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
眾所周知,幾乎每個學科都會抽選優秀教師進行教學比賽,很多教師從中受益匪淺。但是為什么要參加比賽?如何準備比賽?參加比賽對教師專業化發展有沒有作用?以上每個問題都是各位教師乃至領導極為關注的。通過我參加幾次優質課競賽的經驗,與教研員的交流,發現教師參加優質課競賽,正成為推動教師專業化的有效途徑。
優質課大賽是教師成長為優秀教師的必經過程。參加優質卡大賽可以使教師懂得如何做才能產生有效教學,特別是在無數次試講過程中對學生可能產生的課堂問題的收集整理,然后針對不同問題摸索出最有效的解決辦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從被動關注學生到主動關注學生,從設計教案到想鉆研教案,最后到胸有成竹地上課,都是經過賽課磨練出來的。只有舉辦一屆又一屆的優質課大賽,才會讓課更優質,教師更專業。
優質課競賽對教師的具體影響體現在下面幾個方面:
一、優質課競賽使教師更加清晰課的環節。賽課的磨練,對教師課堂教學幫助很大,更能熟練地駕馭課堂。在參加優質課比賽的同時,還會觀摩其他教師精心準備的課,了解不同類型課的不同結構,同一類型課不同教師的不同處理方式。
二、優質課競賽使教師能靈活地進行教學設計。課堂教學設計從理論上講要層層深入,并且要考慮好每個環節都要有吸引學生的活動設計。但在磨煉優質課的過程中教師會發現發現,課堂教學中的活動是為了幫助學生學習,而不是單純為了活動而活動,每一個教學活動都要為教學目標服務,有的課可以不需要有過多的活動設計,只要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就是一節優秀的課。
三、優質課競賽讓教師由被動成長轉向主動成長。不斷打磨優質課的過程使教師認識到上課要關注學生,要對教學內容深入了解和反復研究,對學生的學情有充分的了解,這樣才能將教學內容深入淺出地教給學生;上課不僅僅是教師的展示,更是學生的表現和反饋;當然,教師個人的專業素質是上好課的基礎。優質課競賽對教師的個人成長是強效催化劑,讓教師由被動成長轉向主動成長。而且也體現出使用多媒體對于教學的重要性,充分利用課件能讓教學產生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四、優質課大賽對教師專業發展具有特定價值。目前,對于優質課大賽的指責較多,認為優質課大賽是“表演、做秀”而已,有人曾經指出:“如此花哨的包裝,雖是教師精品之作,但學生如走馬觀花,驚嘆之余望塵莫及,能吸收的養分微乎其微?!睂嶋H上,這些指責并沒有看到優質課大賽對教師專業發展的特定價值。不同層次、不同級別的優質課大賽對教師專業發展都會產生重要影響。經過優質課競賽歷練,教師對課堂教學的深層探索、新課程理念的展示以及積累豐富的實踐經驗等都能夠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這種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壓力促成的。這種壓力主要來自于教師自身要求突破和發展的壓力,優質課大賽對教師要求極高,而又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成長起來并參加競賽,因此教師會感到自我突破壓力很大。
優質課競賽是教師代表學校展示課改的新成果,向社會展示學校的教學形象,不僅關系個人,還關系學校的形象,學校應該大力支持。由此看來,充分重視優質課競賽的價值,為教師個體提供必要的幫助與支持,以緩解教師壓力是很必要的。優質課競賽的價值對于教師團體也會產生相應影響。從參加幾次優質課對經歷來看,磨課過程需要集思廣益,凝聚了同行的智慧與心血,是在同事智慧的基礎上生成的,接納同事建議和幫助是打磨優質課的一部分。因而,優質課既是對教師自身素質的錘煉,也是教師之間互相交流、啟迪、反思、學習的過程,更是學校教師團體發展的行動體現。
以優質課大賽為契機,進行教育科研。老師以前沒做過科研,現在對科研也不太清楚,但想借參加優質課大賽的機會將教案、上課實錄、教學心得等形成文字,并發表出來,以利于和其他教師交流心得,從而也提高自己。另外,她還想以后在區里有更多的機會上研究課、示范課,為今后成為學術型教師積累豐富的教學經驗。這表明通過參加優質課大賽促使教師有成長為研究型教師的愿望。一般說來,教師專業發展分為三個階段,“教齡在5以下的教師,為新手型教師;教齡在15年以上的教師為專家型教師;處于二者之間的教師即為熟手型教師”。新手型教師較為關注教學技能與規則,而很少考慮行為環境;熟手型教師更多關注教學情境,依靠豐富的經驗超越教學的規則,自覺地適應課堂教學環境;專家型教師即研究型教師,是在“有經驗”的基礎上,營造以研究為本的教學環境,以基于研究為本的教,引導和啟發學生進行基于研究為本的學。成長為研究型教師要求教師以科研為基礎,沒有科研支撐的教學是平庸的教學,不是優質的教學。參加優質課大賽的教師一般教齡在15年以內,大多數是熟手型教師,但也有些是新手型教師。參加優質課大賽所積累的經驗為這些教師成為研究型教師提供了良好的機會。
從教師專業發展的特點及發展過程來看,反思是教師科研能力生成和發展的必要途徑,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核心。通過反思,一方面,使許多無意識的思想和行為進入有意識的層面,使教師的行為從自發走向自覺;另一方面,可以分析復雜的教學情境,積累經驗,尋找改善教學的捷徑。教師參加優質課大賽的實踐經驗存在大量未經檢驗的成分,具有鮮明的感性色彩,需要反思來使之合理化,從而實現教學實踐的合理性,否則,實踐就可能只停留在常識的水平。教師要有意識地理解和表述自己的賽課經歷,她可以對自己發出“為什么這里要這樣設計?”“其他教師為什么會提出這樣的建議?”等諸如此類的問題,也可以通過教學日志、課堂觀察、問卷調查等方式了解和記錄自己的賽課歷程,并深入思考和充分說明這其中合理或不合理之處。在這樣循環反復的反思過程中,她提升了研究能力,促進了專業能力的發展。
綜上所述,舉辦優質課大賽促進了教師對教學理念的學習應用,而教師對教學理念執行又促進教學理念的不斷深化與發展,形成了教學理念的貫徹執行與教師專業能力成長的雙贏格局。