隔15d左右。且在施肥期間,對于弱苗或小苗要多施肥,對于生長旺盛的油菜苗要控制肥水。
1.6 確定油菜收獲時間
最佳的油菜收獲時間,通常是在油菜完全開花1個月左右,因為在這段時間里,油菜籽的重量以及含油量都處于最佳狀態。對于收割方式,可選用聯合收割與分段收割相結合的方式,這樣能夠有效提高油菜的收割效率。在收割完成以后,油菜籽還會繼續生長成熟,此時便需要堆放7d左右,這時基本所有的油菜籽都處于最佳狀態,選擇此時壓榨其質量與重量都是最佳的。
2 病蟲害特點
2.1 主要病害
2.1.1 霜霉病
這種病害是一種專性寄生菌,它的傳播與浸染一般是受風雨的影響。發病時間一般在春節油菜開花結莢時期,并且空氣時冷時暖、寒潮頻繁。這種病主要危害角果、葉、莖,染病區域顏色發黃,且帶有白色霉狀物。葉片染病初期會有淺綠色小斑點,并逐步擴展成多角形的黃色斑塊,葉片背面出現白霉。花梗染病頂部會出現腫大彎曲,呈龍頭拐的形狀,花瓣變綠長勢旺盛,但不結果。
2.1.2 病毒病
也稱為花葉病。甘藍型油菜染病初期葉片上會產生小斑點,隨著病態嚴重將會發展成斑塊,發病更嚴重時,油菜莖上就會出現褐色近黑褐色的枯死條斑,在后期油菜莖就會有橫裂或者縱裂的病斑。
2.1.3 菌核病
在潮濕的環境下,溫度升高,菌核大量產生,隨風傳播,侵染油菜。油菜的葉、花、莖以及果莢都會被侵害,其中莖影響最大。在染病初期莖部將會呈現水漬狀淺褐色的病斑,之后將會逐步發展成輪紋狀的長條斑,其邊緣處呈褐色,濕度大時,病莖內會生大量黑色菌核,莖表面會有白色菌絲。葉片在被侵害初期,會有不規則的水浸狀斑點,之后將慢慢形成白色毛狀菌絲,病葉嚴重時會出現穿孔。果莢染病,種子收癟,褐色變白,內部生菌核。花瓣被侵害,呈水浸狀,慢慢變白直至腐爛[3]。
2.2 主要蟲害
2.2.1 菜青蟲
這種蟲害一年多代,尤為常見。蟲害時間一般在9—11月份,蟲代大概會有7~9代,幼蟲的適宜濕度是相對濕度的3/4,適宜溫度大概在25℃左右。
2.2.2 蚜蟲
蚜蟲一般集聚在心葉或葉背刺吸葉汁,葉片在被侵害后變黃、卷縮,致使生長不良。嫩莖與花梗被侵害,大多會呈現畸形,影響其正常開花結果。菜蚜蟲的生長時間一般在春末夏初或者秋季較為嚴重。幼蚜蟲在生長7d左右便能進行繁殖,數量迅猛增加,如果處于干旱地帶,極易引發大蟲害。
3 病蟲害防治策略
3.1 農業防治
要選擇優質品種;用1:10的鹽水侵泡種子,去除種子內含有的雜質與病蟲害,完成后在陽光下晾曬之后進行播種;合理安排輪作,水旱交叉種植,避免與十字花蔬菜連作,防止菜青蟲與各種雜草的產生;還要及時清理田園,在盛花時期及時清理掉病葉、花葉以及老葉,確保株間透風通光,減少病害的產生,及時清掃田園里的殘枝落葉,防止其傳染其它正常莖葉;要及時深耕土壤,翻耕土壤當中的滅蟲卵,避免蟲害產生。
3.2 物理防治
設置防蟲網隔離害蟲。在大棚通風口處設置防蟲網避免蚜蟲進入;使用黃板進行誘殺,在黃板上涂抹1層機油,每667m2地掛40塊左右,放置植株上層30cm左右處,視情況可重復使用;使用銀灰色的薄膜來放置蚜蟲,在育苗期間鋪蓋1層銀灰色反光薄膜,具有很好的避蚜效果,能夠有效的防止蚜蟲傳播引發大范圍病毒。
3.3 生物防治
根據生物鏈,利用天敵,如果有條件可引入瓢蟲或遷草蛉等治理蚜蟲。在卵孵高峰期噴灑用 25%滅幼脲 3 號懸浮劑500倍藥液,使得幼蟲不能脫皮至變態死亡,在菜粉蝶產卵高峰期,噴霧青蟲菌6號1000倍液。
4 結語
油菜是我國產油的重要經濟作物,其產量與質量與發展我國經濟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在種植油菜期間,必須嚴格根據油菜的生長習性來管理,對于油菜種子的選擇、期間的病害治理、田園灌溉等每一環節都要認真把握,只有這樣,才可有效提高油菜的產量與質量。
參考文獻
[1]李蓮,王曉兵.雙低油菜高產栽培及病蟲防治技術要點[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5(4):55-56.
[2]羅麗.油菜高產栽培技術和病蟲害防治策略[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7(8):182.
[3]武玲,申長波.羅雄鎮油菜高產栽培技術及常見病蟲害防治[J].云南農業科技,2013(4):49-50.
[4]楊志宏.油菜的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探討[J].農民致富之友,2015(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