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來松
摘 要:任務型教學法的有效應用能夠非常有效地幫助教師開展教學活動,能夠讓學生在學習中得到更好的引導,使得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不斷提高,使得學生能夠對化學知識點進行更好的掌握。對高中化學教學中任務型教學法的有效應用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化學;任務型教學
化學是一門以實踐為基礎的學科,在教學中進行任務型的課堂內容設定,能讓學生的學習目的更明確,能讓學生在實踐動手操作中更好地牢記知識,也能讓學生在學習中提升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一、任務型教學概論
任務型教學法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在當時的教育領域中,為了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在實踐當中進行學習和用語言做事情的教育理論。任務型教學法的導向被定義為交際,是一種在真實的語境當中,利用完成交際或者活動等任務來實現語言項目學習的先進的課堂教學方式。其中的任務指的是學生要調動自己的思維進行自主思考和自主探究,由教師對學生的這種行為進行引導和調劑,通過這個過程得到期望的結果。這種活動的重點便在于整體學習的過程,而并非教師預先為學生設定的語言項目。
二、在高中化學課中引入任務型教學的意義
任務能夠有效地促使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良好的互動,教師通過布置任務來實現自身的教學理念,在實踐當中不斷印證自身理念,不斷完善自身理念,并在這一過程中對自己的教學理念進行改進。教師在進行任務布置的過程中,必須要重視采用什么樣的辦法才能最大化地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成就感,加強學生的自控力。學生在對任務進行分析之后,會形成一個大體的構架,對任務的難度形成最基本的認識,從而做出不同的反應。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反應對學生的個人能力以及特點進行初步掌握,并針對其個人情況進行因材施教。
三、在高中化學課中引入任務型教學的策略
(一)明確任務合理引導
教師必須要在學生學習和復習的過程中給予學生明確的學習方向,讓學生能夠明確自己的學習任務,只有這樣才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產生更大的學習動力,使其積極投入學習當中,以提高學生的化學能力。教師在布置相關教學任務時,必須要合理控制任務難度,既不能讓學生非常輕易地獲得答案,也不能通過認真探究依然無所收獲。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對知識點的探究始終保持熱情,才能夠更好地對知識點內容進行更加深入的了解,才能夠真正有效提高教學有效性。
例如,在學習氧化劑與還原劑相關的知識點時,教師便可以利用演示實驗讓學生直觀地了解到哪些物質是化學反應當中常用的氧化劑,哪些物質是化學反應當中常用的還原劑。如,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施加氰化鉀的蔬菜與長時間存儲的蔬菜之間的區別。之后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對維生素C能夠延緩人類衰老的原理進行討論。還可以讓學生觀察將維生素C加入已經變紅的果蔬汁當中之后會有什么樣的變化。教師可以向學生布置一些任務讓學生去尋找常見的氧化劑和還原劑,并討論如何進行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界定。
(二)積極思考自主分析
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主動參與到其中,在積極動手配合的過程中,學生處理信息、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會提升。任務型教學活動中,教師為學生明確學習任務后,絕不能袖手旁觀,需要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讓學生在問題主動思考中不斷地進行問題的深化,進而能在探究期間,形成較好的認識和理解度,使得學生能在問題探究期間更好地解決疑問。
例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開設“碳的多樣性”這課內容的時候,教師需要通過PPT為學生展示鉛筆與金剛石的圖片,并進行問題設置,讓學生思考鉛筆與金剛石是否都由碳元素組成,并讓學生針對這個問題展開討論。在學生思考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進行適度的引導,特別是在學生沒有明確思路的情況下,教師需要做簡單的指引,這樣才能讓教學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通過合作探究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教師在向學生布置任務之后需要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問題的探究,通過這種方式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鍛煉,讓學生能夠在深入思考之后有效地進行知識點的分析,并將小組討論結果進行分享,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學習原電池相關知識點時,教師便可以利用水果電池進行教學演示,讓學生能夠對原電池的原理進行簡要了解。在實驗演示完成之后,要讓學生對電極可能發生的反應進行分析,對原電池的相關定義進行明確。教師要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開展相關實驗,在實驗當中驗證相關原理和知識點,在配合與溝通的過程中鍛煉學生的能力。
任務型教學是部分教師通過實踐總結獲得有效的教學方法,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的同時,能讓學生養成較好的思維意識。由于任務型教學活動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主觀意識,使得學生能在總結和實踐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所以任務型教學的開設能更好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張文平.“任務型教學”在高中化學課堂中的應用[J].教育實踐與研究(中學版),2016(11):22-23.
[2]湯吉偉.任務型教學模式在高中化學課堂中的運用[J].華夏教師,2015(9):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