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劍波 陶建軍 陶偉文 張學余 史玉雙 張莉
摘 要:全面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是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的重要綱領,樹立全新的發展理念,構建健康、穩定、高效的森林生態系統,將其作為新的林業生態工程。對此,文章以湖南省青羊湖國有林場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項目為試驗,主要論述了開展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對策
2016召開的全國森林質量提升工作會議,提出了我國全面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提升森林質量以及整體經濟效益,凸顯森林多種功能,構建健康、穩定以及高效的森林生態系統。預期在2020年,我國森林蓄積量在165億立方米以上,造林良種使用率為75%。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各個地方就要綜合實際狀況,基于林場森林現狀提出有效的應對措施與手段,進而全面開展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
一、林場森林質量現狀
湖南省青羊湖國有林場分為青羊湖片區、城大片區和官山片區等三個片區,經營總面積16936.9畝,其中林地面積16855畝,森林覆蓋率98.8%,森林蓄積量77126立方米。在青羊湖片區場部至小沖,官山片區的黑坑子、金家排、鬼門關等區域形成了針闊異齡復層混交林,具有較強的觀賞價值。但林場在過去那種以生產木材、竹材為主要經濟來源的歷史背景下,在立體條件較好,交通相對方便的林地上大量營造以杉木、馬尾松、毛竹為主的純林林,特別是青羊湖片區的月光坳,官山片區的花椒沖、箭竹坑,城大片區姜家灘至巖子洞、中心點等區域,主要以杉木為主,青羊湖片區小蒿溪、廟沖里等區域以馬尾松為主,青羊湖片區的翠竹灣、茶元臺等區域以毛竹為主,雖然長勢很好,但品種單一,生物多樣性低,抗逆性不強。
隨著國有林場改革的不斷深入,林場發展模式由木材生產為主轉變為生態保護和修復為主、由利用森林獲取經濟利益為主轉變為保護森林提供生態服務為主線,重點培育珍貴樹種、大徑級優質良材,打造優美森林景觀。現在我場森林經營的主要方式是保護和培育森林資源,合理開發利用森林資源,發展以森林康養為主題的森林旅游業。發展森林康養必須依托豐富的森林生態景觀、優質的森林環境。歷屆場黨委班子注重森林質量提質增效,通過近幾年的努力,進行了森林撫育近6000畝,培育珍貴鄉土樹種、景觀樹種近10萬余株,森林質量有所提高,但大部分森林質量不佳,森林質量提升任重道遠。
二、開展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的對策
(一)森林質量提升技術措施
國家林業局造林綠化管理司司長王祝雄在《全國森林經營規劃(2016—2050年)》發布時說“結合中國林情實際,針對不同類型、不同發育階段、不同演替進程的森林,采取更加精準的經營技術措施,因林施策。”針對林場森林質量現狀,制定相應的森林質量提升技術措施。
第一,實施低效林改造,提升森林質量
國家林業局發布《低效林改造技術規程》明確的表示了在低效林改造中應遵循自然修復和人工促進相結合的原則,特別是受冰凍雪壓影響較大的官山片區的山界峰,城大片區五龍捧圣、肖家坡、雪峰頂等區域,退化較嚴重,采取封育、補植、人工促進天然更新等技術措施,提升森林質量。
第二,實施近自然經營,提升森林質量
隨著《十三五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規劃》的頒布實施,明確了全省28個試點單位,青羊湖林場作為試點單位之一,其整體面積2000畝,要基于規定要求,以此為契機,認真組織實施。現階段的主要工作內容,主要是對杉木、馬尾松純林進行改造,采取疏伐、生長伐、衛生伐等技術措施,間密留稀、去劣留優,選擇目標樹,采伐干擾樹,適度修枝,調節林分密度至15株/畝左右,目標胸徑52㎝,在林窗補植楠木、紅椆、木荷、花櫚木、紅豆杉、紅櫸等珍貴鄉土樹種,每個小班補植樹種不低于2種,補植密度30株/畝左右,經營期限50年,對更新層幼樹進行擴穴培土,加強封育管護,加快林分進入近自然林階段,促進演替形成恒續覆蓋的異齡復層闊葉混交林。在整體上來說,樹木的胸徑、樹高、蓄積、生物量以及生物多樣性顯著提升,森林結構穩定性也在不斷的提升。
第三,實施森林撫育,提升森林質量
林場每年都實施了森林撫育項目,撫育措施大都局限于疏伐與割灌除草,今后可采取多種撫育措施,增加補植、人工修枝等技術措施,提高森林質量。
當然低效林改造、森林質量精準提升、森林撫育等措施還可以與景觀林改造、森林康養林建設等相互結合,綜合實施,既可以取得更佳的效果,還可以節約成本。現階段,通過目標樹木、單株擇伐作業的方式進行處理,其主要的技術措施為“標識目標樹,采伐干擾樹,調整疏密度,補植加管護”,現階段,效果顯著。
第四,強化森林資源保護,推動持續發展
做好森林防火和病蟲害防治工作,堅持預防為主,積極消滅的方針,確保不發生森林火災和大面積的森林病蟲害。
(二)森林質量提升保障措施
第一,加強資金投入,實現精準提升
青羊湖林場確立了12345的工作思路,把保護生態列入了兩大任務,把建好生態保護的樣板區列入四大目標,足見新一屆黨委班子對生態建設的重視,會加大森林質量提升的資金投入力度,為質量提升提供資金保障。
第二,強化人才建設,提升森林質量
振興林場,人才為先。我場大中專院校畢業生雖多,但林業院校畢業生少,真正掌握現代林業技術的人員少之又少,與林場建設和發展所需人才極不匹配。就要求我們務必加強林業知識學習與培訓,掌握最新森林經營理念,認真學習造林規程、低效林改造技術規程、森林撫育規程、森林質量精準提升、森林康養林建設等關鍵技術,為實施好森林質量提升提供科技支撐,更好地指導生產實踐。實施人才引進戰略,在選拔任用、薪酬待遇等方面重點傾斜,確保優秀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為林場的建設和發展注入新鮮活力。
第三,加強現場管理,保障施工效果
根據林場發展森林康養的實際,科學規劃營林性項目實施區域,嚴格按照項目建設要求實施,生產科及兩個分場的負責人加強現場施工管理,對施工人員進行現場技術培訓,確保實施一個項目、合格一個項目,實施一個區域,森林質量提升一個區域。
結束語
林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載體,將保護優先以及自然修復作為主要原則,把數量質量共同發展,封山育林、人工造林作為有效的首選,優化森林構成、結構以及功能,真正的提升森林質量精準提升,構建生態的、綠色的、持續發展的森林產業,全力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進而構建生態環保、節能型社會,為社會的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會儒,雷相東.森林經理與森林質量精準提升[J].國土綠化,2017(8):13-15.
[2].王祝雄.加強森林經營著力提升森林質量[J].國土綠化,2017(5):19-21.
[3].陸元昌.以多功能經營技術 支撐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J].國土綠化,2017(4):22-25.
(作者單位:湖南省青羊湖國有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