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麗云
摘 要:在云技術大力發展的今天,許多計算機實驗室紛紛構建起來,本文首先提出了基于云技術的計算機實驗室構建思想,然后從物理資源層、虛擬資源池、云管理層和云客戶端這四方面提出了基于云技術的計算機實驗室模型構建要點。希望對我國網絡技術人員提供幫助,促進其實現對云技術計算機實驗室的有效構建。
關鍵詞:云技術;計算機;實驗室
引言:在互聯網日益發展的今天,有很多新興技術產生,其中有一種名為云技術的新興服務模式,成為了人民研究的熱點。基于這種云技術的模式下,我國開始云技術計算機實驗室的構建,然而構建的過程并不是十分的樂觀,還是出現了一定的問題。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如何使計算機實驗室構建得更加完備,成為了現階段研究的重點。
1.基于云技術的計算機實驗室構建思想
在云技術日益盛行的今天,國家想要構建完備的計算機實驗室,就必須要樹立科學的構建思想,首先要了解云技術的相關內容與知識。云技術主要是依靠網絡,而發展成的一種計算模式。構建實驗室一定要達成構建方的計算需求,這要求在實驗室上構建出可以進行云計算的平臺,提供出能夠實現云技術的軟件,并且完善實驗室的基礎設施,為用戶提供全面的服務。實驗室一定要具備超強的功能,要實現與云端資源的連接,然后通過資源的利用與分析,來提供對應的服務。另外,還要具備完善的應用環境,把獲得的異構資源進行重組,從而形成高技術的環境。構建計算機實驗室還要求達到空間資源共享的功能,在實驗室中盡量提高軟硬設備的使用率,以達成實驗室的效益。
2.基于云技術的計算機實驗室模型構建要點
要具備云技術的功能,意味所需要的軟件和數據不僅僅要儲存在計算機之中,而且還能夠在云端之中完好的保存,這要求在構建實驗室之前,需要先考慮實驗室模型的內容。該模型要含有云技術的功能,可以把相關的數據及軟件等內容上傳并保存在云端之上,這樣構建起的實驗室模型才能夠實現對用戶的服務,存儲大量有用的數據和軟件。
2.1物理資源層
要想建造云技術計算機實驗室,首先要建設物里資源層,它所指的就是實際的儲存設備和網絡通信等線路。一定要找到這些資源,并構建起來,這要求實驗室中要連接好網絡,與外界達到實時通訊,達到資源共享。而其中的資源共享,不僅僅包括于網絡上的資源,還包括計算機本地儲存資源,在進行構建時,可以使用一些科學設備來設置這些線路[1]。例如,可以建立內部局域網服務器,準備交換機等設備。只有準備好充足的設備,才能夠在實驗室搭建出所謂的“云”,從而滿足用戶的需求,提供技術服務。
2.2虛擬資源池
為了較好的維護管理所構建的計算機實驗室,就必須要在搭建中建立起完整的虛擬資源池,這種資源池功能比較先進,其可以最大程度的阻擋物理資源的干擾。技術人員要應用技術手段,把同類別的資源整理在一起,從而形成龐大的、穩固的虛擬資源池。這種資源池是與實物沒有關系的,即使是人們重置或刪除、整合物理資源時,也不會對虛擬資源池的內容產生影響。搭建好虛擬資源池可以有效的儲存、歸類資源,提高資源額利用率,并且也可以讓管理人員省心,不用耗費心力去維護與管理。
2.3云管理層
基于云技術下,資源儲存的安全性是用戶非常在意的問題,所以在構建計算機實驗室的同時,一定要重視云安全問題,這就要求技術人員要構建云管理層。其主要就是起到對云數據及資源的安全管理作用,同時它還可以實現對用戶的管理。這要求技術人員要搭建云技術的資源管理平臺,并且要完善虛擬資源層中間的內容,并且增添修改資源,增添資源功能。在建好云管理層以后,用戶就可以進入平臺,在云數據管理的通道中通過簡單的操作,來保存自己的相關信息與數據。云管理的作用非常強大,可以使構建的計算機軟件與數據享有充分的保護,從而維護實驗室的安全。
2.4云客戶端
不同的用戶在使用云技術時都有不同的需求,所以基于云技術下的實驗室搭建的個性化需求是非常重要的一點,這可以通過建立云客戶端來實現。技術人員可以對云計算進行封裝,將其完善成能夠達到標準化的Web Service服務,具體來講,可以對實驗室中的SaaS平臺進行設置,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配置,使用戶可以在云客戶端中任意操作,而達到互不干擾的作用[2]。在具體的實驗室模型構建過程中,可以在計算機中安裝終端客戶端,再在計算機中接入各大瀏覽器及基礎的應用程序,這樣就可以搭建出所謂的云客戶端。
結束語:綜上所述,建造云技術實驗室,對于用戶而言也是十分有幫助的,因為用戶在設定云服務之后,只需要簡單的登錄以后,就可以有效的使用其中的相關功能。基于云技術下構建出的實驗室,應用簡單,可以憑借強大的儲存服務功能,可以為用戶提供便利。所以國家為了實現此目標,要積極的構建計算機實驗室。
參考文獻
[1]趙元禎,衡友躍.云計算技術在高職院校建設高效綠色計算機實驗室中的應用[J].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6(04):142-144.
[2]項保連,陳育才,王建翠.新媒體和云技術形式下計算機實驗室模型的轉變[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6,12(11):84-85.
(作者單位:高新技術產業管理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